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項目教學職業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問題的提出
21世紀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與知識社會化兩大主題為特征的新時代。經濟全球化導致世界經濟的結構性變革,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我國正在成為全世界的制造中心,這無疑為我們的職業教育提供了大好的機遇。但是,高技術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崗位的復合、職業變動的頻繁使勞動力市場具有極大的動態性,要求勞動者具備動態的適應能力,因而勞動者由此對自身發展的期望也越來越高。為此,教育主管部門和很多職業學校都在不斷探索并進行課程改革,實施課程整合,壓縮理論課的課時,降低理論課的深度和難度,在近幾年的中等職業教育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筆者想從項目教學的角度,談談對課程整合的啟示。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應當接受的是一種職業培訓,獲得一種職業技能,完全沒有必要對某一門課程或學科理論進行系統地學習和掌握。項目教學法,它是通過"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為了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習慣于一個完整的方式,所設置的"項目"包含多門課程的知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學生全部或部分獨立組織、安排學習行為,解決在處理項目中遇到的困難,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自然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二、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實例
2008年以來,我校積極開展課程改革,以“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為試點,整合了《電工技術應用》《電路基礎》《電子元件結構與工藝》等課程,形成“電子技術技能訓練”項目教學課程。下面介紹一個本課程中的一個實例。
項目名稱:光控燈電路的原理與制作
項目能力目標的確立
培養目標要切合實際,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有的放矢。根據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出發點,圍繞中職教學需要,參照教育部頒發的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建設專業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等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無線電裝接工職業技能鑒定規范,遵循實用、夠用的原則,結合企業對生產型技能人才的需要,確定本專業培養目標,是在電子整機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一般電子設備的裝配、調試與維修人員。
本項目的培養目標如下:
1.元件的識別與使用
2.讀圖、識圖能力的培養
3.電路組裝與焊接
4.儀器儀表的使用
5.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
項目內容:
1.當我們晚上走在教學樓樓道時或住宅樓道時,跺腳或說話時,樓道感應燈及時點亮,這是出于人性化和節能的考慮。結合實際樓道感應燈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老師把電路進行了簡化處理得到項目電路。通過分析,要求學生對電路的原理加以了解,根據原理圖完成元件的篩選、插件、焊接、調試等流程,使學生了解組裝的全過程,學習并掌握電工操作的基本工藝。
2.利用萬用表、電烙鐵等電工設備完成電路的制作和調試
A、利用萬用表完成元件的篩選與判斷
B、根據電路原理圖,在萬能板上合理布局、布線
C、利用電烙鐵完成焊接,考查學生的焊接能力
D、檢查與調試
3.數據分析
在電路中設置幾個關鍵點,讓學生掌握通過數據測量來分析電路原理的方法,這樣,學生就能初步掌握電子技能訓練的有關知識。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三、實施項目教學法應把握好的幾個環節
筆者參與實施了以上項目教學實例的全過程,也深刻體會到采用項目教學法確實能夠為我們提高教學效率帶來很大的實惠,但實施項目教學法時需把握好的幾個十分關鍵的環節。
1.項目的選擇要合適,項目的準備要充分。所謂“合適”,首先要有目的地去選擇項目,所選項目應包含教學計劃內要教的各學科的內容,這樣才能在完成項目的同時,保證學生掌握應學習的內容;其次是項目的完整性,項目從設計、實施到完成必須要能夠有一個完整的成品出來,作為項目的成果,使學生完成項目后有一種成就感,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
2.調動學生參與項目的積極性。項目的實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因此一定要調動學生參與項目教學的積極性。如果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項目教學就沒有辦法進展下去,教學效果可能還不如傳統的教學方法。本項目以小組競賽的方式讓學生來完成,每兩人一組,通過學生自檢、互檢,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項目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學生小組協作和團隊精神。采用賞識教育法,展示項目成果并將成果作為回報獎勵給學生使之有一種成就感等等。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項目教學才能有創新,有發展。
3.成果檢查與評價。教學評價也就是檢查項目成果,進行成績評定。要比較準確評價每個學生的情況,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因此應對項目的全過程進行評價。采用項目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多門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小組協作和團隊精神,在應用中學習,在實踐需要時學習,將理論學習和實際應用緊密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消化程度,從而也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教師可以抽出大量的時間幫助程度比較差的學生,有利于進行“因材施教”。項目教學法又稱為"跨學科的課程",它可以讓不同的課程及內容在教學中反映出來,事實上是相關課程整合的一種方式,很值得我們在課程改革中進行有益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