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業技工教學質量內涵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本文作者:司云峰單位:山東省日照市高級技工學校
全面、正確地分析影響職業教育、技工教育教學質量的因素和存在問題,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出發點。本文以我校為例,針對當前學校開展的“內涵建設”工作,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和對策,初步分析如下:
一、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和存在問題分析
1、學生生源整體素質不高。近幾年我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與此同時,招收學生的整體素質明顯下降。目前我校招生來源以考不上高中的初中畢業生和部分高考成績不理想的高中畢業生為主。處于青春期的他們往往出現這樣一些特點:處事草率,行為偏激,易沖動和感情用事,做事不計后果,對家長、教師有較普遍的逆反心理;渴望獨立,希望別人能滿足自己的自尊心和虛榮心,反之會有消極情緒;求知欲旺盛,好奇心過強,自制力卻不高,缺乏辨別能力,經不起外界事物的誘惑,學生厭學情緒較為普遍。也有部分學生本來就不喜歡學校生活環境,自己是迫于家長的安排“被動上學”。由于生源素質參差不齊這一“先天不足”,給學校的學生管理和教學質量提高帶來極大困難。
2、辦學條件與以技能為特色的教學需要差距還較大。職業教育、技工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為目標和特色,要求有足夠的實訓實習工位。雖然近年來學校加大了投入,但與教學要求特別是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需要相比,還有不小差距,從而影響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3、教師隊伍與快速發展的職業教育、技工教育教學需要相比還有差距。一是教師隊伍的專業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不合理,突出的現象是“中間層”斷擋。二是教師專業技術水平與社會發展水平有差距。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而教師專業技術水平提高相對較慢,“充電”機會較少。三是“雙師型”教師亟缺。職業教育的特點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具有熟練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即成為“雙師型”教師。而許多教師缺乏企業實踐鍛煉,難以完全勝任技能教育培訓的要求。
4、管理機制還不夠清晰靈活。加強管理是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我們考察許多同類先進院校,都實行了與經濟、政治、榮譽掛鉤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對調動教職工工作積極主動性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目前我校實行與職稱掛鉤的“陽光工資”,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
二、對內涵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基本措施的建議通過對教育質量內涵的理解和把握,結合學校自己辦學傳統、優勢和存在問題,本人認為當前尤其要突出質量管理特色,建立有效的質量保障機制。對此建議: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全新的職業教育、技工教育價值觀。一是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職業教育、技工教育,堅持以內涵發展為主,當前應把重點放在將單純追求數量增長的發展觀念轉變為數量與質量并重,實現規模、質量和效益協調發展。二是堅持“質量立校、特色強校”,形成自身特色,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保證。三是明確培養目標,培養的人才應是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應用性人才,適應教育大眾化的形勢,善待每一位學生,注重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技能水平和身心素質等。
2、加大投入,加強校企合作,努力改善教學條件。要加快完善學校教學基礎能力建設,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地區經濟特點和學校專業設置狀況,科學規劃各專業實訓實習教學設施,配備相應教學實習設備。要建立專項教學經費,保證教學、實習所需資金。要深化加強校企合作,采取多種形式,注重社會優勢資源的共享互補,共同培養人才。
3、健全機制,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是教學目標完成的促進者,是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關鍵。一是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業務素質,特別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二是要建立健全對教師的考核獎懲制度,分配制度應向教學第一線傾斜,鼓勵多勞多得和優勞優酬。三是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促使教師全面了解自己所從事專業生產、技術、工藝、設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了解企業生產、管理的流程,熟練掌握本專業有關的現代化儀器、設備的正確操作方法,提高動手能力;對教師外出培訓,建議多安排三個月以上的中長訓,以提高培訓效果。四是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科研,既要結合專業教學進行,又有加強對教育規律的探索和教學方法的研究。
4、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和質量監控力度。一是在認真研究國家職業標準的基礎上,結合企業需求,調整教學計劃,整合課程內容,提高教學適用性;二是突出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改變單一的實習、訓練方法,將課堂搬進車間、實訓基地,將設備、儀器搬進課堂,實現教學做一體,使實習訓練與技能培訓相結合;三是完善制度,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在教學的常規管理中,要強調“嚴”,要求教職工本著對學生高度負責任的精神,嚴格要求、強化管理、建立健全教學常規管理制度。也要規范學生管理,讓學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向課堂要質量,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通過加強課內實踐教學,開展有組織、有計劃的專業實習和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創新型的優質合格人才。四是改革考試方法,考試方法不能只限于筆試,更要采取實踐考試等形式,不僅要考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狀況,還要考查學生的技能水平、職業素質,全面對學生學習水平進行評價,使評價真正起到促進教學的作用;五是建立并完善質量監控體系,確保辦學特色和教學質量。質量監控應該是全方位的,包括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等各項工作;也應該是全過程的,包括招生、教育教學過程、就業等各個環節。總而言之,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建立規范化的質量管理體系,改善影響職業教育、技工教育教學質量的內外部因素,把職業教育、技工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促進學校內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