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生執行力的數學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建立討論小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數學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執行力”,必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他們愿意對所學內容進行相關實驗操作.單純的理論傳授很容易使課堂陷入沉默,使學生無法在45分鐘內始終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通過建立討論小組,實時討論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問題,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與操作能力,使學習變得更加簡單有趣.例如,在講“概率”時,涉及大量的實驗操作,這需要小組人員分工合作來完成相關數據的計算統計工作,并總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規律.以常見的拋硬幣題目為例,我們都知道實驗次數越多,實驗結果存在的誤差也就越小,硬幣正反面出現的概率也將無限趨近于百分之五十.在同時進行兩枚或以上硬幣的拋出實驗時,為確保實驗數據真實可靠,常常需要進行一百甚至更多次數的硬幣拋投.這時就需要以小組為單位,由其中一人進行硬幣拋投,另一人負責記錄每次拋出硬幣的正反面,再由其他人進行制表、填表、概率計算總結相關工作.小組合作,能使每個學生都投入到實驗操作中,從而使他們在合作中提升執行能力.通過執行相關操作來提升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不僅能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也能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斷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成為課堂主體
教師的適當引導是激發學生“執行力”、創造力的必須環節.相較于教材上的練習題,高中數學考試中的題目難度更大,對學生理解能力、計算能力的要求也就更高,這使得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進行適當引導,從而使學生能從更高層面理解所學內容.引導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通過在課程開始前、進行中、結束前進行針對性提問來實現課時進度的調節與重難點內容的強化,以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有關專題內容的啟發式提問.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問題意識的養成不能單靠“教師提問,學生思考”這一模式來實現,對學生的啟發也不能出現在每個問題之上.必須在學生初步掌握所學內容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深入學習.這是確保學生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基礎,也是教師合理掌控教學進度的需要.
三、定期總結學習中發現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例如,高中數學教材中涉及的函數知識,是高中數學中的難點內容,也是學好后續內容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由于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間的難度差異較大,學生在接觸函數內容時會出現學習困難、理解不到位、不會做題等現象,從而導致其在這一階段的考試時很難得到滿意的分數.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定期總結所學內容的重難點,并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習題練習來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同時,教師還應通過總結考試中學生的易錯題和易錯點,幫助學生認清學習中的問題,使學生積極面對失敗,及時彌補學習的不足之處,從而實現學生反思意識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反思意識,使他們在每次做題和考試后能對出現錯誤的問題、理解不清的知識點進行二次學習,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針對不懂的問題建立錯題本或進行小組討論,并通過加大同類習題的練習量來實現漏洞的補足.查缺補漏的反思過程,是提升學生“執行力”,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重點的有效手段,而這一階段的練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總之,有效提高學生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執行力”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斷強化學生的計算執行能力,使學生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才能幫助他們解決學習過程中可能面對的難題,從而實現數學學習的良性發展。
作者:馮艷紅單位:內蒙古興和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