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質量監管服務地方經濟經驗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開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和市局的正確領導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全會、全國和省、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主線,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工作中心,服務,服務經濟建設,高舉質量興縣大旗,強化安全監管,全面加強信息化、系統化、規范化、和諧化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開展專項活動,把質監事業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起來
縣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之后,我局積極響應,迅速召開了動員大會,并按照縣領導小組的要求,成立了領導小組,建立了工作專班,認真制訂了學習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結合質監工作實際,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項目有特色。在整個活動中,全局上至黨組成員,下至普通黨員,通過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人人作了數萬字的學習筆記,寫出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心得體會,找出了制約和阻礙質監事業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組織全局干部職工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形成了運用科學發展觀促進質監事業健康發展的系列意見。在此基礎上,我局通過到兄弟縣市局考察學習、帶領全體黨員干部到烈士陵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等形式,將學習活動轉化為實際行動,從而圓滿地完成了學習實踐活動的各項任務,順利通過了縣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的檢查驗收,并得到指導檢查組的高度贊揚。
二、狠抓兩個重點,把安全生產和質量技術監督管理緊密結合起來
1、狠抓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一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在春節、"3·15"、"5·1"等節假日,開展計量宣傳日和質量月活動,利用電視、專欄、廣告字幕和以會代培等宣傳途徑,強化宣傳《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安全法規,與消防部門聯合《氣瓶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公告》。開展了送法上門等活動,面向企業、職工和全社會宣傳普及特種設備安全法律法規知識,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特種設備安全氛圍。成功組織舉辦了一期壓力容器作業人員培訓班,共培訓、考核安全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33人,提高了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增強了安全操作意識;二是強化日常巡查監管和氣瓶專項整治。我們每月進行現場安全監察檢查工作。共巡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103家、各種設備286臺,查處安全隱患52處,完成安全隱患整改41處。質監、公安、消防、安監、城建五家聯動執法,開展全縣氣瓶專項整治,取締了城區非法儲存、倒裝液化石油氣的地下黑窩點,查處涉案液化氣瓶212只,其中超期未檢定氣瓶124只,超重充裝氣瓶有87只,違規充裝液化氣2168.5kg。
2、狠抓食品生產銷售的安全監管。一是狠抓"打違添"專項整治。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專項整治工作,對全縣207家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全面摸底和調查,建立和完善《食品企業食品添加物質登記備案制度》和《登記備案表》108份。嚴格規范登記、檢查、審查和備案四項程序,增強透明度,提高追溯力,從源頭把好食品質量關。二是狠抓好高危食品的整治。對乳制品、飲料、純凈水、鹵肉制品、酒類、糕點等14種高危食品,全部抽檢。共抽查42個批次,合格36個批次,合格率為85.7%,對不合格企業下達《整改建議通知》21份,查處違法添加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以及其它食品違法案件19起。三是建立一套有效的食品添加劑使用監管機制,重點是抓好采購源頭控制,推行關口前移,嚴格執行進貨驗收制,驗明標識,向供貨單位索取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添加劑執行標準、復合添加劑成份配方和產品合格證明,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三、凸現三個亮點,把經濟秩序和執法打假專項整治緊密結合起來
一是大力實施質量、精品、名牌戰略。不斷強化企業爭創名牌意識,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對福瑞德化工、神鷺水產、天雄汽配、神州軸承、董河綠茶、朱店粉絲、魚面、長久飲料、臺北面包房等基礎較好的骨干重點企業,千方百計地給予重點幫扶和指導,使其企業員工、法人質量意識和法制觀念不斷增強,質量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和創新,技術改造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不斷提升。努力為天雄汽配、神州軸承等6家企業爭創名牌,為望天湖淡水魚的養殖獲國家標準示范區而積極準備,蓮藕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申請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免費換發《產品執行標準登記證》120套、辦理《產品執行標準登記證》127家、登記產品執行標準67項、新辦代碼證書253家、到期換證435家、年檢代碼證書661家、幫助企業新注冊中國物品編碼成員單位4家,提高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對全縣258家企業生產的產品進行了定期監督抽檢,共完成定檢180個批次,有144個批次合格,合格率為8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個百分點。對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整改面達到了100%,整改合格率達到了86%。
二是開展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對全縣2345家(個體業主)10000余臺件計量器具進行了檢定,特別是對345家企業和業主的4100臺件強檢計量器具進行了檢定服務工作,強檢計量器具的受檢率達到了98.8%。完成定量包裝商品檢測23個批次,批次合格率為74%,對6家不合格的單位及時進行了整改,整改率達到了100%。兩個技術檢驗(測試)機構分別向省、市送檢主標準15項,送檢率達到100%,保證了國家量值的準確和有效傳遞。幫助福瑞德有限責任公司做好節能降耗工作,經國務院節能降耗工作領導小組檢查驗收,節能降耗達標合格,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賞。
三是全面做好行政執法工作。稽查分局按照轄區打假責任目標,依法行政,打假治劣,累計立案125件,下達行政處罰告知書100件,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95件,其中:辦理5萬元案10件,1萬元案12件。積極組織開展了"農資打假保春耕"活動,檢查農資生產企業3家,經營門店20家,查處假冒偽劣農資20余噸;對全縣5家"小鋼廠"進行了集中整治,責令停止生產,查扣"地條鋼"20噸;開展家電下鄉打假活動,檢查家電銷售企業16家,查處假冒偽劣商品貨值13萬余元;開展全縣灰砂磚、預制構件和水泥等建材產品專項整治工作,共檢查企業41家,查處案件36起,打擊了生產企業無證生產、偷工減料、違反國家標準生產的不法行為,規范和凈化了我縣市場經濟秩序。
四、強化四項建設,把機關效能和質監部門精神面貌緊密結合起來
一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大力開展和落實"一崗雙責"責任追究制度,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加大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構筑加強監督約束機制的預警平臺,為造就一支作風硬、業務精、形象好的行政執法隊伍提供了紀律保障。
二是加強優良作風建設,建立約束與監督制度,繼續執行"六條禁令"和"行風跟蹤監督卡"制度,將勤政和糾風治亂活動延伸拓展到基層和千家萬戶之中,發放行風跟蹤監督卡1450張,回收1392張,使用率96%,群眾滿意率98%。
三是加強服務質效建設。今年,我們出臺了《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推行"一站式服務"實施辦法》、《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樹立優良作風促進科學發展的意見》,由局"一站式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會同和協調質量、計量、標準、特種設備和食品安全監管等機構的各項業務,統一工作內容、統一方案、統一歸口調度、統一收費額度、統一工作時限。對新入戶的招商引資企業實行保姆式服務;對涉及到本局職責范圍內的業務,第一年只服務不收費,只送法不送罰,第二年開始按最低標準減半征收;對一般性違法行為,首次只整改不罰款。推行"一站式服務",減輕了企業負擔,杜絕了亂收費行為,防止執法擾企、樹立質監部門形象。
四是加強質監技術機構設施建設。投入資金40余萬元,完成了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和檢定測試所兩個技術機構的更新改造任務。改建化驗室、檢測室510m2,專項投入11萬元,新購儀器設備31臺(套),共計投入30萬元。招聘選調2名專業對口的大學生外出學習和培訓,增強"造血功能",有效解決長期制約我局的"檢驗難"、"檢不出"和"檢不了"的老大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