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物教學融入德育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五育并舉,德育為先。德育對于學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各個學科都要進行德育教育,生物學科也不例外,而且初中生物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教育內容,所以生物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要利用一切機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將德育教育貫穿生物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在掌握生物學知識的同時,受到德育教育。
一、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愛國主義教育
熱愛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是公民必須具備的思想道德準則,因此,教師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生物教學的全過程。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展示中國偉大的古代文明,而且要贊頌社會主義祖國的繁榮昌盛和取得的偉大成就,從而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教師在講授生物學知識時,要結合課文內容如植物學、動物學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保護教育、計劃生育教育、緒論課等等,有計劃地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對我們偉大的祖國產生愛國情懷。例如,教師在生物課學習伊始,就可以介紹明朝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這部巨著被稱為“東方醫學巨典”,因為它不僅是藥物學專著,也是植物、動物、礦物專著,他對植物分類的方法比西方植物分類創始人林耐要早一個半世紀。《本草綱目》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對中國生物學乃至世界生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近代,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水稻———雜交稻,已經跨入世界優良稻種的前列,解決了很多國家的糧荒問題;童第周用細胞核培植的新方法,培養成功一種似鯉非鯉、似鯽非鯽、生長快,又能正常繁殖后代的新型魚———“童魚”等等。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授課內容進行有選擇地介紹,激起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使學生親自體會到祖國的偉大。生物教師要注意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愛國主義教育不宜占用太長的時間,教師也不要耗費口舌講個沒完,把生物課上成思想品德課就不好了。因此,教師要掌握好尺度,選擇合適的愛國主義材料,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有效的講解。只要各方面注意好,簡單的幾句話,也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工作要想取得實效就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思想上的苦惱等等,只有了解學生,摸清學生的思想動態,才能對癥下藥,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也就能取得成效。比如,學生根本不重視生物學習,這時教師就得分析學生不重視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學生不準備升學,在初中畢業后就打算到社會上闖蕩、打工掙錢,他們認為學不學生物都一樣,對自己以后的生活沒有影響;另一方面,即使大部分準備升高中考大學的學生對生物也不重視,因為生物是副科,所占分量并不重,努力學習對自己的升學也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大影響,所以也不好好聽課學習。教師在摸清了學生的想法后,就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對于不升學的學生,就要從生活實際的例子出發,講清生物在生活中的運用;對于升學的學生,就要講生物與其他學科的交錯滲透的緊密聯系,從而使學生在思想上打破阻礙,重視生物學習,真正解決了學生的思想問題。另外,在教學的不同階段,教師要結合教材的內容進行不同的思想教育。比如學習植物知識時,教師要介紹植物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植樹造林、愛護樹木;學習動物時,讓學生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要愛護動物,不能濫捕濫殺;學習生態系統時,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到生態環境對于人類發展的重要性,呼吁學生樹立保護環境就是保衛地球未來的意識,等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樣的德育教育,使學生不會產生抵制的情緒,而是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得到了思想教育。
三、培養學生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辯證唯物主義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初中生正處于思想的形成時期,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生物學科是自然科學,它為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提供了豐富的論證材料。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去教學,去講解知識點,去分析學生的觀點,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看到教材的思想性,并且自己逐漸形成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問題。如通過生物進化的歷程,由低等到高等,由簡單到復雜,由水生到陸生,讓學生懂得任何事物發展的方式都是由簡單———復雜,由低級———高級;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要知道對立統一規律;從生物的物質代謝、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找出物質運動原理;遺傳和變異體現了事物運動的規律性;而細菌、真菌、病毒既有對人類有益的一面,也有對人類有害的一面,我們就知道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通過種子休眠與萌發,水分吸收與散失,無機鹽吸收與利用,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有機物制造與分解等植物體內存在的一系列矛盾,我們知道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正是這些矛盾的對立與統一,推動著整個生物界的發展,所以說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等等。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學會了用辯證唯物的觀點去分析問題,初步形成了比較正確的世界觀,可以使學生樹立崇尚科學的正確思想,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學習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培養學生刻苦鉆研、頑強奮斗、探索求實的科學精神
科學家憑著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創造了科學成果,改寫了科學史,是有著傳奇經歷的奮斗者。教師把科學家的故事講給學生,讓學生學習科學家的優秀品質,是生動且富有成效的德育教育手段。誠然,學生不可能都成為科學家,但是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如刻苦鉆研、頑強奮斗、探索求實的科學精神是值得同學們學習并效仿的。比如,光合作用的發現,就是一代代科學家不斷努力的結果,科學家的探索精神在這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現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戰場擺在田間地頭,幾十年如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其研制的雜交水稻在水稻增產方面創造了奇跡,成為解決我國糧食問題和世界糧食問題的一大功臣;而童第周也曾經是一名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但是經過他不懈的努力,終于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樣的精神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有著很好的鼓舞作用。通過對科學家的學習,學生可以形成堅強的性格,頑強的意志,同時樹立堅定的科學信念和謙虛謹慎、治學嚴謹的作風習慣。這不僅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極有幫助,而且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