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歷史文化街區功能提升情況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戶部山歷史文化街區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濃郁的商業氛圍,優越的區位,是我市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載體,對于建設淮海經濟區區域性商貿中心,加快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領導關于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指示精神,根據《關于調研文化產業的會議紀要》,提出的“圍繞‘打造最具傳統文化特色,充滿民俗風味和市井氣息的歷史文化街區’的目標,認真做好規劃設計工作,使戶部山整體風格更上檔次、更具品味”的具體要求,我區高度重視戶部山作為文化產業載體建設工作,迅速組織開展前期策劃研究,強力推進招商,確保戶部山功能提升工作加快推進。目前,市規劃部門正在委托清華大學規劃設計院就街區整體提升進行規劃,本周清華專家來徐進行細致溝通?,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概況
戶部山位于古城之南史稱南山,因明代戶部分司署移設于此而得名,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300多年的商業傳承,是科舉文化、帝王文化、商業文化、軍事文化、建筑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薈集地。1998至2003年,市委、市政府組織實施了戶部山城和彭城路步行街工程,由中房開發、地產開發、裝飾開發等9家聯合開發建設。現今的戶部山城以明清建筑風格為主,以戲馬臺為軸心依山順勢向四周輻射,組成了較為完整的仿古建筑群。總占地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并配有1萬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總投資約8億元。整個戶部山地區共有5條道路,分別與解放路、和平路、建國路和中山南路相連結,8條街巷,12個出入口,7個廣場、10個高臺、仿古樓房建筑55座。
戶部山歷史人文遺存豐厚,集聚了三十六處景點,包括項王的戲馬臺,官紳富賈的大院,城市中產階層的四合院以及普通百姓的大雜院。其中,李蟠狀元府、崔燾翰林府、鄭家大院、余家大院、翟家大院和號稱第一樓的李家大樓等最為有名,且相對保存完整。此外,還有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節、重陽登高、收藏大會等品牌活動。近年來,戶部山招商啟動面積9萬多平方米,業戶達718家,主要分布在旅游、餐飲娛樂、培訓教育、古玩字畫、IT產業、茶品及茶文化六大行業。榮獲了“全國特色文化廣場”、“中國特色商業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人居環境范例獎”、“淮海經濟區最具潛力的民間收藏交流基地”、“新八景”、“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稱號。
二、策劃、規劃建議
1、目前存在問題。
(1)業態雜亂,缺乏龍頭旗艦型企業帶動。戶部山地區在建成之初,我們將其依山規劃分為三層和民藝民俗展示、文化藝術品交易、餐飲娛樂、休閑購物等七個區域。因為該區域開發企業眾多,且大多房產已經出售,產權單位小而分散,部分房屋結構與所需業態不相適應,所以在實際招商過程中,不能達到規劃設計效果,造成目前業態參差不齊,五花八門,缺少行業帶動性企業。
(2)多頭分塊管理,歷史文化資源需要整合和挖掘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的分散,管理經營體制不順,以行政事業單位主體資格進行景區管理,并且不少景區的所有權與經營權、資源保護權與開發權為眾多行政單位所有,缺乏市場化的管理機制,造成整體發展活力不足。比如戶部山地區內有民俗博物館、戲馬臺、古建館等分別隸屬于市文化局、園林局、房管處等多家行政單位,戶南巷地塊和崔家大院的修復改造由市文化局運作,多頭管理,各自經營,政企不分。導致歷史文化資源難以有效整合和挖掘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品牌優勢與文化產品深度開發和延伸存在較大差距。
(3)街區內部道路、管網等系統不完善,且路面破損嚴重。街區內交通網絡、管網建設不完善,規劃設計街區采取“一縱三橫”的道路交通組織模式,但均因故未能實現?,F狀路網和停車場設置不盡合理,不少道路的結構設計與其實際發揮的功能不相適應,經常造成車輛擁堵,且經過近十年運營,局部道路破損嚴重,影響交通服務水平和景觀效果。
(4)機動車停車泊位嚴重不足,特別是街區周邊無外圍截留式停車場,造成交通組織混亂。
(5)街區門頭字號、廣告招牌、綠化、小品等與建筑風格和街區氛圍不相適應。此外,已建成區域與周邊地區建筑缺乏統一規劃,不相協調;商業區與居民區混雜,無法實施真正的步行街管理。
2、發展目標。
打造成為承載發展城市文化產業的歷史文化街區。
3、發展定位。
以紀念性建筑群體為引領,整合挖掘民俗、文博資源,打造成為最有地方特色、充滿民俗風味和市井氣息的歷史文化街區和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載體。
4、功能區劃。
(1)紀念性建筑群體。戲馬臺作為第一勝跡,為紀念推翻中國封建秦皇朝的農民英雄項羽,褒揚歷史功績,戲馬臺景區歷經了多次保護性的重修擴建。如今戲馬古臺結構嚴謹,布局勻稱,錯落有致,沉雄莊重,已成為國內項羽遺蹤旅游網絡上的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也是市楚漢文化中杰出的代表。
(2)文博文化區。文博是傳承歷史文化、展示人類歷史文明進程的最好載體,也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文化產業在經營中可以充分利用、發掘其豐富的文物資源、文化信息及其精神內涵,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戶部山地區文博文化區主要位于南部,集中了博物館、土山漢墓、乾隆行宮、古建館、念佛堂等文博資源,使戶部山南坡形成了反映古文化氣息、傳播古城文化的建筑群體。
(3)民俗文化展示區。以民俗博物館為核心,對戶部山街區以八大古舊院落為代表的民居住宅,按照“原真性”的要求進行保護性開發,搬遷居民,全面整修狀元府、老鹽店、戶南巷及周邊古民宅,挖掘文化歷史遺存,恢復古民居整體風貌。充實民俗展品、開發民俗體驗項目(拋繡球、科舉考場、復古婚嫁、民俗餐飲等),將本土生產生活風貌、民俗旅游活動、民間藝術等民俗資源形象化,形成以鄭家大院、余家大院等特色古民居為代表的民俗展示區,提升街區的歷史文化品味。
(4)古玩字畫交流交易區。在現有的文化購物商家的基礎上,通過規劃、引導,結合書畫古玩城(原區機關大院)項目建設,打造戶部山古玩一條街,重點開展馬市街及步行街北段區域業態調整,整合房產資源,引進大品牌、大規模的商家,形成以古玩收藏、藝術創作、展銷拍賣、研究交流、創意設計為一體的文化產業集聚區。
5、風貌景觀引導。
以明清建筑群落和景觀肌理為主,突出兩漢文化遺存在街區中的歷史文化特質,協調現代歷史街區的沖突。
三、下一步打算
1、精心組織規劃、策劃工作。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指示精神和專家意見,圍繞戶部山功能提升和文化產業發展目標,加大協調力度,落實工作任務、細化工作節點,積極配合市規劃部門完善整體規劃方案。深入挖掘、整合、開發文化資源,組織高質量的專家咨詢活動,高水平做好策劃工作。力爭年底前初步形成戶部山整體功能提升規劃設計方案,完成古玩一條街的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明年全力推進建設。
2、做好實施前的拆遷摸底、土地整理等工作。緊密結合戶部山整體功能提升規劃和文化產業發展導向,圍繞路網改造、停車場設置等交通組織工程和擬綜合開發項目,特別是原外經貿局及周邊地塊、戶南巷地塊(用地面積23.4畝,拆遷量7143平方米)等,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加強地塊功能研究,成立項目前期推進小組,做實拆遷、安置、土地成本測算等工作,研究推進措施,力求高效利用土地,快速提升戶部山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承載力。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打造古玩字畫文化產業旗艦型載體,培育骨干企業和文化經紀人。注重培育、提供文化產業發展空間,積極推進文化產業投資主體多元化,大力扶持文化示范戶、文化經紀人。加強宣傳與推介,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實力和競爭力的文化產業主體和龍頭項目,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多元投資”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項目招商推進管理和考核激勵機制,建立完善文化產業項目庫,全面推行“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強化項目跟進,努力引進投資規模大、帶動性強、旗艦型文化產業項目。
4、制訂相關政策措施,引導業態調整。戶部山歷史文化街區正處于文化產業的市場培育期,必須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保護上檔次、有品味的文化產業商戶,推動文化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我們將盡快制定有關扶持辦法,通過貼息、獎勵、補助等形式,重點扶持具有示范性、導向性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和企業,特別是對重大項目實行了特事特辦、“一項一策”。通過實行規劃引導、扶持和激勵政策,不斷創優了區域發展環境,促進業態的調整,壯大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