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培訓形式、方法與教師的預期有差距
當前,農村小學教師培訓形成了以師范院校、各級教育學院為主要培訓陣地,采用短期集中課堂面授和網絡遠程培訓相結合的培訓方式。短期集中課堂面授主要渠道是專題講座,這種形式具有培訓時間短、范圍廣、經費少的優(yōu)點,但是這種專題講座面授方式,采用課堂“灌輸式”教學為主,重學術觀點的闡述,內容不貼近農村生活。受訓教師學習起來比較被動,缺少互動和交流,限制了受訓教師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這樣的培訓多了,就會使受訓教師感到單調乏味。網絡遠程培訓是近幾年各地繼續(xù)教育培訓機構陸續(xù)推行的新的培訓方式。網絡可以提供豐富多彩的課程學習資源,有利于農村小學教師通過網絡,展開自主學習,便于交流學習心得及討論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突出受訓者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但在很多次的培訓過程中,我們就發(fā)現(xiàn)好多老師由于回家后根本沒時間上網或由于農村學校信息基礎建設落后,不具備上網條件,總是在集中培訓時匆匆完成遠程網絡作業(yè)和學習。所以,這對于張家口有些邊遠農村地區(qū)的小學老師是很難保證網絡遠程培訓的,這種形式多流于自學,應付了事。另外,從培訓方法的調查結果分析,農村小學教師更希望在培訓中感受多種培訓方法,希望從專家的授課過程中切身體會各種教學策略和技巧,從而在返回自己的工作崗位后,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創(chuàng)造出有效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改善他們的教學工作。培訓院校要樹立開放意識,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制定合理的培訓形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學科、不同地區(qū)、不同目的的小學教師參加培訓的要求,保證廣大小學教師積極參加培訓。
二、缺乏一支高素質的專業(yè)培訓師資隊伍
培訓者是培訓資源的開發(fā)者、設計者、組織者、管理者和服務者,需要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目前,教師培訓機構的陪訓師資隊伍,主要由培訓院校內部教師和外聘的專家組成。培訓院校的內部教師和外聘的專家都有其局限性。前者一方面授課多注重于理論灌輸,整天在高校任教,不能到課改第一線去,很難從教學實踐當中歸納、概況、提煉、升華出理論。另一方面他們都有自己的教學科研任務,不能集中精力對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進行深入研究,對農村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內容、性質和規(guī)律認識模糊。后者的講課則多側重于對新課改理念的見解,大部分參照城市小學的教學經驗,對農村與城市教學環(huán)境的差異設計不足。另外,培訓院校在專家的聘用度上,由于資金短缺和人員的流動,聘請專家上缺乏穩(wěn)定性,影響了培訓的實效性,不是解決師資問題的根本辦法。教育主管部門要制定培訓隊伍建設的規(guī)劃,建成一支掌握現(xiàn)代教育理論,專業(yè)知識豐富,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熟悉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特點、規(guī)律,善于開展和組織教師進行繼續(xù)教育教學活動,參與和指導小學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和研究,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教育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一流的陪訓者隊伍。
三、培訓評價體系不健全
培訓評價應起到監(jiān)控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激勵受訓者學習,促進培訓者改進教學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們的培訓評價體系是什么樣的呢?首先,受訓者只要參加培訓,按時上課,網上答題作業(yè)、寫培訓體會,就能輕松獲得合格證書,這種松散的評價方式,無形中滋長了參訓教師的應付心理。其次,每一期培訓結束后,培訓真的結束了嗎?培訓教師高興的拿到了合格證,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教師對于學習內容能否加工與再創(chuàng)造?能否真正指導他們的實際教育教學?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到底提高了多少?沒有有效的評價。另一方面,培訓部門缺乏對參加繼續(xù)教育的農村小學教師的跟蹤反饋,不重視教師的學習反思,不注重對培訓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及時反思,難以進一步了解基層教師教育教學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因此,構建科學完善、操作性強的繼續(xù)教育評價體系勢在必行。農村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培訓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要做好農村小學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工作,需要培訓機構入農村教育教學第一線調查研究,及時了解農村教師的實際需求,轉變觀念,變革培訓模式,提高培訓質量。
作者:張海燕高建平溫新苗單位:張家口學院初等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