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教“認識幾分之一”時,我說:“同學們想不想去旅游呢?在同學們喜歡的旅游活動中,其實還蘊涵著許多數學知識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時小黑板出示兩個小朋友和4個蘋果、2瓶礦泉水、1個蛋糕的主題圖,然后提出問題:(1)把4個蘋果分給小明和小麗2人,怎么分(還可以怎么分)?(2)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兩份,每人分得幾瓶?(3)把1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每人分得多少個?這些都是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熟悉的話題,問題一呈現,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調動起來,強烈的求知欲被激發起來,課堂上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學生經過獨立思索和小組交流就會發現“半塊”在數學上怎么表示。這個時候老師在講二分之一這個分數時學生的精力會很集中,效果會很好。接下來自學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就會很省事。
一、把學生的“學”放在整個課堂中
教學改革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教學中要注意自學和討論兩個環節,把教師的“精講點撥”安排在這兩個環節之中,擺正教與學的關系,真正把學生的“學”放在課堂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
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讓他們把不懂和不會的做上記號,在其不明白之處提出問題。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質量,學生思考有困難時,教師應適當給予自學提示。通過長期訓練,使學生逐步養成自學的習慣,熟練自學的各種方法,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二)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
第一,小組內交流問題或答案,這樣保證了答案的多樣性,給了學生判斷答案正誤的機會。第二,師生互相交流有關問題或答案,教師必須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人,承認學生具有獨立的人格個性。俗話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同一種問題,在有一種或幾種答案的情況下,只要學生言之有理,都可以肯定。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教師應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逐步學會在眾多方法中選擇簡便易行、獨特有效的辦法。另外,教師還要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創造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于參與教學,樂于教學,引導他們完成特殊的認知任務。
同時要注意平時與學生的平等交往,多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取得學生的信任,使學生能對教師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有了這樣的師生關系,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從而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教學質量隨之提高。
二、課堂上,讓學生自己真正“動”起來
在課堂上,要想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特別是把桌子拼到一起,大大方便了一些不愛“動”腦子的學生,抄作業的現象很嚴重。好學生越來越好,學困生越來越差。剛開始,我沒太在意,學生寫完了一看都對,挺高興。可是單元測試時,好多學生不應該錯的題都錯了,真是讓我大跌眼鏡,我甚至質疑自主教學是不是一定要把桌子拼到一起。后來經過在班會上分析抄作業的利害關系,以及采取小組PK賽,現在抄作業現象消除了。因為我會時不時地把桌子拉開進行小測驗,如果一道、兩道做錯情有可原,三、四道做錯就說明平時的作業是抄的,就要扣所在小組的分。久而久之,組長也感到要是經常給他人答案,不僅會害了他,自己也很累,不如給講方法,后面就會很輕松,事半功倍。學困生為了不拖累自己小組,也都在努力地學,這樣班里的學生就都“動”起來了。現在我覺得桌子拼到一起,更方便了學習好的幫學習差的。組長、組員的責任感都在漸漸增強。另外PK臺的設置,讓班中幾個懶散學生也改掉了完不成作業的壞習慣。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不斷提高,實現自我發展、自我創新。
作者:胡蓓一單位:河北省邢臺市經濟開發區張家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