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簡析(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體育是一門基礎課,在素質教育之下得到了重視和發展。作為一名初中體育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靈活采用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增強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
新課改;教學理念;教學方法
體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門基礎課程,但是,長期以來體育教學并沒有得到重視。在應試教育之下,體育課一直被認為是一門副科,在體育課堂上,教師經常對學生們放任自流,以自由活動為主,甚至體育課常常會被其它科目占用。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們進入了素質教育時期,在素質教育下,做到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新時期對課堂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每一位教師的奮斗目標。作為一名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初中體育教學時,首先要認識到體育教學在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并且組織好體育課堂教學工作。筆者作為一名初中體育教師,在新課改實施之后,對新課改下的初中體育教學工作進行了探究,找到了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初中體育教學實踐,談談新課改下如何做好初中體育教學工作。
1轉變教學理念,做好體育課堂教學工作
在新課改下進行體育教學,教師一定要首先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以新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在當今的社會中,健康已經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擁有健康的體魄、加強鍛煉已經滲入到人們的意識當中。因此,體育教學也得到了重視。作為一名初中體育教師,一定要對體育教學形成正確的認識,認識到體育鍛煉在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體育課讓學生形成加強體育鍛煉的意思,通過體育課增強學生的體質,引導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技能,學會進行體育鍛煉的方法,從而逐漸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增強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為其它科目的學習也打好基礎。在新課改下進行體育教學,教師同樣要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是新課改下所倡導的重要教學理念。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同樣要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即使在體育課上,也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常常是教師進行動作要領的講解和示范,然后讓學生進行模擬,枯燥的教學讓學生對體育學習也提不起興趣。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初中體育教師,要對傳統教學進行改變,發揮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讓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在實際運動中掌握技術要領,才能夠讓學生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體育運用當中。例如,在學習《立定跳》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掌握住立定跳的技術要領,教師可以改變以往單一“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糾正錯誤”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采取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技術要領的探究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舉辦一場虛擬的動物運動會,在活動中讓學生模仿各種動物雙腳起跳時的動作以及雙腳落地的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自己的實踐,對雙腳跳的技術要領進行“思考、創造、發現、學習”等。在活躍的氣氛和共同的探討中,學生很快掌握了該動作的技術要領,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發揮,學生起到了很好的引導者、服務者的作用。
2靈活采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無論是哪一科目的課堂教學都需要教師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同樣也要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等靈活選擇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體育課堂參與性。
2.1分組教學法
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揮分組教學法的優勢作用。在進行體育運動時,為了讓學生們都能夠掌握技術要領,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在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每個小組中都包括體育能力較強和體育能力較差的學生,以讓體育優等生帶動體育學困生,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盡快掌握好體育知識和體育運動技能。在分組教學時,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讓學生踴躍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教師可以在其中引入競爭因素。由于初中生的好勝心強,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小組在競賽中落后于其它的小組,因此,在競賽中都積極表現,希望自己的小組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即使是平時比較內向,體育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也在本組其他同學的帶動下積極參與,使得自己的運動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自己的小組在競爭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例如,在進行“耐力跑”的運動時,由于這是一項枯燥、乏味的運動,也是學生們感到比較累、不樂意參與的一項運動,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師進行了分組競賽,并且讓各小組在耐力跑過程中插入了一段運球跑的練習,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氣氛,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枯燥的耐力跑中學生們也興趣盎然。
2.2游戲教學法
游戲教學法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另一教學方法。初中生較之小學生雖然在年齡和心理上都有了發展,但是,他們對游戲仍然情有獨鐘。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游戲教學法的優勢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初中體育教師,要運用好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體育課堂參與性,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體育課的樂趣,在游戲中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從而為學生進行終身體育運動打好基礎。體育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在新時期進行體育教學,教師一定要先對體育運動形成正確的認識,通過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轉變,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通過參與體育運動,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
參考文獻:
[1]黃靜.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及改革措施[J].讀書文摘,2014年12期.
[2]徐麗娟.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33期.
[3]黃泉偉.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教育路徑探析[J].青少年體育,2014年10期.
[4]范偉忠.初中體育教學“先學后教”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下),2014年09期.
作者:汪淑艷 單位:樂平市港口中學
第二篇:新課程下初中體育教學模探討
摘要:
近些年來,新課程改革在全國蔓延開來。在國際競爭激烈的今天,體育是體現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體育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質。初中作為學生學習體育的關鍵性階段,為學生的體格成長和身體素質墊定了堅實的基礎。初中體育新課程給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發揮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創新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們對體育活動參與度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
新課程;初中體育;活動課;教學模式
《初中體育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在初中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要不斷創新體育活動課模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通過組織各類的體育活動課程,提升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從而促進學生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傳統的初中體育活動課中,教師帶領學生在前半節課做做廣播體操,讓學生們在后半節課自由活動。這種體育活動模式根本不會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不會提升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所以,在初中體育新課改的背景下,改善體育活動課模式顯得尤為必要。本文通過分析三種新型的初中體育活動課模式,希望為新課改下的初中體育有效教學提供借鑒。
一、加強興趣小組的合作
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的好動性比較強,每個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點不一樣,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積極發現不同學生的興趣點,把活動興趣相同的同學分到一個小組,小組內部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主開展自己所感興趣的活動,這樣使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體育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有效教學。例如,在進行初中七年級體育活動課的時候,教師先給學生們提供活動的內容“健身操、籃球、足球、羽毛球、跑步、踢毽子”等,分別把相同愛好的同學分到一個小組,并在每個小組設置一名組長,組織并監督學生們的活動練習。在健身操的小組里面,教師指導小組組長帶領學生們進行健身操基本動作練習和連貫動作的練習;在籃球小組內部,組長組織學生們進行投籃練習,投籃最多者可獲得獎勵;在羽毛球小組內部,組長帶領學生們進行發球并接球的練習,每兩個同學為一個小組進行比賽,接球最多的小組獲得獎勵;在踢毽子小組內部,組長帶領學生們進行踢毽子比賽,仍然是誰踢的最多誰就是最后的勝利者,并獲得老師的獎勵。在初中體育活動課中,組織興趣活動小組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們之間的競爭精神,完美貫徹了初中體育新課改的重要精神內核。
二、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
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們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還沒有完全發展,所以教師在體育活動課中,給學生們設置具體的、可觀的教學情境,同時給學生們的活動項目做必要的示范,便于學生們的理解,從而提升自身體育素質。例如,在進行初中八年級體育活動課中的跑步訓練時,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們引進情境教學。由于在課堂上一些學生們懶于運動,教師需要創設“比賽”情境去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在課堂活動中,教師給學生們現場演示跑步過程中的“擺臂練習,小跑步練習和高抬腿練習,30米加速跑練習,呼吸的節奏問題”等,使學生們掌握跑步的基本要領,以免在跑步過程中出現不適應的意外情況。教師給學生們講述完成之后,把學生們分成小組的形式,十個人為一組,進行一百米的跑步比賽,比賽前三者有豐厚的獎勵。另外教師給學生們講述有關賽跑的專業知識并結合中國跑步運動員的相關事跡進行描述。體育教師在體育活動課中設置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們在可見的、可觸摸的教學情境中學習體育,真切感受到體育學習的魅力,從而促進教師的高效教學和學生的有效學習。
三、提高學校和學生家長的重視度
要提高初中學生體育課堂活動課的專業性和有效性,學校必須要完善其相關的體育設施,同時引進具有專業素質的教師隊伍,不斷提高學生們的體育專業水平和活動能力。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提升初中學生的體育素養和身體素質,學校需要完善其內部的體育設備和體育運動場所。首先,學校里需要一個完整的先進的體育運動操場,因為學生們的籃球、排球、羽毛球、賽跑等活動的完成都需要一個完整的操場;另外,學校要引進一批先進的體育器材,比如:足球、籃球、運動墊、乒乓球臺、籃球架等,定期組織相應的體育比賽,增強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為以后發展做鋪墊;在進行所有活動的同時,學校要注意學生的安全,排除必要的安全隱患,保證學生安全運動、快樂運動。除此之外,學校需要和專業的體校取得聯系,給學校輸送一批具有專業素質的體育教師,給學生們進行最專業的體育訓練,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提高學校和家長對學生體育課的重視度,可以從根本上改善現階段初中的體育教學狀況,不斷提升學生們的活動意識和運動能力,在學習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健康狀況,促進高效學習。構建初中體育活動課模式,需要國家的支持,社會的宣傳,學校的推廣,教師的實施和學生們的配合,才能順利進行。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引進一些新型的教學模式,如“加強興趣小組合作法,創設具體情境教學法,學生競爭教學法”等,提升學生們對體育活動的參與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們的整體興趣,活躍體育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們合作、競爭、參與的意識,并且把在體育活動中學習的知識用于其他的課程學習中,促進課程之間的聯系性和貫穿性,最后不斷提升學生們的自身專業素質。創新初中體育活動課模式,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師的自身專業素質,提升教師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學生們的活動能力的體育素養,對于體育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參考文獻:
[1]陳瑩.新課程下如何構建初中體育活動課模式[J].《科教導刊》,2012.04.
[2]衷傳炫.新課標下構建初中體育活動課模式的探究.[J].《考試(教研版)》,2012.11.
作者:鄒吉 單位:四川省遂寧市第八初級中學校
第三篇: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探索
摘要:
新課標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注重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思想,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展開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
關鍵詞:
新課改;初中體育;教學
體育課在初中教學體系中處于重要地位,為了達到新課標提出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利用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尊重學生的實際需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為了達到國家標準,教學時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上課時教師利用正確的示范及講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以立定跳遠的學習為例,上課時教師注重親自向學生示范正確的跳躍姿勢及動作,但是跳躍的動作是在一瞬間發生的,為了使學生清楚地了解立定跳遠的正確姿勢,教師可以設計多媒體課件,利用多媒體課件將跳躍的動作放慢,結合放慢的動作講解立定跳遠部分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跳躍姿勢。教學時,教師結合多媒體課件展開教學,提高體育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合理安排體育教學時間
一般來講,學生在課堂前半部分可以精神飽滿地參與課堂教學,教師要注重在課堂前半部分講解基本的體育理論知識,課堂后半部分時學生體力有所下降,注意力很難集中,這時教師要有意識地開展體育游戲、競賽等活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教師講完墊球的基本動作及理論性知識后,可以在學生間開展墊球比賽,將學生兩兩劃分為一個小組,一名學生向下擊球,另一名學生將學生擊出的球墊回。教師限定5分鐘的時間,哪個小組將球墊回的次數最多獲得比賽的勝利,作為勝利者的權利該小組的學生可以要求墊球次數最少的小組學生表演節目。教師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時間,維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利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開展體育教學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了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本,教師可以利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展開體育教學。
1.教師創設教學情境,引出本課的教學目標
以籃球傳接球的教學為例,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籃球傳接球相關的視頻,利用視頻創設情境,將本課主要的教學內容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教學根據主要的教學內容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教師向學生播放多媒體視頻后,可以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印象中籃球的傳接球是什么樣子的?傳接球時抱與接有什么區別呢?怎樣站立可以實現良好的傳接球呢?”教師結合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兩人一組展開傳接球的自學活動。學生兩人一組開展傳接球的自學活動,雖然一開始會出現各種各樣不到位的現象,但是自學時學生會發動自己的思維,和其他的學生就傳接球的姿勢和細節進行討論,解決其中的問題,獲得獨自學習的喜悅。教師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動作,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之后的后教奠定基礎。
3.教師課堂講解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結合對學生自學活動的了解,對學生已經基本掌握的內容教師可以不講,著重講解學生自學過程中有問題的內容。仍以籃球傳接球的學習為例,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掌握傳接球的恰當姿勢,對這部分的內容教師可以不做講解。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對傳接球時的手部動作有一定的欠缺,教學時教師要逐一糾正學生的手部動作,使每名學生均掌握準確牢固的動作技術。
4.當堂展示
學完體育動作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輪流展示,全面了解學生對動作的掌握情況,并根據學生運動水平的不同給予不同的評價。教學時教師利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
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為了達到新課標提出的新要求,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完善體育課堂的教學評價。
1.課堂評價要全面地評價學生
傳統的課堂評價僅關注學生課程學習的結果,新的條件下教師既要關注學生課堂學習的結果,又要關注學生課堂學習的過程,將課堂評價標準細化,全面評價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
2.評價主體多樣化
除了教師作為課堂評價的主體外,學生也應是課堂評價的主體。將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綜合起來確定學生的課堂評價結果。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外,學生也要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實現師生之間信息的反饋。
四、結語
總之,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開展體育教學,通過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孫常禮.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J].中小學教育,2013.
[2]王艷超.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
作者:韓鳳華 單位:吉林省農安縣龍王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