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生命教育認知問題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國家對生命教育重視不夠。
西方國家為了使生命教育可以順利進行,通過相關法律的完善來作為保障。但是我國至今還沒有為生命教育所提供的法律。另外,如美國等發(fā)達國家,幾乎是從小學開始就進行了豐富多彩的教育內容,除了專門的生命課程之外,還有一些生命講座等,在死亡、健康、品格等教育的過程中融入生命教育,使其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2.高校教育失衡。
近年來,因為社會的告訴發(fā)展,令很多大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僅僅關注怎樣獲得知識,掌握技能在社會中立足。為了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學生很少思索自己作為一個生命而言,應當具有的情感以及個人特質,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將智慧融入進去,二僅僅只是進行傳道授業(yè),這對于學生生命質量的升華沒有意義。正是因為人們對于實用的技術和知識進行過分關注,才忽略了大學生生命本身應當具有的道德、人格等方面的東西,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生命發(fā)生異化,也是頻頻出現(xiàn)輕生慘劇的根源。
3.生命教育內容、方法單一。
如今,很多高校已經開展了生命教育,并獲得了成績。但是由于我國高校的整體教學中并不包含生命教育的內容,而且很多學校僅僅是把生命教育作為講座或者宣講等,并不作為必須課程對學生生命加以引導,因此,這樣的課程有名無實,無法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教學方法方面,這樣的課雖然不是千篇一律的形勢,但是都是老師說教,課程程式化。
4.大學生不能理性認識到生命存在的意義。
在科技發(fā)展,人們越來越追求物質上的滿足,因此很多大學生對于生死沒有正確的觀念,不能理解到生命對于身邊的人,對于自己來說有什么樣的意義。在遇到問題之后,會因為心里問題而產生輕生的想法,甚至覺得死亡等于解脫,這是對于生命認識的偏差。
二、完善我國大學生生命教育
(一)高校教育應當以人為本。
高校在進行大學生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對現(xiàn)有體制進行改革,對大學生生命教育加以注重,并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大學生更加珍惜生命,強化他們的生命意識,讓學生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建立起理性且科學的觀念。
(二)高校應當進行生命教育體系的完整構建。
第一,高校在進行專題報告的時候,應當開展生命教育,使學生的困惑得到針對性的解決,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社會、老師等多方面的關注,使學生更加熱愛生命;第二要豐富校園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第三,高校應當在各個學科之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內容,以其他學科為平臺,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人生觀,從而使大學生生命教育體系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
(三)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咨詢體系。
高校進行生命教育課程教育的同時,還應該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為很多生命問題都是由于心理問題所導致的,在學習心理健康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心理發(fā)展,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對自己的心理問題進行治療和調節(jié),從而通過心理課程的學習,使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另外,要使學校的心理網(wǎng)站、心理咨詢熱線、心理郵箱等,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作用,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另外,還要進行干預體系的建立,利用心理輔導以及心理咨詢等方式,使大學生得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干預。
(四)使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更加完善。
高校應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員加以重視,尤其是輔導員更應該關注教育人員的素質,因為他們往往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起決定性作用。學校應當定期組織輔導員參與生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訓,令他們在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以及方法既能的前提下,幫助大學生處理學習以及生活等多方面的問題,并結合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內容,使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針對性得到提高。另外,高校一切的教職工都應當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高校應當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使教師的素質水平得到提高,令他們能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五)融合社會、學校以及家庭建立全面的生命教育體系。
生命完整的形勢,因此,生命教育不僅僅要在學校中實行,學生學習的大環(huán)境是整個社會,在家庭以及社會生活中也包含著生命教育的內容。因此,應當結合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環(huán)境,使完整的生命教育得到構建。
作者:王麗單位: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