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成人教育轉型期的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非學歷教育趕超學歷教育科技進步和創新的加速,以提高技術、技能為主的非學歷教育逐漸成為成人教育的重點,滿足各種非學歷需求的培訓項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既有以滿足企事業單位員工為適應新技術、新理念而開展的繼續教育培訓,又有在企業轉型升級背景下,專業技術人員、經營人員和管理人員以提高專業技能和崗位技能為目標的各種在崗培訓以及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還有隨著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培養具有高技能職業農民的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參與非學歷教育的人數快速增長,有數據顯示,我國2009年有16600萬人次的從業者參加了繼續教育。按照規劃綱要和走勢預測,到2020年,我國將有3.5億從業人員接受繼續教育,其中只有17萬是成人學歷教育[2]。非學歷成人教育正在走向成人教育大舞臺,反映在學校收入上,非學歷教育創收與學歷教育創收差距縮小,甚至超過學歷教育創收總額。我們認為非學歷教育創收占據半壁江山是成人教育進入轉型期的主要特征。
(二)成教市場化特征日益明顯過去的成人教育是一種“補償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需要。隨著國家對成教市場化辦學模式的改革推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成人教育蓬勃發展,成人教育變成為“需求教育”。成人教育發展遵循優勝劣汰的客觀規律,只有教育產品符合市場需求,與市場相融合,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成人教育。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頒布實施后,各種民辦教育機構、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基本實行自負盈虧、自主經營與自求發展的市場經濟規律運作模式,它不依靠國家的經費投入,學費、培訓費成為學校辦學經費的主要來源,學校之間、培訓機構之間、學校與培訓機構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淘汰風險不斷增大。另外,成人教育機構更加注重市場需求調研,教育項目與市場需求接軌,更加注重實用人才的培養和個性化的需求。成人教育擁有明顯的市場化特征,是成人教育進入轉型期的重要特征。
(三)教育需求者更加注重質量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一方面學歷層次的差別越來越小,另一方面高學歷者已經不全是“社會的精英”,文憑已經不能衡量一個人的水平高低,人才評價標準正逐步發生變化。企業用人標準從唯學歷論向注重技能轉變,學員學習的動機從獲取文憑學歷轉變為以提升能力素質為主要目標。缺什么就學什么,他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實現人生價值。也正是基于這一變化,企業變得樂于為教育買單,也更愿意為員工提供福利性的教育機會。教育需求者在選擇教育產品時,不盲目從眾、刻意追求名牌,不片面要求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更加注重學習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更加注重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四)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廣泛應用電子、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有效解決了成人教育對象學員地處分散、擔負工作任務繁重、工學矛盾突出、層次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F代教育手段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員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任何課程的任何內容,很好地處理工作、學習、生活三方面的矛盾;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教學過程色彩鮮明、生動具體,能夠形象地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載體呈現豐富多彩,各種高質量、高水平、多種形式的共享型教育資源不斷服務于社會教育需求;個性化教學和學習質量過程監控手段也日益完善?,F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廣泛應用,成人教育呈現了許多新的形式、手段和模式。
二、成人教育轉型的動因分析
成人教育需要轉型,是由我國成人教育原模式出現的諸多不適應和現階段所面臨的新發展機遇所決定的。
(一)深化成教領域綜合改革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本世紀初的1000美元上升到6000美元以上,社會開始由生存型消費逐漸進入發展型消費階段,廣大人民群眾對通過接受良好教育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職業能力、改善生活質量,以及更好服務國家社會的愿望愈加迫切,也更為多樣化。《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要求,強調要以構建全民終身學習體系為重點,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多樣化高質量教育的現實需求。要建立服務型政府,就是要把一些權力交給企業、社會,激發企業、社會的活力,要“健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等制度”,為學校成人教育打破行業壟斷、拓展社會培訓項目提供了新的機遇。要“加快推進職業院校分類招考或注冊入學”,這對職業院校來說是擴大了招生的自主權,對高職院校的成人教育勢必造成學歷生源的大幅減少。這些重大的改革舉措,加快了成人教育的轉型。
(二)學歷教育需求趨于減弱隨著普通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錄取比例不斷提高,再加上以學歷教育為主的成人教育經過這幾年的大發展,社會生源庫存明顯減少,成人學歷教育生源極度缺乏。最近幾年,成考、自考、網絡教育等新型求學的途徑不斷豐富,特別是網絡教育,具有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特點,又可以享受到名牌高校的優質教育,備受在職人員青睞,成人學歷教育生源向網絡大學、向具有特色和優勢的網絡大學集中,生源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傳統教學模式的成人學歷教育很難從中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把成人教育視為一種創收的工具,片面擴大成人教育招生規模,而不注重成人教育質量,致使成人教育質量下滑,社會聲譽越來越差,生源危機越來越嚴重,文憑社會認可度下降,成人教育走進惡性循環的發展怪圈。成人教育不轉型,成人教育只會越走越窄。
(三)非學歷教育需求日漸增長從終身教育理念來看,成人教育的對象不應該有年齡層次、知識水平的限制,但從實際情況看,以學歷教育為主的成人高等教育,需要通過成人高考,才能得到受教育的機會,拒絕了大部分年齡偏大、知識欠缺而又迫切希望獲得教育機會的成人。在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進程中,隨著新興產業的興起、經濟的轉型升級、農村城鎮化推進和再就業工程的實施,成人教育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成人學歷教育相反,以提升素質能力為目標的非學歷教育培訓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面對社會快速發展的教育需要和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成人教育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
(四)教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近幾年,我國成人教育市場呈現一派繁榮景象,各種辦學形式層出不窮。但也存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惡性競爭等現象。一些教育機構宣傳夸大其詞,打著“100%就業”的旗號以招攬生源;一些教育培訓機構急功近利,不注重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不注重教學質量的提升,搞低價競爭、惡性競爭;一些教育培訓機構互挖墻腳,市場開發形式單一,項目缺少吸引力。部分培訓機構對培訓項目研發投入不足,假冒產品眾多,盜版、侵權現象十分普遍。由于受教育者不是以獲取文憑為目的,對成人教育產品內容、技術、品牌、價格上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成人教育不轉型,整個成人教育市場必將走向滅亡。
(五)高職院校實力不斷增強近幾年,高等教育的大發展,實際上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大發展,高職院校在中國高等教育市場已經占據半壁江山。高職教育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突出企業最需要的實踐能力培養,以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無縫對接為目標,積累了技能培養方面的豐富經驗,為開拓企業員工繼續教育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雖然高職院校在學歷層次、科學研發上弱于本科院校,但是高職院校在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上已不輸于本科院校,甚至還優于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利用自身優勢,與普通高等學校錯位發展成人教育,在成人教育市場上獲得了主動權,占領了一席之地。高職院校的崛起,加快了成人教育的轉型步伐。
三、高職成人教育在轉型期的發展策略
高職院校發展成人教育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是生源問題。普通高等學校擴招使成人教育的潛在生源大幅減少,同時本科院校也在招專科層次的成教學生,高職院校成教學歷生源受到兩頭擠壓,在夾縫中生存。高職院校要揚長避短,采取科學合理的發展策略,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一)科學定位,融入辦學主體成人教育是構建終身教育的重要途徑,是促進學習型城市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手段,是直面知識經濟、適應全球化的重要戰略,其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但是,發展成人教育如果不能與院校普通教育有機結合,就會在發展成人教育問題上出現領導不重視、教師沒有積極性、工作動力不足等問題。要徹底改變以往把成人教育作為高校辦教育的附屬品、創收的工具這種片面的理解,要對成人教育進行科學、系統定位,深刻理解成人教育的內涵。我們認為,成人教育的科學內涵應該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學校增收節支的重要渠道,二是提升專業社會輻射力的重要載體,三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窗口。只有這樣認識,成人教育才能成為高職院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入高職院校辦學主體,才能統籌協調好學校各個職能部門的力量,集中學校優勢辦學資源,發展成人教育。
(二)開門辦學,堅持合作做大高職院校發展成人教育,不能僅僅依靠學校自身的力量辦學,要樹立合作做大、聯合做大、銜接做大的辦學理念,辦學主體多方合作,多元發展。一是要繼續加大與國內外知名高等院校的聯合辦學力度,開展本科、研究生等學歷教育,提升學校的辦學層次;與兄弟院校合作,通過交換資源、聯合辦學、互相宣傳等方式進行聯合辦學。二是要繼續加大與省內中職學校的合作辦學力度,積極開展中職與??频你暯愚k學,擴大銜接辦學規模。根據浙江省《推進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工作方案》精神,浙江的中職學生可以通過中高職“普通高等教育銜接”進入高職深造學習,但是中職學生進入高職學習的學生人數還不多、比例還不大,初步統計,2010年中職畢業生升入高一級學校的比例為9.19%[4],而方案規劃,浙江省到2015年中職畢業生升入高一級學校的比例達到30%左右[5]。高職院??梢苑e極尋找切入點,為中職學生提供更多途徑提高學歷和技能,如通過中高職“成人高等教育銜接”或“自學高等教育銜接”等模式。三是要加強與各級政府的合作。與政府部門合作,開展企事業員工繼續教育;加強校地合作,助推當地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社區創建,積極參與政府推出的大型培訓招標項目,如近期義烏市舉行的“百萬電商人才”培訓。
(三)多措并舉,拓展發展空間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學歷教育生源會越來越少,同時高職院校自身學歷教育只能辦??茖哟危鐣偁幜粩嘞陆怠榱吮3指呗毘扇私逃⒌纳Γ环矫?,我們必須不斷創新成人教育產品,更好地滿足學習者的需求。要善做“加法”,將各種成人教育項目進行優化組合,揚長避短,實現教育產品創新。如技能考證與學歷教育結合、就業與學歷教育結合、網絡教育與函授教育結合、自考與函授教育結合、成人教育與留學結合、??婆c本科銜接,不斷推陳出新成人教育產品。另一方面,成人教育不僅要注重校外市場發展,通過網絡教育、函授教育等形式招收社會生源;還要注重校內市場開發,高職院校每年新招全日制大專生,他們是成人教育的潛在生源,特別在高職院校辦成教資源趨緊的情況下,做好校內市場的開發尤其重要。我們要進一步優化完善專本銜接溝通辦學平臺,積極引導、鼓勵全日制大專生攻讀本科。
(四)服務社會,豐富辦學項目隨著老年人增多,老年教育成為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關鍵一環。成人教育向老年教育進軍是一個重要的方向,高職院校要利用辦學優勢,開展閑暇教育、養生教育等滿足人們終身學習需求的教育項目。當前,國家正在加快推進學習型城市、學習型企業、學習型機關和學習型社區等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高職院校應積極參與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活動,利用高職院校教學、師資、科研的優勢,參與分類研究制定各類學習型組織的建設標準,參與建立各類學習型組織評價制度和推廣機制,承擔學習型組織的人才培養、在職員工的繼續教育,為學習型組織創建提供優質辦學資源支持,為加快推進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貢獻力量,在助推學習型組織的創建過程中,發展高職成教。高職院校還要進一步通過校校、校企、校政合作,發揮專業優勢,結合區域社會經濟,有重點地開展社會培訓項目,如結合學前教育專業參加“浙江省幼兒骨干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項目招投標,結合會計專業進行“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結合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開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提升發展培訓”,結合農學類專業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不斷豐富成人教育項目。
(五)轉變觀念,調優成教結構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學歷教育生源會越來越少,雖然現在部分高校通過為中職畢業生、高職高專畢業生提供攻讀本??瞥山虒W歷的機會,延緩了規模的萎縮速度,但如果還一味安于吃學歷教育的飯,終究會被市場淘汰?!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繼續教育專題規劃》中指出,到2020年,從業人員參與各類繼續教育35000萬人次,年參與率達到50%以上;年參與培訓人數達到13000萬人次;企事業單位職工都有條件和機會按照崗位要求接受新知識新技能培訓,年參與率60%以上;新就業職工都有條件和機會接受崗位培訓;高技能人才參與培訓人數達到3900萬人次。可見非學歷教育市場非常廣闊。這就要求我們在穩步發展學歷教育的同時,加大非學歷教育的力度。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高職教育辦學特色,充分利用緊密型合作企業等平臺,積極培育與企業戰略緊密結合的相關培訓項目,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崗位技能培訓和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
(六)錯位發展,形成特色成教隨著人才競爭激烈和就業壓力加大,學員選擇培訓學校也越來越理性,更關注培訓帶來的實際效果。同時,當前教育培訓業分化越來越細,千篇一律的跟隨型培訓項目很難立足。因此,高職成教應實施錯位發展戰略,充分依托高職院校的專業學科優勢,依托高職院校在行業、區域的地位,培育出具有個性和特色的培訓項目,為社會大眾提供特色化培訓服務。同時,要實施質量提升工程。高職院校現有社會培訓項目經濟效益較低,甚至出現個別項目虧損的情況,主要原因是高職院校的培訓還處在低端培訓市場,還沒形成培訓專業品牌,要實施精品戰略,堅持走品牌化發展之路,培育培訓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要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高職成教要在轉型背景下處理好發展速度和品牌建設二者關系。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把質量作為成人教育發展的生命線,將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融入到成人教育管理的各個流程、各個環節,在規范中既維護好高職院校的品牌,也創造出自身的成人教育品牌,迎接中國成人教育高速發展期的到來。
作者:吳瑞清方孝榮單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