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課程下的高中歷史分模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切實探索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途徑,破解傳統教學“高負荷、低效益”的教學困境,我校歷史教研組提出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并在我校2016級學生中抽取一定班級進行了教學實驗。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歷史;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教學效益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在2016級學生中抽取一定班級進行教學實驗。通過實驗班級任課教師和學生的親歷反饋、學生歷次考試成績對比及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對校本教研與教師發展的推動作用等方面實驗探究,充分證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較傳統教學模式在提高教學效益上有很大優越性。
一、實驗師生對“團隊”施教方式教學效益的最直接感受
(一)學生方面:激情樂學,博采眾長,優化學習
在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下,一屆學生,兩年甚至三年,只由一位教師授課,僅從一位教師身上獲得知識、學習方法及學科素養,收獲有限,甚至產生厭學或抵觸情緒。高中歷史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以模塊為主線、團隊為載體,由多位教師組成教學團隊,把教學內容分成若干個模塊,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背景和特長承擔一兩個模塊的教學任務,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一門課程教學任務。學生可以聽到多位教師的課,從多位教師教學過程中獲得學習方法;感受多位教師的人格魅力,博采眾長,對學生的學習及終身發展的意義和影響更大。
(二)教師方面:減負增效,揚長避短,精益求精
在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下,一個教師,面對多本教材及其包羅萬象的教學內容,千頭萬緒,教師深感力不從心,備課、教學中很難做到每個模塊、主題的精益求精,教學質量、效益的提高也比較困難。在高中歷史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下,根據教師的學術與教學特長,讓教師承擔其最擅長的模塊的教學,避開了教師的不足。既優化了教學資源配置,又有利于減輕教師的負擔,真正達到減負增效的目標。分模塊———團隊教學有利于教師專門學習、思考、研究本人擔負的教學任務,潛心鉆研相應模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精益求精,提高教學效果。
二、“分模塊”環節有機實現了對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的教材觀。黃牧航教授在《高中歷史新教材處理的三個層次》一文中指出:“教材處理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在近三年的聽課和集體備課實踐中,我深切地體會到目前高中歷史教師的備課觀念還存在著三個不同的層次:層次一:單純依據教材內容來處理教材,這個層次基本上還停留在課程改革前的認識水平;層次二: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來使用教材,這個層次基本符合課程改革的理念;層次三:依據課程改革理念來整合教材,這個層次能夠很好地體現課程改革的理念?!备咧袣v史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的核心環節之一是“分模塊”,即合理整合教材,科學劃分模塊。我們在教學實驗過程中,把三本必修內容與現行考綱列入高考要求的選修內容科學整合,主要根據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的參考標準劃分模塊,將所有教學內容整合劃分成五大模塊。通過對歷史教材內容的重新整合,構建新的知識系統,提供新的學習思維平臺,優化了學習過程,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實驗班級與非實驗班級歷次考試成績對比分析
為了客觀準確地反饋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我們堅持均衡中間水平原則選擇實驗教學班級。我校2016級學生共設20個教學班,其中普通班16個,優化班4個。我們在普通班中確定4個班、優化班中確定2個班作為實驗教學班級。由學校教務處統一組織命題、考試、評卷、統分及成績評比。
四、對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與教師發展的推動作用
首先,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彰顯教學團隊的合作精神。學科教研組須充分發揮協商、組織作用,加強校本教研,凝聚集體智慧,發揮團隊力量。所以,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有利于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教師形成良性溝通,促進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其次,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有利于引入競爭機制,促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第三,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有利于青年教師的培養。以優秀教師為核心,老、中、青相結合,傳、幫、帶一體化,促進學校師資隊伍建設。
五、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益的總結
1.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不同模塊不同教師教學充滿期待,有利于保持學習耐力;2.有利于學生博采眾長,優化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3.有利于學校優化學科教師配置,充分發揮教師特長與優勢;4.有利于科學整合課程資源,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5.有利于減負增效,精益求精,提高教學質量;6.有利于務實校本教研,促進教師發展。總之,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分模塊———團隊教學模式在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益上作用突出,效果明顯。這種教學模式是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的成功探索,在新課程高中歷史及其他學科教學實踐中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作者:姚思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