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及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一直是社會、學校和家長共同關注的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在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的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很多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不高,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也具有多樣性。面對當前的小學生身體素質問題,需要找到有效的對策。本文主要是探討小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以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小學生;身體素質下降;原因和措施
雖然小學生的安全以及學習都十分重要,這也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但是很多人并不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家長為小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飲食水平,因此會忽視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在素質教育的普及過程中,使得家長和學校對小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首先我們需要分析小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
1.小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
1.1小學生安全
第一,身體素質被忽視在我國當前的小學生教育中,學生在校期間學校對學生的安全責任重大,普遍以安全第一的原則為主,而真正做到關心學生身體素質的較少,學校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基礎上加強知識教育,注重學習成績但是忽視學生的身體健康問題。當前我國很多家庭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在家長的眼里孩子的安全最重要,而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禁止孩子參加劇烈運動。所以導致即使開展體育課,教師更加重視的是避免學生受傷,很讓學生參與激烈的體育運動,擔心學生的安全,所以學生也缺乏鍛煉機會。這些原因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學校和體育教師等重點關注的是學生的安全而非健康。
1.2學校擔心小學生受傷
在體育運動中,出現意外事件是非常普遍的。一旦出現問題,學生家長便會不依不饒,變成“校鬧”。這種“校鬧”的出現,直接影響學生的名譽,最后學校和教師不得不承擔責任,最后賠錢處理,有關教師也會受到相應的處分。這樣的方式不僅會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還會造成教師的負面情緒。所以為了規避更多的問題,當下許多學校把學生受傷問題當作頭等大事,不僅不讓學生參與過多的課間活動,還盡一切可能避免學生受傷,從而有效的保證學生的安全,學生的鍛煉機會越來越少[1]。
1.3小學生參與課外學習,缺乏體育鍛煉
教育部重點強調要不斷的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然而這一目標在我國當前的應試教育條件下,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實現。我國應試教育的根深蒂固,導致小學體育課不得不為主課課程讓路。這直接就造成了學生缺乏體育課程的學習,從而導致學生缺乏體育鍛煉。還有一些家長比較關注學生的成績,忽視學生的健康,讓學生參與多種多樣的輔導班,壓榨學生的休息時間,造成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降。
2.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措施
2.1建立健全健康法律規范面對小學生身體素質不高這一現象,我國需要參考國外的一些做法,不斷完善保健相關的法律規范,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完善我國的健康法律規范。
2.1.1需要完善保健制度。比如一些發達國家,在政府的引導下,開展了國民飲食制度,科學的飲食方法能夠提高人的身體素質,主要是從為小學生提供豐富的營養,到保持營養平衡,然后再開展相關的飲食教育活動,不斷提高飲食的要求。有些國家十分重視學校飲食立法,主要是完善了學生飲食制度,保證了學生飲食的科學性。我國當前很多學校的飲食制度和規范都不完善,反而經常發生飲食事故,比如學生飲食中毒等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健康和學習,還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我國在兩會上曾有人提出過學生午餐的提案,主要是為了促進我國飲食制度的完善,從而有效的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2]。
2.1.2要不斷健全體育政策法律規范。日本出臺的法律制度《體育振興法》,不僅是重視體育,更是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對于學生身體素質不高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針對學生體力下降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找到了相關的解決對策。我國當前的體育法規還不健全,因此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視,最好可以對一些國外健全的主要是促進經濟體育和群眾體育以及學校體育的均衡發展。加強大眾體育和學校體育的立法力度,重視群眾體育,為小學生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足夠的法律支持。
2.2引導學生主動鍛煉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需要先從引導學生主動鍛煉開始,而要引導學生鍛煉,就需要從以下的方面采取具體的措施:
2.2.1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進行鍛煉,改變學生的觀念,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采用鼓勵和贊賞的方式讓學生對體育產生更大的興趣,將體育運動落到實處。此外,要強調體育考試的重要性,主要是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運動不僅是要提高學生的成績,更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鍛煉,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最好不斷完善體育考試的方式,采用適合學生需求的教學和評價模式,設計新型體育考試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2.2要加強學校對體育活動課的管理,不斷提高體育課的效率,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做到充分的鍛煉,此外,也要爭取一些課余時間,讓學生到戶外進行運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一些學校開展了冬季長跑的運動,冬季長跑運動屬于全國學生陽光體育的標志性運動,不過參與的小學生人數不多。主要是很多學生本身不愿意參與這種體育運動,即使參與也是為了獲得一定的成績。但是冬季長跑運動的開展主要目的子礙于提高國民素質,要求學生能主動的參與進來,并非是應試化的體育活動,教師應該加強思想引導,讓學生養成運動的習慣。學生的運動不應該充滿負擔,雖然跑步是一種簡單的活動,但是可以讓學生真正得到鍛煉。為了讓學生走向真正的運動,除了要吸引學生的興趣,還要注意改善社會的大環境。
2.3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活動
近年來我國展開課多項陽光體育運動,主要是利用課余的時間,提倡學生走出教師進行鍛煉。國家對于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視,主要是讓學生真正的保持健康的體魄,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陽光體育運動作為一種新的體育鍛煉潮流,豐富了學生的課余鍛煉形式,讓學生堅持長期鍛煉,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同時也能夠讓學生保持快樂的心態。在參與集體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情感體驗和運動體驗,陽光體育運動作為教育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校園文化的建設,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和領導要意識到陽光體育運動的價值,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3]。課余體育鍛煉需要受到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在小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課堂中坐著聽講,鍛煉的時間很少,而課間十分鐘的鍛煉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活動,除了群體性的體育鍛煉之外,也可以采用課余體育訓練等方式來增加學生的體育知識,讓學生對體育訓練充滿期待,增加熱情。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考察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飲食習慣,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符合小學生特點和要求的體育方法,可以有目的的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保證學生正常學習的情況下,還有一個良好的身體,不會因為身體素質降低而影響學業。教師可以組織代表隊進行訓練,可以組織籃球、舞蹈或者是健美操等訓練隊伍,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學習專業的知識,制定詳細的體育運動計劃,參與體育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并且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快樂。
3.結論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學校和教師主要關注學生的成績,因此忽視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尤其是學生的飲食以及體育鍛煉都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素質教育的推行,讓更多人意識到小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性,因此要采用多種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更好的培養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鄒德敏.中小學生身體素質下降原因調查及對策研究———以啟東市城鄉6所學校為例[J].青少年體育,2017,(03):113-115.
[2]梁利花.鄭州市1985—2010年中小學生身體素質變化趨勢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3,34(12):1481-1483.
[3]譚金德.淺談青少年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及對策[J].成功(教育),2012,(10):263.
作者:李顯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