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美國基礎教育改革幾個熱點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論文內容提要:美國當前的基礎教育改革呈現出幾個熱點問題即家庭教育迅速增長、學校的州接管、特許學校運動的興起以及選擇學校的發展.
美國國民對公立學校的不滿情緒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盡管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于1992年的調查顯示家長們對該時期的公立教育仍然持贊許的態度,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大部分美國的行政官員和教育領導者卻認為,國家的公立教育系統己經不能夠充分完成教育學生的任務。人們對公立教育不滿的原因來自如一凡幾方面:在國內重大考試中學生的分數令人失望;在國際競賽中美國學生的糟糕表現:少數民族學生較低的教育成就;國民生產率的緩慢增長表明教育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不夠明顯;貧富之間收入差距的加大以及每個學生的開銷的日益增長等等。其結果,使得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傳統公立學校所采取的“一個模式適用于所有學生”的教育方法產生了不滿。于是,家長們開始為他們的孩子選擇更加適當的教育。勿庸置疑,對現實教育大量的批評也帶來了許多積極的改革建議,促使聯邦政府通過立法對全國的綜合中學進行改革。目前,州一級政府實施的改革舉措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家庭教育增長迅速
所謂家庭教育,就是指避開所有形式的社會教育機構,在家中由家長來承擔其子女的全部受教育責任的教育。實際上,它是一種最小規模的私人教育,這給大多數家長帶來的是時間上的而不是金錢上的更多耗費。在美國接受家庭教育的兒童的數量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但看上去卻呈增長趨勢。據美國教育部的一位調查員PatriciaLines于1997年估計,1985年全美有50000名兒童接受家庭教育,這個數字到1995年則增長到500000-750000之間,大約占就學年齡人口的1%到1.5%e1998年Lyman的統計還對這個數字作了更高的估計。但是,絕大多數接受家庭教育的兒童處于小學水平。
接受家庭教育的兒童數量如此快速增長,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立法標準發生了顯著變化,而更大程度上是因為法院的決議成功地宜傳了家庭教育,同時對州義務教育法有效地提出了挑戰。大多數州最近
相繼頒布了更加有利于家庭教育的立法。但是在對于州和地方教育行政對家庭教育的管理程度上,各州仍然有明顯的意見分歧。南部和西部各州與北部和東部各州比較,更傾向于減少政府的管制。
家庭教育運動實際上表明了當前人們對公共教育不滿的情緒。從時間上看,家庭教育運動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70年代。家長之所以為他們的孩子選擇家庭教育而非公立教育,原因如下:家庭能夠提供更加集中的、習慣的教育以及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還可以灌輸某一種宗教價值觀,保護他們的孩子們不受犯罪、和壓力的不良影響,并且有助于加強家庭的凝聚力。VanGalen和Pittman把選擇家庭教育的家庭分為兩個主要群體:理論家和教育學家。前者傾向于保守主義,他們選擇家庭教育是為了反復灌輸宗教和家庭價值觀念;后者則傾向于自由主義,多為教育工作者,他們希望能給他們自己的孩子們提供比公立或私立慈善機關環境下更加自由的個性化的教育。在家庭教育運動早期,選擇家庭教育的群體中教育學家占多數,而最近運動主體發生了轉移,理論家居多。
由于法律日益有利于家庭教育,使得接受家庭教育的兒童的數量看起來似乎還會增加。然而,由于家庭教育占用了家長大量的時間和高額的資源成本,所以看起來不能很快成為美國教育的主要力量。除非家庭教育證書系統得以普遍建立,且允許進行家庭教育的父母獲得這些證書,那么,美國的家庭教育或許會發展得更加迅速。
二、州教育部接管公立學校
州接管公立學校是美國公立學校改革的措施之一。在公立學校被州接管的情況下,現存的教育機構被認定是合法的,但需要改善。雖然公立學校的破產和財政的失職經常發生在同樣的地區。但是宣布州接管公立學校作為公立學校破產的一種理由卻是美國基礎教育最近的事。
因公立學校破產而進行的州接管首次發生于1989年,當時,新澤西州教育部對新澤西當地學校董事會負責的學校進行了控制,然后,其它的州也相繼仿效。目前己有22個州通過了該項立法。密西根和賓西法尼亞也正在考慮進行這一抉擇。在通過該項法律的各州中,似乎不存在地區性的模式,州接管發生在全國范圍內。已經發生接管的地區有克利夫蘭、俄亥俄、加利福尼亞、肯塔基和弗吉尼亞。
關于公立學校破產的各種各樣的政策被納入立法中。并且經常在不同時期補充這些政策。接管政策的支持者認為,當接管發生時,學校將從四個方面受益:新上任的領導者會使死氣沉沉的學校充滿活力;學校的評估與學區的管理將變得常規化和制度化;確立與其它社會事業機構如學院或大學的合作;與以前的學校體制相比較,在許多情況下,校長和學校教職員工在掌管學校方面被賦予了更大的權力。
目前,在各州已經被接管的學校和學區內部,也產生了相當多的問題。學生、,家長、教師、學校和學區官員經常卷入這些問題之中。起初,對于外部干涉,學校與社區持有相反的意見。調解難題的實際做法是,當人們關注教育及管理的濱職行為時,除了努力改善學校管理水平,人們就不再努力去探究培養學生的具體措施了。事實上,學校的州接管措施雖然使得公立學校在運轉方式上有所改進,但是,幾乎沒有證據表明這種接管對于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有何影響。盡管如此,大多數人仍然認為當地團體的參與會有助于解決問題。由于伊利諾斯州教育部授權芝加哥市長可以更多地插手那里的學校,所以人們似乎更廣泛地接受了“局外人”接管學校的新做法。同樣的做法很快在各地拓展開來。
三、特許學校運動與選擇學校的發展
在拒絕公立教育的家庭教育和改善公立教育的州接管之間還存在著一些非極端的改革措施,主要有特許學校運動及選擇學校的發展。
(一)特許學校運動
特許學校的內涵
20世紀90年代早期,美國基礎教育改革產生了它的孿生兄弟“特許學校”,該詞悄然進入了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著特許學校的出現,可供選擇的教育機會進一步擴大了,在那些具有適當立法的州中,家長、教師和其它有志于教育的團體聯合起來組成了一種新的學校即特許學校。所有的特許學校都是經過州允許和受到州的財政支持的。“特許”最廣泛的含義是指從事某一項活動的許可。其內容、形式和模式均可以大不相同,并且,關于特許學校的法律也有很大不同,而其目標卻是相同的。根據新澤西州教育部所表述的:特許學校就是承諾建立一種新型的由公眾提供資金的學校;特許學校打破了傳統模式,幫助孩子們獲得更高的學業成績;特許學校能夠使教師、家長、政府官員、私人團體和高等教育慈善機構對公立學校的設計和規劃起到指導作用,這將為學校獲得更高的學術水平提供一個獨一無二的革新途徑。
由于公立教育基本上由各州舉辦,因此在舉辦特許學校過程中各州在立法的運作上有很大的不同。同時,各州對特許學校的規定又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首先,雖然特許學校因不存在一個固定的學額分配制度而表面上看起來像私立學校。然而,特許學校的性質卻是公立學校,因為它們是靠稅收支持而不是依靠學費;其次,學生們要想入學,就必須提出申請并獲得許可:再者,特許學校必須使學生們有較大的收獲,否則將被關閉;最后,特許學校不受許多地區和州規則的限制而獨立運作。許多州都鼓勵建立特許學校,為那些處境不利的學生們服務。就整體而言,特許學校具有平等的選擇權,且是非門戶之見的和非宗派性質的。并且,特許學校以學生的選擇為基礎,其資金的提供通常依賴于在校注冊的學生數目的多少。明尼蘇達州于1991年第一個通過州立法,幾乎對特許學校未做任何限制。但規定特許學校必須由非森利組織運營,教師享有特權。特許學校不受州和地區大部分規則的限制。在其它州也一樣,比如明尼蘇達州就要求特許學校必須與聯邦的規定一致,尤其是那些與消除種族和性別歧視因素有關的方面更應與聯邦保持一致。
其它州對特許學校給出了不同的概念。例如,在密西根州,特許學校可以規定學生的年齡和數量,但是,隨后的篩選必須遵照先到先獲準入學的原則,直到名額滿了為止。在明尼蘇達州,所有的特許學校必須建成一個非盈利的、合作的、獨立的組織,它們不是學區的一部分。威斯康星州正好相反,在那里特許學校必須被納入當地的一個學區。
特許學校的目標
雖然特許學校的目標是多元的,但是,它在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方面卻表現得最為明顯。根據聯邦政府的報告,特許學校能夠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進、發現教師新的專業機會、推動社會團體參與、提高學生對學業成就的責任感。支持者認為,特許學校尊重而不代替現存的選擇學校。家長因更多的選擇而受益,并且其選擇不依賴于家庭收入。支持特許學校的人們經常會考慮到:家長們想要的是“學生就是上帝”性質的學校,且學校應該有自己專門的課程和學習策略。其他人則認為這些特許學校能夠孕育出新的教學模式。
到1997年9月,29個州與哥倫比亞地區通過了特許學校的立法。據美國教育部公布,僅1998年就有將近700家特許學校在其中的23個州正常運行。在接受學生數量方面有六個州是特別積極的: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馬薩諸塞州、密西根州、明尼蘇達州。1997-1998年間,這六個州就有近300家學校加入特許學校的行列,使特許學校在這一年間總數多達693家。然而,這一數目僅占全美運行的特許學校約85000家中很小的比例,更多的州的參與還會使這個數目有望增加。特許學校強調以下方面的教育內容:合并的邊緣學科課程、技術教育、基礎教育。在這些方面,大多數特許學校與其他公立學校有相同的特征。另外,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特許學校是為少數民族或經濟上處境不利的學生開設的。
特許學校面對的問題
首先,是財政問題。一般而言,創辦和運營學校最大的問題是來自財政方面的。起初,經營者面臨著缺少啟動資金和設備方面的問題。因為創辦和運營學校的人們都是教育者,他們的商業和財政背景并不是很強。洛杉磯的Edutrain是第一家關閉的特許學校,其原因就是財政不足造成的。這所學校是為了那些輟學或處境不利的十幾歲兒童設立的,創辦于1995年7月,年底,就有500名學生登記注冊。學生數量快速地增長也給學校帶來了問題。州政府的一名審議員為了了解該學校成功的秘訣來學校參觀,他所見到的學校景象卻是教師們沒有書而行政人員卻擁有很多特權。當這所學校被關閉的時候,它己經欠了近一百萬美元的貸款。到1998年底,己有19家特許學校自動關門了,其特權也被廢除了。現存的學校大多數規模較小,少于250人,它們通常坐落于租用的商業用地上。
其次,學校內部權力的斗爭成為學校關門的誘因。圣地亞哥的約翰遜城市聯盟學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于1994年年底開辦,到1996年11月關閉,原因是內部權力的斗爭。教師站在一邊,而學校的行政領導站在另一邊。雖然約翰遜學校表面上還坐落在圣地亞哥,但實際上這所學校己名存實亡了。
再者,特許學校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責任感。雖然大多數州對改善這種狀況己做了認真安排,但沒有一個州明確說明什么是所謂的“改善”。特許學校的支持者Molnar199G年認為,市場將對特許學校的效率進行最終檢測。依據這種想法,家長們是不會把他們的孩子送到低效率學校的,那些低效率學校將被關閉。
(二)選擇學校的發展
當美國的孩子到受教育年齡時,家長就面臨著兩種選擇:把孩子送到當地的公立學校還是送到私立學校。要把小孩送到私立學校尚需要做出進一步的抉擇:即選擇寄宿學校還是選擇走讀學校;是否做禮拜。其它因素也影響著對私立學校的選擇,例如費用、地理位置等,學生居住的位置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對學校的選擇。隨著“廢除種族隔離”運動的興起,家長擇校的動力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一些城市如費城己經在高中、初中和小學階段創辦了“磁石學校”,這樣,可供家長們利用的選擇空間就擴大了。
選擇學校運動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逐步得到人們的支持。雖然具體做法不同,但各州所界定的選擇學校計劃的基本理念是相同的。無論是公立的還是私立的學校,均按照家長的選擇,將公共經費分配給學校。從短期看,選擇學校通過擴大可利用的擇校的機會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這排除了對學校進行的傳統的公立、私立二分法。從長遠看,則采取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更加負責的態度,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當然,這種做法的前提是家長和學生們都有興趣更多地獲得學業成就,而不愿意減輕課業的數量和難度。據Hartcollis1998年報道,選擇學校計劃的研究成果于20年前在紐約就開始了。當這項實驗開始在東哈萊姆學區展開時,己經有22所學校了。在接下來的十年間,20個可供選擇的學校又加入到這一行列之中。該學區的閱讀和數學成績要比紐約學區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