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和反思范文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和反思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和反思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和反思

摘要:自21世紀初我國對留守兒童的研究有了巨大突破和研究成果,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問題。參考近十年國內外學者與專家對我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相關文獻,總結歸納我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現狀,包括研究視角和研究內容,并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進行反思,為推動我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研究現狀;反思

20世紀90代初,留守兒童隨著我國“民工潮”的出現而大量增加,留守兒童開始不斷增多。最早“留守兒童”是指因父母一方或雙方出國留學而留守在國內由祖父母或其他親朋好友照顧的少年兒童[1]。目前,學術界較公認的定義為“在一年中,父母單方或雙方外出務工累計時間至少為6個月,被留在農村戶籍所在地由父母單方、長輩、親戚、同輩監護或自我監護,年齡在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2]。心理健康是一個多維度的復合概念,針對不同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群體的標準都不相同,迄今為止心理健康的標準仍然存在爭議。中國心理健康的研究起步較晚受到西方的影響,更偏向輕視社會文化的影響、割裂個人與社會的關系[3]。

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現狀

(一)研究視角

隨著研究者對留守兒童的研究日益深入,研究視角從最開始的只有教育學視角轉變為全景式研究視角,包括心理、社會、法學等眾多視角。1.心理學視角心理學視角普遍是群體內或群體間的比較。在留守兒童群體內的比較,從留守兒童的不同性別、不同年齡階段以及留守時間的長短等進行比較研究。例如,陳旭[4]在研究中發現不同性別的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存在差異,留守女童心理彈性高于男童。群體外部比較,主要分析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態的差異,研究運用的主要理論為積極心理學和消極心理學。2.社會學視角社會學強調個人絕對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社會是由很多個個體組成的,但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是在社會中的,個人與社會是不可分離、相輔相成的[5]。從社會學視角對留守兒童及其心理狀況的研究集中在三個方面:留守兒童社會交往的研究、留守兒童的社會扶持以及留守兒童社會化過程的研究。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有許多媒介,無論是父母、同輩群體還是大眾傳播等都起到了不可小視的作用。其中,父母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就會對兒童的社會交往與社會化過程產生極大影響。3.法學視角從法學視角出發,研究者將重點聚焦于留守兒童的監護體系和權利保護。目前,從法學視角出發開展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研究并不多。許紅纓[6]等人調查了留守兒童監護體系的現狀,分析留守兒童監護權缺失帶來的心理問題,提出了借鑒他國未成年人監護制度的立法體制,完善委托監護制度等相關法律對策。孫晶晶[7]強調留守兒童屬于弱勢群體,剖析了有關入學機會、教育過程以及教育結果幾個方面的不公平對留守兒童心理造成的影響,并從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視角提出了改進意見。

(二)研究內容

1.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目前,大部分研究者認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是不良的。鄭應霞[8]認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和非留守兒童存在顯著差異。有研究指出,因父母常年在外,與子女溝通交流的機會少,不能和子女形成良好的情感聯系。而且,留守兒童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低于男生[9]。也有研究者認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和非留守兒童是不存在明顯差異的,并提出留守并未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10]。總的來說,我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發展狀況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但目前如何促進我國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仍然是一個難題。2.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我國研究者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相關測評。王楠[11]發現留守兒童的年紀、對父/母外出務工的態度和心理彈性都是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年紀與心理健康問題呈正相關關系。盧蕓[12]認為,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父母的聯系頻率、溝通情況以及初中生初次留守的年齡和對父母外出打工的看法有關。總而言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包括留守兒童的年紀、初次留守的年紀、對父/母外出務工的態度、與父母的聯系頻率、溝通情況、心理彈性、對父母外出打工的看法等。3.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或輔導當前,很多研究者認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和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其實是無差異的。但心理健康不只是沒有心理問題,更應該有一個積極的良好的心理狀態[13]。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有待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或輔導是不可或缺的。王鑫強等[14]認為,心理健康不僅僅要解決心理問題,還要提高幸福感和產生親社會行為等。留守經歷不一定會讓兒童出現心理問題,但會使兒童的積極心理受到損害,影響其可持續發展能力。留守兒童的消極應對方式可能是心理健康的負性影響因素,在父母缺位的情況下,學校和教師應教會學生怎樣理性地處理問題[15]。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應該強調以積極心理學為主要價值取向,預防留守兒童出現心理問題,發展積極心理。

二、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反思

媒體和早期研究者在對留守兒童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最先呈現給公眾的都是留守兒童的“問題化”形象。大部分媒體、民眾、研究者都將視線過分聚焦于親子分離帶來的負面影響,對留守兒童和父母的親子分離帶來的社會、心理、教育等相關問題過度擴大化,將留守兒童的公眾印象引向了“問題兒童”。研究者也大多傾向于研究留守兒童的“問題化行為”,長時間和父母的分離使得留守兒童的身心需要都得不到滿足,這讓他們對待事物大多表現為悲觀的想法,或性格更傾向于任性、極端和焦躁[16]。有研究發現,留守兒童的留守時間與留守兒童表現出的消極情緒、懦弱自卑等性格呈正相關[17]。并且,留守兒童自尊心、自信心較低,違法亂紀的行為更多,社會適應性更低,學業成績更差,等等[18]。有的直接將留守兒童等同于“問題兒童”,認為留守兒童是弱勢群體[19]。在外界環境明顯將留守兒童“問題化”的前提下,被問題化的兒童產生了歧視知覺[20],導致留守兒童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不足歸咎于自己的留守狀態,無形中深化了留守兒童等同于“問題兒童”的觀念。留守兒童“問題化”的趨勢不斷加劇,有部分學者進行了反思。現階段,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引起重視,中小學也已經開設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課程,但效果不顯著,主要在于大部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者還是以消極心理學的理念為主,已經將留守兒童和“問題兒童”等同[21];或者是從留守兒童的“問題”出發,著眼點在于親子分離給留守兒童帶來的負面影響,將留守兒童和問題兒童畫等號[22]。近年來,強調留守兒童不能“問題化”“污名化”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多年來大部分留守兒童相關的研究都是采用“問題范式”[23]來進行研究,這就使很多研究結論對于留守兒童的“問題”分析不公正,有意無意地夸大了留守兒童的“問題”,扭曲了留守兒童在公眾內心的形象,既不利于留守兒童和社會的接觸,又不利于留守兒童正視自身留守狀態。綜上所述,我國有關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然而,這些研究也存在諸多不足。一是研究對象的定位各不相同,在留守的年齡、時間以及是不是父母雙方都留守等方面爭執不下,導致不同的研究者在研究時所選取的被試存在差異,數據自然也無法進行對比。二是研究的視角不全面。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是個綜合且全面的問題,需要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甚至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多個視角去探究。三是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帶有主觀性和假設性。這是較為普遍且嚴重的問題,一旦研究結果不客觀所得出的結果就沒有意義,科學研究就失去了本身的價值,也就是被眾多學者提及的“污名化”。值得慶幸的是,現階段的研究從留守兒童的問題出發點到以積極心理學為主要價值觀有了一個初步轉變。

作者:于璐 李莉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學重點實驗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内射又粗又爽密桃视频|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日韩一级片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看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国产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 工棚里的换爱系列小说|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欧美yw193.c㎝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国产91乱剧情全集| 高清中文字幕免费观在线|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 91制片厂果冻传媒白晶晶|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个爽|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日本爆乳片手机在线播放|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 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爽 |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ship| 英语老师解开裙子坐我腿中间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日本漫画免费大全飞翼全彩|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番肉动漫无修在线观看网站| 午夜在线社区视频| 美女脱了内裤打开腿让人桶网站o 美女脱了内裤打开腿让你桶爽 |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五十路老熟道中出在线播放| 欧美大香a蕉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一区二区| 热久久中文字幕| 伊人色综合97|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