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救急技能與生命教導的體現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新途徑
20世紀90年代我國大陸的生命教育才真正進入人們視野。關于生命教育課程的開展,我國大陸的中小學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如遼寧省從2004年12月22日起全面啟動中小學“生命教育”工程,將“生命教育”作為一門中小學生必修課的正規課程開設。2005年上海也正式頒發了《上海市中小學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上海市教科院正式將54所中小學命名為“生命教育試點學校”,實施生命教育。但目前,關于大學生的生命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
從2007年開始只有武漢大學、江西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幾所學校將生命教育作為選修課開設,但只是對生命教育進行一些籠統的理論介紹,學生們掌握了豐富的理論卻缺乏相應的動手能力或生命救援技能,在面對生活中常見的意外傷害時束手無策,錯過最佳救援時機。現在我們講應急救護指的是現代救護,現代救護是在事發的現場,對傷病員實施及時、先進、有效的初步救護,它是立足于院前急救,以第一目擊者的身份對傷病員進行現場救援。它遵循先救命后治傷的原則,以通俗易懂的理論和簡單有效的操作技能使第一目擊者盡可能在黃金救援時間內搶救傷病員。
應急救護培訓內容,從目前來講主要是以紅十字會編寫的《救護員培訓教材》為藍本,里面主要包括心肺復蘇、創傷救護、常見急癥、意外傷害和突發事故這些與人們生活緊密聯系的一些急救知識和技能。近年來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時有發生,為了提高學生對生命自我保護以及救護他人生命的能力,各高校也開始關注應急救護培訓,有的學校專門聘請一些醫護人員和紅十字會的培訓師來指導。以海南省高校為例,海南醫學院是全省第一個提出“全員救護培訓”的學校,學校以“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為目標,每個周末對學生和老師進行救護培訓。
培訓過程中,同學們不僅僅在醫護人員或培訓師的指導下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而且懂得了突遇災害時在確保自我安全的情況下怎么樣去救援別人?面對不同的傷病情怎樣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去救人?等等。在親自實踐和切身感受救護的過程中,同學們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利用自己的雙手不僅僅是在挽救別人的生命,同時也在實現自身生命的價值。珍惜生命、搶救生命、關愛生命這些都是生命教育關注的最基本的內容,因此,應急救護技能的掌握也應該成為大學生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
從應急救護培訓角度來看大學生生命教育,不僅充實了生命教育的內容更重要是為生命教育的實施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學生們在掌握應急救護技能的過程中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在救援生命的過程中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在進行心肺復蘇操作中,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操作技能就能用自己的雙手通過有效的按壓使停止呼吸的傷病員有可能恢復呼吸,從死神的手里奪回一條鮮活的生命;在創傷救護中,用一條條繃帶、三角巾、止血帶就可以讓血流不止甚至命懸一線的傷病員生命得到保障;用各種現場取材的木板、報紙等就可以將出現骨折疼痛不能動的傷病員進行固定,控制傷情等等。
這種學生親自體驗的方法,比在課堂上純粹的理論灌輸效果要好,單純的理論灌輸僅僅只讓學生知道“是什么”而不能真正的了解“怎么辦”,學生是知道了生命的重要性、珍貴性,應該珍愛生命,但卻不知道怎么樣真正的做到珍愛生命?不知道怎樣去關愛別人的生命?當生命受到威脅時怎樣能夠挽救別人的生命?應急救護技能的培訓與普及,使同學們在觀摩救護技能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通過自我的參與,了解常見的意外傷害種類及救護方法,掌握各種常見傷病的急救技能,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利用自己的雙手就可以讓別人的生命得到延續,使生命之花開的更加絢爛。
學會救護珍愛生命———當代大學生應掌握的基本技能
大學生肩負著推動社會發展的重任,他們將來走向社會是整個國家的棟梁之才,對應急救護技能的把握不管是對他們現在的發展還是將來服務社會都是不可或缺的技能。“這個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現代化交通工具、生活用具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它們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經常會引起一些意外的傷害,交通事故、溺水事故、火災事故、電擊事故等各種突發事故隨時都有發生的可能。作為“第一目擊者”,我們如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們又如何在黃金救援時間內利用自己的雙手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從死神那里搶奪過來?對應急救護知識的掌握這時候顯得尤為重要。正如中國農業大學學生王新剛在救起落水兒童小欣霖時如果不是進行了有效的心肺復蘇,可愛的小欣霖也許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大學生們肩負著民族發展的希望,他們將來要走向社會的各行各業,他們應該成為掌握應急救護知識的先行者,以自身的力量來帶動更多的人學救護、用救護,當我們每個人在遇到意外傷害時能積極用自己的雙手去幫助別人,而不是看著生命慢慢離我們而去但又無能為力。學習應急救護,關愛寶貴生命,這既是大學生自身能力和素質的體現,更是推動我們先進文明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們期待有更多的聲音來關注應急救護,我們呼吁有更多的高校來踐行生命教育,我們更希望每個生命都能獲得自由、健康、全面、和諧、充分、獨特、創造性的發展!
作者:范瓊屈育紅鄒智單位:海南醫學院海南省海口市75576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