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高等教育概述與實施分析范文

高等教育概述與實施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等教育概述與實施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等教育概述與實施分析

作者:張楚廷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長沙

2007年10月14日張楚廷教授蒞臨云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給師生們做了一場主題為高等教育理論的精彩演講。隨后,于10月15日奔赴大理,在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上發表演說,深刻辨析了高等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F將兩場報告的主要觀點呈現出來,以為更多的學界同仁分享。

一、高等教育的若干理論問題

(一)有專家認為,高等教育受社會、經濟、政治的制約,所以高等教育必須適應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并為其服務,我認為不是這樣首先經濟因素不成立。1820年,中國的GDP占世界上的2817%,而美國僅占118%。如此懸殊的經濟狀況,可是那時中國一所大學都沒有,而美國1820年已經有了10多所大學。今天,中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強國,15年后中國可能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是再過15年,中國仍然難有世界一流大學。其次政治因素不成立。博洛尼亞大學的建立是學生發起的,并且由學生負責管理和聘用教師,與市政當局沒有太大關系。斯坦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是1885年創辦的,比中國最早的大學北洋大學堂(現在的天津大學)早10年,1898年才產生京師大學堂(現在的北京大學)。在中國“”期間,政治是摧毀大學的。當年許多歐洲大學是學人辦,政府只是給予支持。政治在不同意義上影響著大學,但大學的誕生、發展和繁榮與政治的關系不是很大。

(二)關于“大學從邊遠走到中心”,我認為大學是被請到了中心,社會越文明發展便越是如此不是大學依賴經濟,而是經濟越來越依賴大學。在中國的意識形態中,人的地位是比較低的。1978年以后,人的地位在不斷地上升。到了這個世紀,就有了“以人為本”的說法,人權也被寫進了憲法。我們的教育落后就是因為不看重人,實際上教育與人的關聯很近,教育就在人的身邊。我們通常說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第三產業是服務型的,人文含量、知識含量最高,信息量值最大的產業,也就是最依靠教育的產業,經濟越發展,對教育的依賴程度越高。

(三)我認為教育目的是生成的、內發的、多樣的,而不是預設的、外在的、單一的首先我給大家講一個我面試一個博士考生的故事:導師問:有一種觀點,教育要把自己培育為自己。你認為怎么樣?博士考生答:怎么能把自己培養成自己呢(以問代答)?問:你不把自己培養成自己,會培養成別人嗎?答:培養成雷鋒式的人。問:你把你自己培養成雷鋒一樣的人了,你不還是你自己嗎?答:那我就把我培養成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問:你做誰的接班人?誰給你傳班?不傳的話,你到哪里接班?,,中國的教育目的是預設的,不培養自己,而是培養成別人。杜威認為教育過程之外沒有目的,教育過程中有目的,強調目的的內在性,但中國人曲解了杜威的這個觀點。哈佛Summers校長說:“我們要把學生培養為他們想成為的人?!倍本┐髮W一位領導人說:“今天你們以北大為榮,明天北大以你們為榮。”還有一種說法是按照社會的發展需要培養自己。其實每個人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發展是最自然的,最易導致社會合理發展的。

(四)關于“關鍵在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認為這也是個片面的說法,發現問題才是關鍵發現問題不僅是前提,還是根本。中國哲學強調規律是固有的、本質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可以發現的,但不能創造,是可以遵循的,但不可以改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沒有什么是固有的,規律也是生成的。恩格斯曾說過:運動與物質本身一樣,是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的(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6第3卷,第400頁),但是中國的哲學就把恩格斯的這句話解釋為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乃至于人間的規律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自然規律也在改變,誰去改變呢?自然本身。現在,地球每一千年的自轉要慢4秒鐘,15個千年以后,地球的自轉要慢1分鐘。規律也在變,只不過改變的主體是自然本身。中國搞哲學的人通常不關心自然,這導致中國的哲學必然是貧乏的。從古希臘起,直到19世紀、20世紀,真正偉大的哲學家都必然是自然哲學家,而中國的好多哲學家都不懂自然,真正的哲學不可能不關心自然。我們還是應該把自己的知識領域拓寬。若知識只分為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那么教育學屬于哪一種知識呢?屬于自然科學知識還是社會科學知識?實際上知識還有一大類就是人文科學知識,教育學應該屬于人文科學知識。歐洲的高等教育起源于人文科學,人文的代表是希臘。恩格斯說過,“歐洲的新時代是返回到希臘而開始的。”歐洲的大學非常人性化,它最初的幾個學院,如法學院、醫學院、文學院和神學院,除了法學院,其他都是人文的,還有醫學院,但醫學當時簡直就是哲學的。而中國的大學一開始就是工程技術大學,比如北洋大學堂、南洋大學堂(現在的上海交通大學),人文的地位只是在蔡元培和梅怡琦時期才得到了張揚。自由教育是以人文教育為背景的,中國缺乏自由教育,先天不足,后天嚴重的營養不良。中國的大學就是沒有人文的地位,1949年以后建立的大學除了中國人民大學以外,其余的幾乎都是工科大學。

(五)不是時勢造英雄,而是英雄造時勢NBA的火箭隊中有這樣一個俗語,就是麥迪時刻、姚明時刻,還有姚麥時刻。就是說那個時刻就是他們爆發的時刻,那個時刻就是他們創造的。如果沒有劉翔,中國田徑也不會有現在的這個局面。這就是英雄造時勢。誰能否認蔡元培創造了一個北大時代,創造了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時代?博洛尼亞大學有一個關鍵人物Abellard,他到處講學,講學的場所也是比較固定的,這些關鍵人物的講學是大學形成的重要原因。有些人不明白,其實就是英雄造時勢。馬克思曾經說過,不是時代決定原理,而是原理決定時代。這個原理就是人的,所以是英雄決定時代,而不是時代決定英雄。

(六)中國要辦出高水平的大學非常困難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大學被官場化了,而且越來越嚴重。它是許多弊病的根源,也是學術腐敗的根源。一是由于行政的壟斷性太強,這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根本性障礙;二是隨著官場化的進程,學術腐敗幾乎滲透到各個領域。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事情。大家知道美國和德國大學成功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就是政府完全不干預大學。

二、高等教育的若干實踐問題

(一)評估

關于評估的20字方針“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蔽艺J為很不恰當。一是邏輯和前提上的錯誤。把評估外化了,而事實上評估是教學中的一環。二是雖然教學評估在教學中是必要的,但是輔助的,雖然是重要的,但是非基礎性的。三是自身的評估過程中可有他人的評估,但自身是主要的。這個評估以組織外的評估為支配地位,拔高了組織外的評估,而低估了組織內的評估。組織內的評估是一刻都不能少的,而組織外的評估是可有可無的。越是落后的大學越需要組織外的評估,而越是依靠組織外的評估,就越落后。試問,蔡元培時代的大學,有外面的人來評估嗎?毫無疑義,世界上許多好的大學與組織外的評估毫無關系。這200字方針體現的就是這種外在評估。四是如果要有組織外的評估的話,那就是中介組織。五是“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把評估擺在建、改之上,本末倒置了。我認為評估、評審、評比實際上是一種控制,是行政的一種控制手段。大量的評審就是大力地控制,所以我覺得反控制很必要。評估大張旗鼓,所以迎評也要大張旗鼓,“迎評辦公室”不干教學,而是迎接評估,大學里不應該出現這些現象。我們現在很懷念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我認為那個決定非常好,但我現在的感受是現在的教育遠離了1985年的那個決定。中國高等教育的被控制程度在全世界是最大的,這一點毫無疑問,但這將導致中國的大學不可能先進。這里有幾個比較動向,美國也承認,德國大學最自由,其實,美國也是一個高度自由的國家,同時他們最先進,這確實是值得研究的。大家都說美國的國情跟我們差別太大,美國最好的大學大部分屬于私立大學。但并不意味著沒有共性的問題。世界頂尖的100所大學中,北美占55所,歐洲占37所,亞洲占6所,澳洲占2所,亞洲的6所日本占5所,還有一所在以色列。中國的北大清華本來地位很高,但是從1949年以后,他們逐漸沒有地位,而且如果繼續這么辦下去,北大清華將很難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這個事實是要面對的,中國需要思考這個問題。再來看看德國,德國有一個國情跟我們有些相似,就是德國的大學是國有的,但德國的大學非常先進。德國大學在19世紀以來是世界上最好的,目前,在我看來,高等教育除美國之外,最發達的就是德國,它的大學是國有的,可為什么那么先進?就是因為它的國家不太管大學,尤其不干預大學,這是一個絕對的、充分的、必要的條件。

(二)學術腐敗

有的人連助教都還不夠格,結果就做了教授。到了昏天黑地的地步,有的高級領導根本無學術工作也當上了博士生導師,,我覺得學術腐敗,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了。報教學獎的90%的人是書記、校長、院長領銜的,如果不以“長”字號的名義報,就可能評不上。拿教學獎的不在教學第一線,變味了?,F在學術界就有一個爭論,就是學術腐敗的來源在哪里?有一種說法認為學術腐敗來源于學術本身,那么要治理就必須加強行政的管控;另一種觀點是學術腐敗主要來源于行政管控,因此要大大地削弱行政管控。判斷不一樣,結論根本不一樣。關于原因,我認為主要來自行政管控,當然也與學術有關系。現在的一個現實是行政管控越來越擴大和強化了,幾乎無所不及,從宏觀到微觀,都在管控之中。就拿課題來講,它分這么幾個環節:首先是招標,然后是投標,投標以后就是評標,評標后就是張榜,張榜說明你中標了,中標后是一個開題的論證報告,接著就是階段過程的評估,最后就是結題以后進一步的評估。這么多的環節,每一環節都提供腐敗的機會,許許多多的腐敗都是因為權力介入。聰明的行政當局既不會做經營者,也不會做消費者,他會站在邊上。而我們現在的當局大量地創造機會讓自己進入,使得政學分開、政校分開的問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越來越嚴重?,F在是高調地反對高等教育產業化,與此同時,又對教育資源實行高度的行政壟斷,而這個壟斷就是腐敗的根源。大學里出現了很多與學術本身沒什么關系的事情,比如各種各樣的評比帶來的許多形式化的東西,腐敗的東西。我覺得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辦法之一就是大大地削弱行政管控。

(三)模式

關于模式問題的討論,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始高漲,起初講辦學模式,辦學模式完了以后就講辦專業的模式,后來又有了課程體系的模式、人才的培養模式,好多模式都出來了。有一次,一個博士生給我說他要做一個關于人才培養模式的論文,我說沒有模式,你們做什么模式的論文?他就說有啊,到處都在講模式。我說到處講也是沒有,而且人才的培養是沒有模式的,所以研究模式是沒有意義的。我認為個人成長也是沒有模式的,而且很難有模式。個人越獨特,社會越發達,同樣,大學的個體越獨特,整體對社會的貢獻也越大。發展不是預設的,它是生成的。有些大學的理念也跟這些模式格格不入,如加州理工學院的理念:說別人沒有說的話,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我再加上一條“想別人沒有想的事”,培養他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再來看看美國的高等教育,我認為美國高等教育的成功之處在于:第一,美國的大學最不講模式。美國的大學最優越的地方是美國聯邦政府不去管它。1980年以前美國沒有教育部,后來有了,當然也進行一定的管理,但完全是產業運作,沒有一點學術干預。要給大學充分的自由,這樣它對社會的貢獻才會越大。第二,美國大學的內部管理也把保障學術自由看得最重要,他們認為自由是創造的前提。第三,美國的成功還在于對學生的培養,就是培養自己的觀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觀點,你要做別人沒做過的,你要想別人沒想過的東西。

(四)定位

五年前,有一個校長問我該怎么定位?我說為什么要定位,他說上面要讓我們定。我說這樣的大學肯定是平庸的,為什么不越位或換位?定位以后就得回答一個問題,是不是還要越位或者換位。據我所知,定位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學校想升格,專科的想升成本科,本科的想升成研究型的。許多行政官員批評這些大學盲目地追求升格。我后來寫了篇文章5盲目者不盲目6,就是說升格的人一點都不盲目,他非常自覺,升格就是升官,而造成的損失或其他不良后果,按我們的體制他又可不負責,所以拼命去升格,很自覺。我深感大學應該是靠理想支撐,不斷地規劃形成的,不是在某個特定的時候定個位就把大學辦好了。教育的效果是最難以計劃和預料的,優秀的大學是時刻調整自己,不斷超越的。

(五)特色

一般認為特色是一個褒義詞,在我看來是個中性詞,它跟特征、特點一個意思,叫特色好聽一點。你沒有我有就是特色嗎?不是這樣的。只有高水平才能夠說特色,所以大家再也不要輕易說特色。我后來明白:特色就是一快遮羞布,是逃避,是不敢迎接挑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 jizz中国视频| 护士在办公室里被躁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91大神在线观看视频| 好吊妞视频免费视频| 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 日韩高清在线日韩大片观看网址| 免费的a级毛片| 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4408私人影院| 大乳女人做受视频免费观看|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16| 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翁与小莹浴室欢爱51章| 国产在线步兵一区二区三区| 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最新日韩在线观看| 伊人久热这里只精品视频| 91手机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天天天天天天干|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桶免费网站 |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