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業教育實踐促進就業發展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構建健全人格生長培育系統
利用職業傾向測試,找出在校學生職業傾向上的差異性,細分為同質型、群集型、分散型3種,有針對性地探索不同職業群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教育模式;利用心理健康問卷測試,找出問題學生,分類建立檔案,進行針對性心理健康人格教育;舉辦大學生沖突問題化解能力大賽,倡導和諧元素等。通過上述活動,我院探索形成了學生必備的“愛心、理想、責任、規矩、創新”五大素質和必會的“過硬的寫作、口頭表達與溝通技能,過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過硬的專業技術基礎技能,過硬的專業技術核心技能,過硬的技術創新技能”五大技能;提出了“愛心為先,人格為本,能力為要,幸福有為”的人格教育理念;形成了“思維、價值觀、習慣”3維度的人格生長理論與實踐培育系統,并在課堂和課外活動中予以實施,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價值情感、習慣性格等方面同步生長,提高了學生在就業和工作中的判斷能力。通過構建上述健全人格生長培育系統,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可持續發展。
1.2搭建平臺,積極開展創新創業能力訓練
我院自成為高等職業院校后(2004年)就制定了畢業生創業扶持計劃,與專業創新創業公司合作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拓展訓練,建立了企業化大學生素質拓展項目庫,在資金、技術、工作場地上給予扶持和指導。2007年,我院成立的澤邦大學生創新創業協會,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學長制”創新創業素質拓展、創新創業計劃大賽、KAB(KnowAboutBusiness,了解企業)與SYB(StartYourBusiness,創辦你的企業)培訓等活動。具體內容是:邀請事業成功的畢業生以及合作企業家給學生作創新創業專題講座;召開全省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研討會,舉辦創意文化節,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設計、模擬情境,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培養抗壓能力、沖突解決能力、社交能力;通過沙盤模擬企業經營、ERP軟件模擬企業管理、會計實訓操作軟件模擬真實企業做賬、各類專業實訓場所模擬真實崗位、到合作企業進行崗位創新創業等,培養不同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因該社團成績突出,被評為省級優秀社團。2010年以來,我院與我省國營勤峰農場、種業公司,新疆多家種業公司,蘭州眾智公司,北京陽光海天集團,中國人本集團,寧夏揚農瑞泰公司,北京蘇寧易購,蒙牛、伊利集團分公司等多家企業合作成立了人格與創業教育實驗班,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與管理辦法,繼續探索、完善應用型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
1.3建立企業化、準企業化班級運營與管理機制
我院合作企業一般距離學校較遠,更適合學生較長時間的頂崗實習,無法滿足日常教學實訓需要。為滿足學生日常教學實訓中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下進行崗位創新創業活動的需要,我院已合法注冊和計劃注冊澤邦會計公司、澤邦超市、澤邦寵物醫院、澤邦花卉店、澤邦育種公司及澤邦園林公司等企業實體,安排學生進行崗位創新創業活動,并定期安排崗位輪換,讓學生按照現代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運營機制和模式管理企業。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等職業道德和素養,以及敢于擔當、敢于承擔風險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創新創業意識及能力。為滿足更多企業用人需要,我院和合作企業聯合組建以企業名稱冠名的專業班級(如揚農瑞泰食品班、北京蘇寧物流班、浙江“十足”營銷班、北京碧水園林班等),積極探索訂單式培養模式。在校內實訓室,分崗設置模擬部門,按工商、稅務注冊程序辦理模擬企業資質,按班級所屬專業類群細分不同行業領域,按企業化形式管理,營造職場氛圍。同時,為更好地服務我省“三農”工作,我院率先對我省有創業精神的農民進行系統職業培訓,制訂詳盡的農業技能創業人才(現代職業農民)培養計劃,以“人格與創業教育實驗班”為載體,對實驗班學員(現代職業農民)進行“規模化、項目化、職位化、創業化”培訓,建立了“考勤制+學分制、淘汰制+晉升制、過程制+績效制、自律制+團隊制、助學制+助工制”的雙重互動企業化管理機制,經過培訓的職業農民已經在當地區域經濟建設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1.4建立“專業•人文•服務三農”三大育人體系
校企、校地合作推動應用型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我院積極探索將人才培養與產品開發相融合、科技應用與社會服務相融合、企業文化與學校文化相融合,建立了體現高校功能和協同創新特點的“專業•人文•服務三農”三大育人體系,每個系擁有1~2個特色專業群,制定了大學生思想政治人文教育活動規范,建立了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機制。特色專業群主要圍繞社會需求崗位定位專業,開發精品課程,創新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方式,如采用頭腦風暴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游戲法、討論法、練習法等參與式創新創業培訓方法等。大學生思想政治人文教育活動規范基本做法:按照不同年級學生實際需求,采取總體設計、按年級打包、分階段實施的方式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一年級以養成教育和基本素質教育為主,主要開展入學及日常教育,包括文明禮貌、學習、生活、衛生、語言及思維習慣等養成教育;舉辦女生文化節、宿舍文化節等活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提高自信心、增強集體觀念和團結協作精神;開展大學生辯論賽、精品團日及讀書交流活動,培養學生口頭表達、文字寫作、創新、學習、思維、合作等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幫助解決學生因家庭、經濟、個人、學習、社交等因素引起的心理健康問題;安全教育主要圍繞網絡、交友、生活、兼職等方面開展;開設法規與職業道德課程,開展日常誠信教育;積極支持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創新創業培訓活動、職業生涯設計活動、大學生沖突理性管理能力大賽、學生會組織及系部和學院開展的各種活動等,培養學生組織能力、交際能力、管理能力。二年級重點導向專業技能的提高,主要開展勵志教育、專業技能大賽(含院級、省級、國家級),增強專業競爭力和影響力。三年級重點導向專業實訓(專業知識綜合實訓)、崗前教育、頂崗實習、崗后交流、形勢與政策教育、就業指導、就業創業教育等人文及專業素質的實踐。服務“三農”主要包括培養現代職業農民、編寫農民急需的農業類科技教材、組織專業教師聯村聯戶上門進行專業指導、為基層市縣設計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等。通過上述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我院全方位、系統化地為社會培養了思維獨立、人格健全、品格高尚的技能型人才。
1.5深度開展校企合作,提高就業質量
在學生就業市場開拓中,我院主要領導帶隊赴新疆建設兵團,甘肅農墾集團,北京蘇寧易購,上海圓通,浙江人本集團,北京陽光海天集團,伊利、蒙牛集團分公司,正大公司,揚農瑞泰,旺旺集團,雨潤集團等多家企業深入開展調研,按照合作辦學、協同創新、深化教學科研改革的思路和兵團、企業及綜合水平較高的園區進行深度合作,簽訂合作協議。同時,聘任多名生產實踐客座教授,搭建了學生培養與實習就業、教學科研、協同創新平臺,為產學研全面合作、服務甘肅“三農”、有針對性地推薦我院畢業生按專業類群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創新創業教育取得的成效
2.1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和就業質量明顯提高
我院具有自己辦學特色的人格與創新創業素質培養模式,使學生找到了玩、學習、生活的興趣點,激發了主動探究問題意識,形成了積極思考的工作習慣,培養了工作中的預測能力、決策能力、沖突解決能力。在我院大學生應用職業能力競賽中,涌現出不同層面的優秀學生,且比賽成果數量質量逐年提高。在全省前3屆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大賽中,我院學生多次獲得獎項,獎金豐厚;在全省“挑戰杯”比賽和其他國家級、省級專業技能大賽中,我院學生屢屢獲獎。我院部分畢業生已成為單位技術骨干、中層管理人員。學生參與產品開發、組培育種、推廣種植創經濟效益達百萬元,部分產品獲國家專利。這些成績的取得,都得益于我院已形成和不斷完善的創新創業機制。
2.2就業創業工作社會效益好
2013年6月25、26日甘肅衛視“新聞透視”欄目《面對就業難的種種思考》兩期特別節目,分別邀請我院院長及部分畢業生和在校學生進行面對面訪談。2013年8月10日《光明日報》《鄉野朝陽———職業農民的思考》一文報道了我院畢業生創新創業事跡與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情況。同時,每日甘肅網、新華網、《甘肅日報》、《西部商報》等國內媒體相繼報道了我院就業工作及畢業生創業事跡。2012年,來自我省19所高校學生參加了我院主辦的首屆創新創業教育與未來企業領袖人格生長論壇,參觀了學院創新創業人格教育軟硬件建設成果,并認可通過了甘肅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聯盟及其章程,秘書處設在我院澤邦創業協會。中國甘肅網、《蘭州晨報》、甘肅衛視等媒體對此項活動都作了專題報道,極大地推進了我省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3結語
教育部要求“通過在校內組織開展創業項目設計、創業計劃大賽以及創業社團活動,通過在校外組織開展創業者訪談、創業項目考察、企業創辦等活動,將課堂知識與創業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業能力”。我院將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國家及相關部門對高職院校的要求,不斷創新,積極探索,總結經驗,學習兄弟院校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促進學院又快又好發展,力爭使畢業生就業工作再上新臺階。
作者:薛騫劉宗盛趙建紅單位: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