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近代德育理論研究及其啟示范文

近代德育理論研究及其啟示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近代德育理論研究及其啟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代德育理論研究及其啟示

一、離開“需要”教道德,是虛的、空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在《怎樣做大眾的教師》中指出:“有些教師不惜用強迫的手段要學生朝著教師指定的路線走,結果是造成師生對壘,變成勢不兩立。在勢不兩立的局面下還能叫學生接受你的指導嗎?”[1]253因此,“做教師的人必須和學生、大眾站在同一條線上。”但現實中,由于教師沒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沒有和學生站在“同一條線上”,在道德教育的道路上注重的是道德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忽視了學生的道德需要和情感,學生處于被動的、無條件服從的地位,雖然學生獲得了一定的道德知識,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這些深層次的東西卻沒有得到解決。道德教育沒有建立在學生的道德需要的基礎上,忘記了學生內在道德需要,即使學生獲得了一定的道德常識,也會出現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少數職員在的時候,就規規矩矩,不在的時候,就肆行無忌”[1]56的情況。沒有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進行思想道德培養,學生習得的道德規范,就僅僅是停留在知識層面上,未能內化為自己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并付諸實踐,學生的道德情操未獲得應有的進步。只有著眼于學生的道德需要,才能使受教育者他律轉變為自律,并把它們看成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手段。

二、著眼“需要”講道德,符合陶行之先生的道德需要理論

陶行知先生說:“德育注重自治。所以學生自治這個問題,是自動主義貫徹德育的結果。”[1]54自動主義說到底,是個體自主的需要。陶行知先生在《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中指出:“自治就是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從學習的原則看起來,事怎么做,就怎樣學。”想讓學生管理好自己,必須讓學生自己在心理上自認有需要。因而,陶行知在《中國的道德和宗教教育》中指出:“教育方法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激起被教育者的興趣,任何外部的對孩子內心的強制都會引起孩子對抗性的反應。”[1]20也就是說,道德教育不能以強制的手段進行,不能以單純的灌輸形式進行,而必須以學生的“興趣”,即以需要作為切入點。

道德需要是個體道德認識的出發點和歸宿,是道德活動的直接動機、持續動力,是道德認識向道德行為轉化的中介、源泉。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應的教育,唯獨從心理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如何才能打到學生的深處呢?就不能漠視、忽視學生的內在需要。德育規范要為學生所接受并在實現中踐行,就必須讓學生自己理解道德規范、道德行為對其生存和發展所具有的意義,就像知道吃飯是人生存的基本手段一樣。需要是行為、動機、目標的內在根源,只有讓學生理解了思想道德規范對其成長、對其成人的意義時,學生才會有自覺的道德行動。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向他人提供無償的幫助,這就是他們心理都有一種“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精彩”的社會責任感,他們在向社會、向他人奉獻的同時,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

三、著眼“需要”講道德,符合陶行知先生的認識論

陶行知先生說:“我們教育兒童,第一步要承認兒童是活的,要按照兒童的心理進行。”[1]72認識過程是產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礎,情感過程又對認識過程具有反作用。人只有在對事物進行認識和評價的過程中才能判斷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并產生情感。積極的情感是認識活動的動力,反之則是認識活動的阻力[2]。所以,陶行知先生指出:“我們如果承認教育是活的,我們教育兒童,就要根據兒童的需要的力量為轉移。”人們常說的“知之深,則愛之切;愛之切,則知之深”就體現了需要和情感關系。沒有從學生的需要角度出發,而強加學生認識某些道德知識,實際上是割斷學生的道德認識與道德情感的關系,并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故而“教育兒童和承認兒童是活的,首先就要能揣摩兒童的心理”。

四、著眼“需要“講道德,符合陶行知以生為本思想

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者,乃為教養學生而設,全以學生為心。”[1]37無論是“生活即教育”還是“教學做合一”的思想,都把學生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其注重“德育自治”,注重“集體生活”的德育思想與現在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是一致的。德育必須靠學生自己去建構,自己去感受,教師只是起到搭臺的作用。所以陶行知先生提出了“道德本來是習慣的制度,自然發生,不是有人可以勉強的。……道德是見解上的”論斷。

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確立,教師越了學生的位,把學生的需要變為教師自己的需要,學生完全變為道德知識的容器,道德需要就不可能被激活。以需要作為道德教育的立足點,通過教師創設道德思想場景,由學生自主進行道德感受,自主進行道德評價,讓問題在討論中解決,思想在碰撞中升華,并把社會的道德規范內化為自己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最終落實于自己的道德實踐之中。故陶行知說:“學生自治能促進學生經驗之發展。我們道德上的發展,全靠著遇到了困難問題的時候,有自己解決的機會。所以遇到了一個問題,自己能夠想法解決他,就長進了一層判斷的經驗。”[1]199

五、著眼“需要“講道德,符合陶行知體驗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說:“修身倫理一類的學問,最應注意的,在乎實行;但是現今學校中所通行的修身倫理,很少實行的機會;即或有之,亦不過練習儀式而已。所以嘴里講道德,耳朵聽道德,而所行所為卻不能合乎道德的標準,無形無影當中,把道德與行為分而為二,若想除去這種弊端,非給學生種種機會,練習道德的行為不可。”[1]55也就是說,只有讓學生自己去“實行”、去“做”才能讓他們理解道德的真諦。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又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德育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讓學生自主參與,使學生在學習道德知識的同時,自覺遵循道德規范。離開實踐、體驗必出現“嘴里講道德,耳朵聽道德,而所作所為卻不符合道德標準”的現象。體驗能強化道德認知。陶行知先生說:“問題自己解決得愈多,則經驗愈豐富。若是別人代我解決問題,縱然暫時結束,經驗卻也被旁人拿去了。若想經驗豐富,必須自負解決問題的責任。”[1]56

陶行知先生主張要“引起兒童對于學習自覺的需要,自學的追求”,“要養成兒童自我教育的精神”……使“他可以熱烈地參加集團生活,但同時又可以冷靜地思考問題”。以需要作為道德教育的立足點,對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將大有裨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天婷婷精品视频| 最新中文字幕av专区| 国产三级手机在线| 手机1024看片|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花传媒季app| 夜夜偷天天爽夜夜爱|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激情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 | 久久躁狠狠躁夜夜av| 美国十次精彩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色视频| gogogo高清在线播放| 成在线人AV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最近免费韩国电影hd视频|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电影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6080午夜乱理伦片| 夜先锋av资源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理论片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草莓视频网站下载| 国产嘿嘿嘿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婷在线视频| 妈妈的柔润小说在线阅读|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色伊人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无翼乌全彩之大雄医生|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波多野结衣作品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