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科學觀察實驗教學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新課程標準改革以來,小學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不是一味進行知識傳授。小學實驗觀察是學生自主學習和動手實踐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有效展開探究的基礎,因此小學科學觀察和實驗教學十分重要。但是,調查發現。我國目前小學科學觀察和實驗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影響小學科學觀察和實驗教學的教學效果,因此本文就從加強導師指導、明確實驗目標等環節研究加強小學科學觀察實驗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
小學;科學觀察;實驗教學
1問題引入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被放在更高的位置,作為學生動手實踐和自主探究的重要環節,小學科學觀察和實驗教學得到了更多的重視。科學觀察和實驗教學是指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針對某一問題有計劃的展開實驗并收集數據、探究實驗原理的課程,具有學生參與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調查發現我國小學現階段的科學觀察和實驗教學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諸如科學觀察不夠貼近生活,學生對實驗目標不明確不知道觀察些什么,老師對學生基本實驗操作技能訓練較少,試驗后學生收獲不足等。本文就將針對這些問題研究加強小學科學觀察實驗教學的策略。
2現階段小學科學觀察和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科學觀察不夠貼近生活:嚴格來說,科學觀察和實驗教學是兩個有區別的教學項目。實驗教學要是指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針對某一問題有計劃的展開實驗并收集數據、探究實驗原理的課程,對于學生全程性參與要求比較強;而科學觀察教學的要求相對比較低,并不一定要求學生到實驗室參與實驗過程,而要求學生對實驗過程或實驗結果進行觀察即可。但是目前大多數小學科學觀察課程在普通課程中引入較少,學生科學觀察的內容也不夠貼合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象,難以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科學問題的能力。
2.2實驗觀察目的不明嚴重影響實驗觀察教學效果:實驗觀察課程由于其參與性較強,學生實踐性較強,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少的特點,一直是學生興趣較高的課程。但是目前小學科學觀察和實驗教學的實驗流程大都缺乏科學設計,學生雖然有很高的實驗觀察熱情,但在實驗過程中卻普遍存在不知道該怎么做,應該觀察什么的問題。實驗觀察課程變成學生娛樂過程,每個實驗小組都在按自己想象進行實驗操作、操作完就無事可干的現象時有發生,難以起到通過實驗讓學生對某一特定問題進行探究的效果。
2.3學生實驗觀察操作缺乏有效指導的訓練:實驗觀察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科學發展至今,實驗操作流程和實驗操作技能已經相當規范,這一方面是為了保障實驗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保障實驗人員安全的考慮。但是,目前我國小學生普遍在進行科學觀察和實驗之前缺乏必要的實驗技能培訓,導致實驗過程中實驗操作不規范,數據畫面記錄不準確。學生這種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驗規范流程的缺乏,不僅導致了實驗結果往往不夠準確,而且很可能對學生安全造成不利影響,更不利于培養學生日后的實驗觀察習慣。
2.4實驗收獲比較單一:科學觀察和實驗只是研究手段而不是研究目的,科學觀察和實驗的最終價值在于運用實驗數據和實驗觀察結果探究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發現觀察結果的問題。而且新課程標準體系實施以來,也對學生這種自主探究能力和問題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小學科學觀察和實驗教學的教學重點仍然僅僅局限于實驗過程本身,很多學生以為實驗操作結束后整個實驗過程便也結束,不能展開有效的合作探究,實驗觀察課程的教學效果難以全面發揮,學生探究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加強小學科學觀察和實驗教學的策略
3.1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組織科學觀察:現實生活是科學問題的重要來源,很多偉大的科學發現和發明其最初的問題靈感都來自于日常生活。對于小學生而言,科學觀察和實驗的目的并不在于使學生掌握高深的科學理論,而在于培養學生發現日常生活中發現科學問題,培養科學觀察的能力。因此科學觀察內容的選定最好能從學生的日常生活著手,這也是新課程標準體系下教學貼近學生生活的必然要求,例如引導學生觀察種子發芽,從而探究種子發芽的必備條件。這種貼近學生生活的科學實驗和觀察教學也能有效調動起學生興趣。
3.2明確實驗觀察目的,加強實驗觀察教學情境和流程設計:在開始實驗之前,老師必須制定科學的實驗流程,幫助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讓學生知道實驗的每一步該做什么如何進行操作,實驗最后的目的是什么,觀察和記錄的重點是什么,如何進行觀察和記錄才能既保障記錄效率又保障重點數據內容不遺失。科學實驗觀察教學除了加強流程設計以外還要加強教學情境設計,最好以問題引入實驗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和熱情。
3.3培養學生基本實驗素養和實驗習慣:另外在實驗之前,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實驗規范培訓,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實驗技能,按標準規范進行實驗操作,保障實驗結果準確性和學生的人身安全。例如,在進行生物類實驗之前,要讓學生知道如何進行顯微鏡操作,如何進行臨時觀察標本的制作,如何安全放置蓋玻片等等;在進行物理實驗之前,要讓學生明白電路實驗操作的基本安全規范,天平使用的基本方法等等;進行化學類實驗之前,要讓學生清楚實驗中涉及到的藥品試劑,其化學特性,掌握水浴加熱法,如何安全加熱試管,如何安全添加試劑,如何在天平上進行稱量等等,并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進行必要預案。在實驗中,老師要加強巡視,對學生的不規范操作加以指正,從一點一滴培養學生的實驗習慣。
3.4開展合作探究深化實驗觀察收獲:實驗課程的最后,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實驗探究,引導學生發現實驗過程中的問題,總結實驗設計和操作的不足之處,指導學生如何通過分析實驗數據探究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使實驗操作和科學觀察課程的效率發揮到最大。在探究形式上,要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學術合作能力。
4總結
科學觀察和實驗教學對于學生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教學開展必須正視問題,加以改進,提升科學觀察和實驗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仕彪.小學科學課實驗教學之我見[J].學園:教育科研,2013(09):174.
[2]解安年.提高小學科學實驗課效率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16):80-81.
[3]王祥.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樂趣[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09):160.
作者:鄒田興 單位:重慶市江津區德感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