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障礙因素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學生在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中的實踐情況差強人意,但對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卻缺少系統研究。通過對哈爾濱工業大學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的深入訪談,探討學生在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中遇到的障礙因素。研究發現,學生要面對情感、習慣、觀念、環境等諸多方面的障礙。因此,定期調查學生面臨的障礙因素,對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充分發揮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模式的優勢,提高自主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障礙因素
一、引言
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要探索建立網絡環境下的聽說教學模式,直接在局域網或校園網上進行聽說教學和訓練,并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1]。”在這一要求指導下,許多高校將自主學習模式引入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研究顯示,學生對聽力自主學習模式持積極態度并給予高度評價,學生也很清楚自己在自主學習中的角色,但這一學習模式也呈現出了一些問題[2]。在對哈爾濱工業大學2012和2014級兩屆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中,1094份問卷的數據分析顯示:(1)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自信心不足、積極性不高;(2)學生對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的角色認識模糊,對教師的依賴性極大;(3)學生英語聽力自主學習的實踐情況很不理想,盡管學生對認知策略的使用情況較好,但對元認知策略的使用極差,自主學習中最基本的設定目標、制定計劃、自我反思和監督等,多數學生都沒有做到;自主學習中必需的自控能力,學生也極其欠缺,學生無法自動自覺地完成自主學習任務。究竟何種原因導致聽力自主學習中的諸多問題?在對中國知網數據庫相關論文的檢索中,以“聽力自主學習”和“障礙”或“困難”為篇名或關鍵詞的論文檢索結果為“零”,可見,目前國內還未有對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障礙因素的系統研究。因此,本文將依托實證研究,挖掘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中存在的障礙因素,為解決聽力自主學習中的各種問題提供依據。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
該研究主要探討:在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中,學習者感知的障礙因素有哪些。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為哈爾濱工業大學非英語專業一年級本科生。研究對象被提前告知該研究的目的、過程、基本要求和保密原則,并告知可自愿參加該研究。最后,有10名專業不同且英語水平各異的學生成為研究對象。2.研究工具為得到學習者提供的直接信息,并從中分析提取障礙因素,研究者采用了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中的個案研究法(casestudy)。研究工具為半結構式深度訪談(semi-struc-turedinterview),以一對一的形式進行。訪談圍繞預設問題展開,包括:(1)你所理解的聽力自主學習是什么樣子的?(2)為什么多數同學沒有完成規定的自主學習任務?(3)為什么學生不喜歡在課后自學聽力?(4)學生清楚自己在自主學習中應怎樣做,但為什么在實踐中完全沒有做到?(5)學生為什么一直強調需要教師更多的介入?(6)在聽力自主學習中,你最希望得到教師哪方面的幫助?3.數據收集與整理訪談以漢語普通話進行,訪談過程全部錄音。數據分析采用歸納分析法(inductiveanalyticap-proach),數據分析過程借鑒了國外研究者的相關研究[3][4],采用了以下編碼方案(codingscheme):(1)將錄音轉化為文字材料;(2)認真研讀文字材料中的一部分信息;(3)觀察識別其中的自主學習障礙因素;(4)根據觀察結果對障礙因素加以分類;(5)認真研讀余下的所有文字材料,將觀察到的障礙因素按之前的分類加以整理,并補充新的分類;(6)處理重復的分類或無意義的信息;(7)審視并完善分類體系;(8)確定分類體系;(9)評估者內信度測量(checkofintra-raterreliability);(10)評估者間信度測量(checkofinter-raterreliability)。
三、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的障礙因素
(一)情感因素(Affect)
1.學習動機不足數據分析顯示,無論是內在動機還是外在動機,都沒有足夠的學習動機使學生保持對英語聽力學習的積極性。從內在動機角度講,學生不但對聽力學習,甚至對英語學習都缺乏動機。比如,受訪者提到“很少有同學因為喜歡英語而去學英語”“英語學習太枯燥了,沒有學習動力”。導致內在學習動機缺乏的原因很復雜,與不完善的語言學習環境、長久的應試教育模式、不科學的語言教學方法等都有關系。從外在動機角度看,盡管教師經常強調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尤其是英語聽力對未來就業、工作業務能力的意義,學生也對此表示認同,但對低年級學生而言,這些都是未知且遙不可及的。所以,有同學提到“聽力跟我的專業沒什么關系”“英語學習沒什么成就感,不愿意去學”“即使四六級考試不過,后果也不是致命的”。學生在現階段感受不到英語學習帶來的實際利益,自然對英語學習缺乏外在動機。2.學習興趣低下學生學習興趣低下不是僅僅表現在聽力學習方面,而是表現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從小學到高中多年的英語應試教育沒有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學生表示,盡管學了多年英語但仍感到很無趣,對刷題、刷卷子的學習方式心生厭倦,在準備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時有反感情緒。相反,大部分學生對不涉及應試、能給生活帶來愉悅感的英文歌曲、英文電影興趣濃郁,對能夠真正使用英語的英語活動,如英語角等表現出積極態度。可見,應試教育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習慣因素(Habit)
1.缺乏自主學習習慣在我國,中小學的英語學習采用的都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學習目標、學習計劃由教師制定,學習過程由教師監督,學習結果也由教師來評價。學生已經習慣了學習的整個過程由教師來安排,聽力自主學習的突然放開使他們一時無法適應。因此,盡管學生在主觀上認為這種學習模式很好,但在付諸實踐時,大多數同學既缺乏實施的信心,也缺少實施的能力。他們沒有制定學習計劃,或者即便制定了也無法完成,沒有監督自己的學習進程,也沒有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完全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方面的矛盾突出體現在學生希望教師更多地介入聽力自主學習,采取有力措施進行監控,希望有教師“管著”自己。學生抱著自主學習的想法,卻終究沒有擺脫依賴教師的習慣。2.缺少自律性自律性是成功進行自主學習的必要因素,但數據分析顯示,學生的自律性很差。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生活上要依賴教師和家長的約束。進入大學后的放松心態導致一些學生在實施學習計劃時經常被外界干擾,缺乏自控力。很多學生在訪談中將自己沒有完成聽力自主學習任務的原因歸結為“懶”和“太過放縱自己”。這一現象與我國社會的家庭結構和撫養模式等都有關系。多數學生來自獨生子女家庭,而中國家長又習慣手把手的養育孩子,家長凡事親力親為,孩子一貫靠家長的督促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務,這種對家長的過度依賴必然會破壞孩子自律性的養成。
(三)觀念因素(Belief)
1.夸大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的作用多數大學英語教師將學生視為成年人,把學生作為自主學習的主體,教學中不會采用中小學手把手式的教學方式。但學生顯然有不同想法,他們無法將自主學習和傳統的課堂學習清晰地剝離開來。在自主學習中,他們對教師有很多不合理期許,比如:希望教師幫助制定學習計劃,希望教師安排學習內容,希望教師多進行測試來督促學習等。學生甚至有夸大教師作用的傾向,比如:教師的安排都是最合理的,自己的計劃有冒險傾向;自己一直是靠教師的幫助學習英語,教師太重要了。學生將對傳統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認知,帶到了自主學習中,這種錯誤觀念直接影響了他們在學習中的執行力。2.忽視英語聽力學習的重要性長久以來,中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對聽力的訓練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很多省區市沒有聽力教學內容,也沒有把英語聽力成績納入高考。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學生普遍認為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就是讀寫,聽說可有可無,更有學生認為書面作業才是真正的作業,聽力作業不做也無妨。應試教育對英語聽力的忽視,加上學生自身對英語聽力的輕視,直接導致了學生在進行英語聽力自主學習時態度消極,對學習效果的好壞并不在意。
(四)環境因素(Environment)
1.學分分配不合理大多數學生的外在學習動機都屬于工具型,具體地說就是為了通過考試。大學英語課的學分在哈工大的所有課程中是最少的。盡管GPA對學生保研和出國都至關重要,但英語的比重微乎其微,很多學生認為這門課對學分的影響無足輕重,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從深入訪談的反饋看,學校方面在大學英語課時和學分上的設置對學生學習的愿望及興趣確實產生了消極影響。一個令人尷尬的結果是,英語成了一門都認為重要,但又完全可以忽略的課程。2.聽力自主學習環境欠缺很多學生表示“希望有固定的場所開展英語聽力自主學習”“希望有固定的聽力學習的課時”。學生認為,一方面可以通過這樣的外在環境約束自己的聽力學習,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學生提供必要的軟硬件環境和學習平臺。因此,建立設施完善的多媒體學習中心、建設穩定的校園網,多渠道地為學生提供英語學習資源是十分必要的。
四、結語
可見,與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模式的設計目標相比,自主學習的實際實施情況要復雜得多,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會遇到情感、習慣、觀念、環境等多方面的障礙。與不斷尋求花樣翻新的教學手段相比,更務實的做法是了解學生的實際困難,對癥下藥,比如:1.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材料,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2.開展多種類型的英語第二課堂活動,增強學生英語聽力學習的動機;3.加強元認知策略的訓練,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4.教師適度介入,幫助學生更好地過渡到自主學習模式;5.學校給予英語課程更多重視,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軟硬件學習環境等。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建議學校定期對學生的學習障礙因素進行調查,并對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更充分地發揮自主學習模式的優勢,提高自主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李小紅,邢偉華.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模式認知研究[J].外語教育研究,2015(1):20—24.
作者:邢偉華;孫盛萍 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