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課程下初中化學的自主性學習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自主性學習是由學生親身去體驗和感受,一些初中化學知識的產生、形成以及上升為理論的過程。化學是初中課程中的一門重要學科,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生產及生活等領域中都可見化學的影子。因此,學生學好化學知識,不但是學習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行,提出教育應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會學、愛學,并使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與目標。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思考
化學是學生接觸較晚的學科之一,抽象、涉及領域廣、復雜是其特點,但與人們有緊密聯系。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的特點、興趣愛好,積極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轉變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加上化學學科抽象、復雜,學生多數情況下處于從屬地位,很少進行自主思考,學習成績與能力均得不到提高。新課改推行后,教育綱領中提出了“充分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積極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要求。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進行化學教學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與作用,讓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散其思維。
三、重視實驗,激勵學生自主探究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實踐性較強。通過實驗,不但能激發學生對化學產生熱愛之情,還有利于開發學生思維,提高其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在化學教學課程中,教師應重視實驗環節,在不影響教學進度的情況下,設置更多的實驗課,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驗探究機會,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比如,在學習探究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時,以實驗探究為中心,由學生討論、分析、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總結、得出結論等這些環節構成。以從金屬與酸的反應探究金屬的活動性為例,老師提供提供實驗操作、注意事項、實驗須知、分組情況。實驗儀器和藥品,儀器:試管、膠頭滴管、量筒。藥品:稀硫酸、稀鹽酸、鐵片、鎂條、銅片。然后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在3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的等體積、等濃度的稀硫酸(或稀鹽酸),然后再分別加入潔凈的鐵片、鎂條、和銅片,觀察反應現象,比較反應的劇烈程度,得出該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學生經過自主實驗,不但掌握了該實驗的相關知識,還有利于其實驗設計及操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四、改變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還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評價方式過于單一、以分數定高低,嚴重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教師應對以往評價方法作出變革,采取與學生年齡、性格及學習能力發展相符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因此,在學生自主學習期間,教師應采用正確的評價方法,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以保證評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有利于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比如,在學習“如何正確地書寫化學方程式”該節內容時,雖然之前也接觸了一部分化學方程式,但在書寫方面仍未掌握其中技巧,在書寫時仍犯錯誤。針對這些情況,教師應對學生出現這些情況的問題原因進行深入分析,然后針對學生的情況有的放矢,指導學生如何才能做到準確地書寫化學方程式,而不該直接否定與批評學生。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受到了教師的正確指導,自尊心也得到有效保護,產生了自主學習的動力。
總而言之,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主人。初中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強調實踐,也要求學生有自主進行實驗探究的能力。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造條件,引導、激發、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思維及能力,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思維,為其進行終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鐘先兵 單位:百里杜鵑管理區普底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