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局創新教育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突出實踐特色是這次學習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原則和最大特點。為此,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突出抓好了“一個跨越、兩個做強、三個創新、四個提升”,全力推動特色農業發展再上新水平。
實現一個跨越:就是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建成農業科技領先、服務完善、產業聚集、生態優良、效益顯著的城郊型現代農業發展體系,初步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為此,著力抓好三個轉變:一是著力推動粗放型農業向精細型農業的轉變;二是著力推動低效型農業向高效型農業的轉變;三是著力推動單一型農業向綜合型農業的轉變。
達到兩個做強:一是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形成特色高效產業體系。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大力發展“三品”農業,加速產品農業向品牌農業轉型,努力培育“苗木花卉、奶業制品、有機蔬菜、果品、茶業、中藥材、赤磷魚”七大優勢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苗木花卉、奶牛養殖、水果、女兒茶業、中藥材、赤磷魚”六大生產基地。突出抓好*花卉中心的完善和提升,確保按形象進度完成項目建設,把花卉中心建設成為亞洲最大的蝴蝶蘭研發、組培、種苗繁育生產基地。二是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條。借助省農高區和花卉中心等平臺,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產業化,形成產業互動、每個產業都有龍頭企業牽引帶動。著力培植*花卉中心這個龍頭,大力發展高檔苗木花卉;著力培植亞奧特和魯寶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奶業生產;著力培植亞細亞、親親食品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蔬菜食品生產;著力培植圣田科技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藍莓、櫻桃、大紅石榴等生產;著力培植津口女兒茶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茶生產;著力培植連年有魚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赤磷魚生產;著力培植銀橋物流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物流等生產。今年啟動區級龍頭企業評選工作,年內新增區級以上龍頭企業13家,其中市級以上5家。啟動龍頭企業與合作社與一村一品示范村結對子,以此拉動示范村主導產業的標準化、規范化生產,推動農村產業逐步向園區化發展,初步形成“兩頭在內、中間在外”(即種子技術、加工在內,生產基地在外)服務全市的農業發展模式,以強勢龍頭企業和品牌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突出三個創新:一是創新工作推動機制。推進“企社聯動”、“企農聯動”效應,實現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之間的良性互動。二是創新組織經營模式。培育壯大一批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經紀人隊伍、營銷大戶,完善農戶與專業合作組織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年內專業合作社發展到47家,入社社員9000人,帶動農戶1.8萬戶,專業合作社覆蓋率達到40%,合作社建設確保在全市領先。三是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把引進農字型加工龍頭企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中之重,傾力培育打造農業農村經濟的火車頭。集中使用農業項目資金,做到優勢資源配優勢產業,優勢資金投入重點項目。
抓好四個提升:一是提升農業科技水平。聯手農大、農科院、林科院等院所,培育新品種,研發新技術,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發揮省農高區示范帶動先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二是提升農業裝備水平。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大力推廣小麥免耕播種新技術,積極推廣適用于設施農業的機械化技術與裝備,加快發展設施農業。三是提升農業安全保障水平。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加大對農產品監測監管力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四是提升農業干部自身素質。學習先進提升境界,吃透政策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以作風建設促進創新提升,以“三化”要求推動工作落實,以強化服務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為全區農業更好更快發展提供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