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課程教學下的化學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用化學實驗開拓學生的思考空間
在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教學的背景下,教師要用化學實驗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開拓學生思維的空間.化學實驗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好途徑.筆者在講鹽的水解時,不讓學生看書,也不講授,而是做了十幾種各類鹽的水溶液對指示劑的反應.氧化納、硝酸鈉、硫酸顯中性,不使酚酞、石蕊變色;醋酸鈉、硫化鈉、碳酸鉀、磷酸鈉顯堿性,使酚酞變紅,使紫色石蕊液變藍;氯化銨、硫酸銨、硝酸銅、三氯化鐵卻顯酸性,使紫色石蕊液變紅;醋酸銨、氯化鈉不使指示劑改變顏色.學生觀察到這些現象之后,必然產生疑問.根據九年級學過的知識,鹽是酸堿中和的產物,而眼前有的鹽溶液顯酸性、堿性、中性,為什么?學生自然而然要思考、分析、綜合、歸類、對比,要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開始,學生只從表面現象中歸納出強酸強堿形成的鹽顯中性,強堿弱酸形成的鹽顯堿性,強酸弱堿形成的鹽顯酸性,這是認識水解現象的良好開端.為了引導他們揭示事物的本質,教師又啟發學生討論:一個鹽溶液顯酸性、堿性或中性的本質是什么?促使他們思考,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通過與學生交流不斷完善教學
教師在課后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及時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同時要及時改進與完善,通過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常常存在的疑問,不管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教師還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雖然不是每節課每個學生,都存在疑問,但確實有課堂上沒有及時得到解決的問題存在.一旦產生了疑問,教師就要把從學生那里反映出來的問題,仔細研究,才有利于今后的教學和復習;教師對教材中的問題,并非都理解得十分透徹明白,尤其對年輕教師而言,對某些問題的理解,有時甚至是似是而非.通過課堂教學,自己可能會感覺到這些問題.教師應把問題記錄下來,課后加以深入思考;或向老教師討教,使之明白透徹.此外,教師還應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等方面的設計安排是否合理進行反思和評價.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已經體現在教材中.僅僅使用新課標教材,但理念卻沒有進入自己的教學行為中,未必能保證每個化學教師都能按照課標要求實施教學.在化學教學中,到底有沒有體現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精神,還存在什么問題?化學教師怎樣進行自我評價?目前,已有一些文獻對教學評價的各種形式進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其中也包括教師的自我評價思路,有的比較詳細、有的比較簡略,各有長處,在此不再評論.有人用測試表的形式對教師的自我評價研究做了一些工作,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們的教學實際以及教學要求,提出初中化學教師課堂教學自我評價和反思的形式.讓評價的公正性得到體現.
三、加強學生實踐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知識的熟練掌握要靠不斷的應用來實現,而熟能生巧.教師在教學中既要配合教材內容,又要面向全體學生.精講就是要突破重點,設疑破難,創造性思維情境.練是鞏固知識的途徑之一,練要練到點子上,要精心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分析研究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能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的或口頭表達練習的,就盡可能讓他們動手動口實踐,以達到真正掌握知識,舉一反三的目的.初中化學知識主要分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學計算四大部分.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內容龐雜,涉及到30多種元素、70多種化合物和眾多的化學方程式,若把這些知識孤立地講,往往會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它們的內在聯系,區別異同,進行歸納對比,形成網絡,抓住其實質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舉動以及接受效果,針對學生感到有困難的地方,教材的關鍵點、知識聯系的轉折點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結合思考題給學生以點撥、啟發和疏通.
作者:方淑娟單位:河南省禹州市順店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