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班主任工作的藝術性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班主任工作中的溝通藝術
(一)溝通要主動班主任要時刻留意學生的狀態,要能及時發現問題并與學生進行溝通,力求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二)溝通要把握住技巧性②1.選擇溝通的場合。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場合可以在辦公室、教室等正式場合,也可以在課間教室走廊、操場、閱覽室等非正式場合,甚至可以在上下學的路上。場合的選擇主要取決于溝通的內容。2.把握溝通的時機。溝通時機的把握對于溝通效果而言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抓住了這個正確的時機,就會使溝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注重溝通方式。溝通一般是在兩個及以上的人之間進行,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集體溝通,比如班委會和其他學生間的溝通,或者是班主任和幾個學生之間的溝通。
(三)溝通前要先觀察班主任不僅要對整個班集體的動態變化進行觀察,還要對每個學生的細微表現進行觀察,并能仔細分析學生思想本質的變化和發展,這樣才能及時地發現問題。班主任在進行溝通和交流工作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妥善處理。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語言藝術
(一)工作語言要有理有據③班主任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要做到有理有據,尤其是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過程中,更要注重理由、證據和說話的方式。如果班主任不注意有理有據的工作語言,而是采用簡單粗暴的語言方式,那么結果定會事與愿違。
(二)工作語言要把握分寸班主任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要注意談話要適度,要避免不分場合、不分輕重、隨心所欲地脫口而出,因為有時一句看似很平常的話就會對學生造成嚴重的影響。
(三)工作語言要做到統籌兼顧班主任的工作范疇為班級的全體學生,因此,在班主任的工作中要時刻注意統籌兼顧。如在開展對學生的教育工作時,不僅要表揚進步快、表現優秀的學生,同時也要對成績退步、表現不太好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和正確的引導。
(四)工作語言要講求平等原則現代教育的原則提倡教師要尊重學生,而尊重的前提就是要做到與學生之間保持平等。班主任要避免以命令式、冷嘲熱諷的語言傷害學生的自尊。學生如果失去了自尊就意味著失去了平等的基礎,并且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
三、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評藝術
(一)避免在其他學生面前批評某一個學生因為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當著眾多學生的面批評犯錯誤的學生會使其產生極大的抵觸情緒,反而不利于學生認識和改正錯誤。
(二)避免在家長面前批評學生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班主任可以和家長單獨進行溝通,要避免采用教師、學生、家長三方當面教育的模式,這既是對學生的尊重,同時也是對家長的尊重。
(三)避免一葉障目式的批評當學生出現問題時,班主任要與其耐心地溝通,不能因為本次錯誤而把以前的“新帳”“老賬”一塊算,要避免采用一葉障目式的批評方式將學生“一棒子打死”,應該在批評前先表揚其在某些方面的優點,然后再指出他的問題所在,從而正確地引導和督促其改正錯誤。班主任工作既充實又辛苦,其中有很多感觸。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你將班主任繁瑣的工作作為一門藝術去深入研究時,你會發現付出了多少,就能回報多少,而這種回報是愛的回報,是一份滿足感、成就感的回報。
作者:李冬潔鄭剛單位:西安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西安理工大學
第二篇:班主任的工作藝術
一、組織藝術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善于培養班干部,發揮其“火車頭”的帶頭作用。在工作中,班主任要把管理的權利下放給班干部,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堅持用較高的標準要求他們,讓他們在班里發揮榜樣作用。其次要重視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此項措施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獲得心靈上的啟發,從而確定自己前進的目標,而不是依靠教師的“鞭子”被趕著走。教師可通過開展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的活動,使學生懂得遵守紀律,讓他們從小就培養起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再次要創造良好的環境,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氛圍。針對學生好動的特點,可在學校內多開展繪畫、書法比賽,足球、跳繩比賽以及小型演講會、學習經驗交流會等各種各樣的活動,從而豐富學生的生活,活躍班級的氣氛,使學生不斷加強自我表現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潛移默化地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通過這些活動,許多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來自覺地開拓知識面,使得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
二、管理藝術
教育的不斷進步對班主任的管理藝術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一名班主任,“嚴而無格”會墜入“嚴為害”的漏洞,而“寬而無度”則會誤人子弟。由此,班主任的管理藝術性就著重體現在了處理“剛”與“柔“的關系上。剛,是指班主任在處理原則上要堅定,在管理上要嚴格、公正、一絲不茍,對于打架、貪玩、抄作業等不良行為一定要“剛”,用嚴格的紀律進行約束,防微杜漸;對于一些劣性嚴重且屢教屢犯者,班主任一定要措辭嚴厲,使之醒悟。當然,班主任一定不能把“嚴”誤用成“體罰”,一定要使學生意識到你是在挽救他,是在“恨鐵不成鋼”,而不是在打擊他。正如馬卡連柯所說的“在懲罰里,同樣也有尊重的成分存在。”不少人認為德育工作中只要涉及到處罰,師生關系就必然處理不好,其實不然。只要教師公平公正,罰得有分寸;只要教師尊重學生,不侮辱他們的人格,學生就能感受到教師的愛。當然無論是處罰前,還是處罰后,教師都一定要把道理說清楚,這樣師生間就有了信任,從而誤會減少,感情加深,班里的氣氛也會隨之好起來。柔,是指班主任要懷有愛心,能給學生較多的理解、真誠與寬容。班主任的柔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在學生學習困難時,給予指導;身體不適時,給予關懷;心情苦悶時,給予解脫;生活困難時,給予幫助。教師對學生真誠無私的愛是師生思想溝通、情感交流的橋梁,擁有了這座金橋,師生就會成為朋友,成為知己。如此一來,對于班主任的愛,學生才能領悟;班主任講的話,學生才愿意聽;班主任指出的缺點,學生才樂于接受并改正,從而達到以柔克剛的目的,真正體現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藝術性。
三、語言藝術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師的嘴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產生知識的溪流”。對于特殊教師——班主任來說,其管理工作基本上是通過身教、言教來進行的,而言教又是班主任工作中運用最多、最廣泛的一種教育形式。語言交流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所以班主任要多在語言上下功夫,應特別講究語言的科學性、邏輯性,追求語言的藝術性、真實性。班主任在做學生思想工作時,對使用的言辭、方法以及把握的“度”應有所講究,有時可一語點破,開門見山;有時要層層剝筍,循循善誘;有時則需寓莊于諧,潛移默化。只有講究語言的藝術性,才能達到教育目的,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總之,班主任的工作任務就是培養良好的班集體,這是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在探索的課題。只有敢于開拓,積極進取,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講究教育藝術,對不同的班級采取切合實際的教育方法,那么班級管理工作才會結出豐碩成果。
作者:阮運通單位:河北省柏鄉縣西汪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