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生行為安全教育的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加強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提前適應復雜的社會治安環境的必然準備
在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教育制度不斷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已逐漸打破傳統的辦學模式,逐步走向市場、走向社會,封閉的校園被開放、復雜的小型社會所取代,新的校園安全問題逐步顯露.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行為安全問題不僅僅會在校園內頻繁發生,學生畢業步入社會之后也不可避免.這就要求高校學生在校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應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遵紀守法觀念.主動學習安全知識和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是及其必要和迫切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安全防范技能,才可以幫助我們將法律作為維護自己以及他人合法權益的有效武器.總之,加強對高校學生的行為安全教育,是高校學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適應當前復雜的社會治安環境的前提準備.
1.2促進依法治國、依法治校順利實施的有效措施
在“依法治國、依法治校”標準不斷提高的同時,國家以及社會各界對高校學生的行為安全關注度也逐步提高.高校學生的行為安全教育已經不再僅僅停留在口頭語道德方面,而是納入法律規范保障制度.無論是《高等教育法》,還是《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暫行規定》,都明確規定了學生行為安全教育中高校需要履行的的權利和義務,并且大致形成了高校學生行為安全教育的法規體系,為其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而要想使高校學生自覺學習高校行為安全教育法律法規,就必須規范而全面地開展高校學生行為安全教育.
2對高校學生進行行為安全教育的內容
2.1安全知識教育
高校學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識和安全防范知識,不僅能幫助學生在遇到危險時有效的保護自己,還能在必要時刻維護他人免遭危害.對高校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首先是現代社會每位公民都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生存本能素質———基礎安全知識,即高校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掌握的基本常識.例如交通安全、用電安全、自然災害下的應急反應及逃生等.二是針對從事消防、礦業、冶金、建筑等行業的專業人員,所應具備的的專業知識和安全防護技術等.
2.2法制觀念教育
高校作為培養國家的接班人和建設者的基地,有義務為社會輸出合格的懂法、守法、執法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加強高校學生的行為安全教育,尤其是關于法制觀念的教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既可以使高校學生明確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明白什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可以做,什么超出了法律制度和道德標準,分清犯罪與非犯罪的界限,還能幫助學生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國家和自身的利益和權益,與犯罪行為作斗爭.針對高校學生的法律法規教育,除開展相關法律必須課程外,還應組織學生學習其他課程及安全教育.如:《刑法》、《憲法》、《安全生產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以促使高校學生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從而更好的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保障高校學生行為安全.
2.3安全防范及自我保護的知識教育
加強學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教育是保障高校學生行為安全的重要措施.高校學生在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還應具備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的基本常識,如在發生火災事故時撥打火警“119”,會正確使用滅火器;在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撥打匪警“110”,如現實情況報警條件不具備時,首先要盡量冷靜,在自我保護的同時,努力找尋自我解救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還要了解如何有效防范意外事故、食物中毒、流氓滋擾等潛在問題,并掌握防搶、防受騙的基本常識;在人際交往中,尤其是女生與異性的交往中,更要注意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不到偏遠地方游玩,盡量避免單獨出行.
2.4現代安全理念教育
提高人們的安全理念,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在工作學習中,都是不可忽視和替代的的.而要避免、進而消除不安全行為,就必須以樹立正確的安全行為意識和價值觀為基礎,將“安全至上”、“安全高于一切”的現代安全觀念放在首要位置,將安全作為第一公理扎根于廣大師生的內心深處,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珍惜生命、關愛生命.因此,必須加大高校學生行為安全教育的力度,尤其是現代安全理念的宣傳,盡快在各大高校中形成學習現代安全理念的濃郁氛圍,提升高校學生的安全理念與意識.
3加強高校學生行為安全教育的途徑和措施
3.1加強安全教育隊伍的建設,各部門齊抓共管
大部分高校的行為安全教育工作目前基本由班級輔導員承擔.而輔導員不僅肩負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的等各項繁瑣復雜的工作,還很難得到令人滿意的福利待遇,造成輔導員工作熱情下降,人心不穩,以致出現學生行為安全教育的漏洞.因此加強高校學生安全教育隊伍的建設十分必要而迫切.應改變單純依靠輔導員管理的現狀,改為綜合依靠學生各管理部門,包括學生處、學校黨、團組織等共同形成齊抓共管的新格局,調動高校管理工作各部門的力量,減輕輔導員工作壓力,明確安全教育分工.在開展日常的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加強管理,要建立、健全高校行為安全領導小組,完善行為安全教育機制,各部門相互配合、加強合作,明確各部門職責,達到層層落實.
3.2積極調動各方面力量,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根據筆者對高校學生行為安全教育的研究發現,僅僅依靠學生組織和學生管理有關部門的管理還遠遠不夠,加之大力度的宣傳教育活動才能收到預期、甚至更好的效果.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要大力發揮高校作為學生接受安全教育的首要陣地作用,切實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根據學生的現實需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具體的行為安全教育.在宣傳方面,將課堂教學與專題講座作為對高校學生進行行為安全教育的基本載體.既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教師在相關課程和教學環節中結合授課內容對學生進行行為安全教育.又要發揮網絡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可利用在校園網公開宣傳相關行為安全知識、法律法規知識,或者由專門負責的老師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運用相關案例等在網上教學,以普及安全知識,提高學生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從而使大學生安全教育全面得到落實.
3.3建立健全高校學生行為安全教育的運行機制
為真正將高校學生行為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在上面兩點的基礎上,還應建立健全高校學生行為安全教育運行機制.并且需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應建立專門的高校學生行為安全教育領導機構,該機構專門負責學生的行為安全教育,學期初制定教育的內容和教育計劃,學期中派專門的老師進行安全教育授課,并且在學期末對該學期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其次是理順安全教育體制,將高校學生的行為安全教育納入學校的整個教學計劃,達到一個理論高度.最后是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保證高校學生行為安全教育能夠平穩、順利地運行。
4結語
對于高校學生的行為安全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除了需要教育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家庭、學校的緊密配合,更需要學校把學生的行為安全教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各部門齊抓共管,加強宣傳力度,完善相關機制,以提高高校學生行為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切實達到對高校學生進行行為安全教育的目的。
作者:徐芝蘭項鑫單位:安徽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