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主班級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自主制定班級制度,變“水土不服”為“立足實際”
許多班主任教師習慣于照搬其他班級的管理制度,但實際效果并不明顯,因為其他班級的制度有著較強的針對性,運用到自己的班級之后,往往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因管理對象、工作重點的差異而影響實際執行效果。我要求學生自主制定班級制度,首先由班委會集體研究,對照學校規章制度,借鑒其他班級制度的精華,擬定出本班規章制度初稿,班委會討論通過后提交全班進行審議。每一個學生都要針對管理制度的初稿認真研究,發表意見、表達觀點,在此基礎上,班委會進行第二次討論,進一步修改與完善班級管理制度的內容,然后提交全班學生大會進行表決,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學生通過,則自動生成為班級具有約束力的規章制度。每一項班級制度的制定與實施過程,都經過了全體學生的討論研究,可以最大化地兼顧班級工作的實際以及學生的情況,使班級管理制度更加貼近工作的實際,也能夠得到大多數學生的認可,制定過程中的障礙因素可以得到有效解決。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既可以避免因生搬硬套而導致制度水土不服的現象,同時也發揮集體的智慧,完善了班級制度,使其更具針對性、全面性。
二、自主開展管理考核,變“單向管理”為“雙向監督”
我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采取了量化考核的方式,從早晨進校到晚上出校門,從校園內的學習生活到家庭生活,從學習任務的完成到紀律規章的執行,都指導學生制定了一整套的規章制度及量化考核細則。在執行過程中,我采取班級干部為主,學生代表監督相輔相成的雙向監督模式。每天,各個崗位的班級干部對班級工作進行檢查考核,涵蓋了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到紀律制度的執行情況,乃至衛生打掃的整潔程度。在班級干部開展檢查監督的過程中,每天按學號輪流由其他學生作為代表共同參與檢查,檢查之后需要班級干部和當天學生代表共同簽字方可生效,提交班委會存檔考核。這樣的管理模式最大優勢在于調動了全體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增強了主人翁意識,使大家深切感受到“班級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管理監督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開性,避免因操作中的不公正現象影響班級管理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三、自主組織各項活動,變“干部忙碌”為“全員參與”
我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充分放權,該放到班委會一級的放到班委會,該放到全體學生的就放到全體學生。許多教師在班級開展各類慶祝活動的時候,都是教師忙得團團轉,班級干部忙得團團轉,而其他學生則處于觀望狀態。我改變了這一狀況,將策劃、組織與實施的職能分配到全體學生,首先由班委會征求全班意見制定活動計劃,包括活動的主題、對象、形式、預算經費、器具安排等等。在班主任教師批準方案之后,由班長牽頭,班委會成員各司其職,每人領銜承擔一部分的任務,然后由班委會成員分別招募相關學生成立工作組開展工作。以班級晚會為例,在班長的指揮下,班委會成員分別成立了節目導演組、后勤保障組、對外宣傳組、燈光設備組等不同的工作班子,經過緊張有序的排練與準備后進行合成彩排,每一位學生都發揮了力量、貢獻了智慧,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自主模式能夠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團隊意識、增強集體主義理念,廣大教師要充分重視并有效發揮這一模式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馬伏鴻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送橋鎮郭集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