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班主任工作中的溝通技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與家長溝通技巧
與家長溝通的主要方式有書信、電話交流和家訪。與大多數同學的家長的聯系都可通過寄發家校聯系書,以匯報學生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的方式進行,這些同學一般表現良好,有較強的主動學習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屬于比較讓人“省心”的學生。但是對于學困生和某些存在心理障礙的同學而言,與家長最有效的溝通方式是直接的電話交流或實地走訪。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血緣聯系和養育親情的存在,決定了其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存在不可比擬的天然優勢。所以,在特殊學生的轉化和幫扶中,如果能夠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實效。不過,家長本來就因孩子表現不佳而心生憤懣情緒,甚至遷怒于班主任,交流的氣氛往往容易陷入尷尬。所以與家長的交流進展是否順利,能不能達到預期目的,談話的方式方法至關重要。作為班主任,應在平時即加強對學生的觀察了解,盡可能全面掌握其個人信息,比如德智體操行表現情況,是否獲得資助和獎懲,有沒有社會兼職,有什么樣的行為習慣和個好。這樣在和家長談話時就可避免無話可談或辭不達意的意外狀況出現,也可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自己孩子的關注和愛護,從而對班主任產生信任和好感。另外,班主任如果能在談話前詳細了解學生家長的職業、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員構成、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等信息,在談話交流中中注意傾聽家長的表述,應該可以綜合分析出學生出現問題的家庭影響因素,從而在向家長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時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在向家長通報孩子的表現時,應擅用轉折語氣,即先闡述孩子的長處和優點,充分肯定學生做的較好的方面,以免家長過分緊張焦慮;充分褒揚鋪墊以后,再通過轉折引入正題,將孩子存在的問題擺出并適時提出自己的觀點。
2.借力途徑
2.1向班級學生借力班主任首先應重視班級學生的自我管理之能力。一支得力的班干隊伍對班級的學風、班風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他們由具備各方面特長的優秀學生組成,在班級建設中起到組織管理、服務同學的先鋒模范作用。所以,選拔和培養得力的班干隊伍,并給予其充分的自主權力,是班主任借力減負的重要方法之一。除了班干部,課代表、宿舍長、各興趣小組組長及其他班級事務負責人都是可以倚重的對象,班主任應對這一占據班級人數相當比例的學生群體給予特殊關注并加以針對性培養指導,通過其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對其他學生產生影響,營造班級團結、奮進、向上的集體氛圍。另外,還可以通過班干、課代表、宿舍長輪換制度讓班級同學都參與到班級事務管理中,用賦予責任的形式激發學生的進取意識和對班級的歸屬感。
2.2向高年級優秀學生或畢業生借力在優良學風建設中,開展經驗交流會,邀請學習成績優異的高年級學生或畢業生介紹自己的學習工作經驗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榜樣的現身說法往往可以起到優于其他教育形式的鞭策作用。另外,在大中專學習階段,可以吸收高年級優秀學生或藝術、體育、社工等專業學生擔任班主任助理,這樣做的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為學生提供了鍛煉機會,滿足其素質拓展需求;二是由于班主任助理與班級學生年齡相當,可有效減少溝通隔閡;三是年輕的班主任助理可以憑借自己的旺盛的精力及專業優勢,協助班級組織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且貼合學生內心需求的文體活動。再者班主任也可因此緩解部分工作壓力,防止因負荷過重引發職業倦怠,影響身心健康。
2.3借任課教師之力從時間上衡量,任課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時間遠多于班主任,如果任課教師可以參與到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中來,勢必會對良好班風、學風形成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具體可通過和任課教師主動溝通,在嚴格課堂考勤紀律上達成一致,不給有懈怠心理的學生無故曠課的機會;針對班級同學的情況和任課老師進行經常性交流,征詢任課老師對激發學生興趣和提高學習成績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將某些特殊群體如特困生、學困生或出現心理偏差的學生的情況告知任課老師,由任課教師從課程學習的角度進行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幫扶。
2.4向家長借力家長與孩子的親情紐帶注定他們對孩子有天然的教育優勢。和家長在學生的教育問題上保持積極的聯系和溝通,形成家校教育的無縫對接,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積極推進作用。
2.5向其他優秀班主任借力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數據庫等獲取相關專業最新的發展動態,班主任工作研究也是如此。可通過搜索引擎、公開出版發表的文獻書籍等途徑方便快捷地查閱到其他優秀班主任的工作心得,學習領略他們的工作藝術和教育智慧,避免在工作中多繞彎路。在平時應和其他班主任多交流,多學習,這也是促進班主任自身專業成長的方法之一。在遇到棘手問題時,可尋求其他班主任的幫助,以求找到最適宜的解決方法。另外,可嘗試和其他班主任結成“聯盟”,改變傳統的由一名班主任管理一個班級的模式,改成由幾名班主任共同管理多個班級。大家可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并進行合理的工作分工。這樣,班主任的工作內容可以在一定程度得到精簡,從而降低工作負荷,防止引發職業倦怠,再者也為班級間的交流提供可能,有利于班級間的良性競爭及共同進步。
作者:尤衛玲郜金梅單位:廣西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