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學風建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學風建設的現狀
盡管教育部多次發出通知要在高校范圍內加強學風建設,但是在整個高等教育的范圍內,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很多當代大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厭學情緒,學習的主動性不強,考試則追求“六十分萬歲”;還有一些學生認為所學和生活脫節太大,“知識無用論”讓這些學生只求順利畢業,不能深入到學習中去。教師的學風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很多大學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多年來只是因襲舊式教學方法和教育內容不能及時的更新的知識體系,近些來更有一些教師出去論文抄襲的丑聞。高校學風建設的問題不僅存在教師方面,也存在于學生方法。教師和學生是學風建設的兩大主體。如果提高這兩大主體的學風,是做好高校學風建設工作的重要課題。當時學風建設工作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這是我們無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這也注定了當前學風建設的特點有著復雜性和多面性。所以正確理解與把握大學學風建設的特點,對于推進學風建設、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合格人才、履行大學使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學風建設目標和方案
在前文中我們談到了學風的內涵是什么,也談到了學風建設的兩大主體以及這兩大主體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本節中我們主要談高校學風建設的目標以及在此目標之下的可行工作方案。
(一)高校學風建設目標
高校學風建設要以追求真理為目標。學風建設的重要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和老師追求真理,以真理為最終導向。追求真理是學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目標,它要求老師和學生要有認識真理并傳播真理的熱情和勇氣,要有自己獨立的學術人格;以真理為最終導向就要有批判精神和質疑精神,不迷信權威不盲目服從。“我愛吾師,我更愛真理”是亞里士多德給追求真理的一個很好詮釋,這也是良好學風下一個學人的人格魅力。高校學風建設要以服務社會為目標。大多數的學生最終要走出“象牙塔”而走向社會。很多的科學研究也是會社會發展而服務的,高校是社會重要的生產力之一。所以我們在高校中進行學風建設,就要培養學生和老師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和方法。利用高校的人才優勢和科研優勢為社會經濟建設服務是學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另外,大學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自身也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辦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教育資源得到進一步優化。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風濃厚的大學往往為社會做出的貢獻就越大,贏得社會的資源也就會越多,這就進入到一個良性的循環。
(二)高校學風建設方案
首先,以大學精神促進學風建設。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北京大學的“愛國,民主,科學,進步”、復旦大學的“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中國科技大學的“紅專并進,理實交融”、北京師范大學的“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南京師范大學的“正德厚生,篤學敏行”等校訓中蘊涵的大學精神。這些知名高校有著自己濃厚的大學精神,正是這些不同的大學精神讓這些優秀的大學成為有靈魂的高校,也形成相對濃厚的學風。所以我們進行學風建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宣傳和明確自己的大學精神。同時,又不能讓大學精神止步于宣傳上,還要全校的教職工身體力氣的去踐行自己的大學精神。只有知與行的統一的大學精神才能讓一所高校形成良好的學風。其次,加強自我教育。在學風建設中有教師和學生兩大主體,進行兩大主體的自我教育,對學風建設來說大有裨益。教師要把職業道德和學術道德進行結合,把教學育人和自我教育結合起來。應該時常審視自己的學術研究和自己的道德標準,讓自己無愧于“靈魂的工程師”這個稱號。學生也要經常的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反思,不僅把自己當成學習的客體還要當作學習的客體。學生的自我教育不僅是在學習方法上的自我教育,更要在道德標準上進行自我教育。如果學生能夠有強烈的道德感。就不會在學習時無所事事,更不會有抄襲和作弊這種行為發生。最后,以制度建設強化學風建設。學風建設要想規范化和標準化,最終還是要有相關的制度去規范。良好的制度能夠規范學生和教師的行為方式,能夠對學生和教師的行為進行指導和明確。制定相關制度時,一方面要保持制度的權威性;另一方面也要明白制度不是為了讓人不自由,相反它會讓遵守它的人更加自由。良好的制度能夠為高校營造一個輕松而自由的學術環境。每個高校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學風建設制度,但是只要遵守高效性、權威性和人性化都不失為一個良好的制度。
三、總結
高等教育的普及讓學風建設成為高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只有良好的學風才能讓我國的高等教育再上一個臺階,才能讓大學謂之為真正的大學。
作者:王萌單位:西安郵電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