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共衛生工作情況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州委、州政府目標督查辦公室
按照文件要求,現將2014年全州衛生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明確衛生發展任務,全力推進各項工作
一是著力實施人才工程。完成定向學歷教育、人才強化培養、人才定向引進、對口強化幫扶、人才激勵穩定任務,全面實施各類在職培訓、招聘引進、學歷教育和培養提高,使衛生人力資源總量、中高級職稱人數有較快增長。
二是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努力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進一步強化了甲、乙、丙類傳染病管理。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脊灰疫苗免疫規劃報告接種率均達90%以上,疫苗針對性傳染病得到進一步控制。完成艾滋病、大骨節病、包蟲病等疾病階段防治任務,推進衛生應急和鼠疫防治工作,開展對口支援、農牧民健康促進、衛生防病知識巡講等活動。落實了推進衛生事業發展的保障措施,做好資金統籌、執行監督、分類指導、項目評估和對外宣傳等工作。
二、實施“三大行動”、促進“六項重點”
一是強化衛生隊伍建設。截至2014年9月底,培訓(培養)各級各類衛生技術人員3063人次。其中,培養定向醫學生(專科)100名,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100名,鄉村醫生學歷教育150名,縣、鄉兩級衛生技術培訓人員100名,藏醫學術技術帶頭人8名,藏醫基層骨干人員56名,社區、鄉鎮衛生院藏醫藥技術骨干36名,在職衛技人員專科學歷教育100名,緊缺專業(檢驗、影像)在職人員培養100名,鄉鎮公共衛生人員培訓328名,“9+3”考聘人員崗前培訓92名,民族地區鄉鎮衛生院院長培訓72名,民族地區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人培訓37名,鄉村醫生培訓1700名,設備使用技術人員培訓84名。18個縣均完成了培訓(培養)的選送計劃任務。
二是實施衛生技術人員招募計劃。2014年,計劃招聘衛生技術人員630人。招聘計劃中,州級直屬單位占5%,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占15%,鄉鎮衛生院占80%。目前,已招、考聘縣級以上醫療衛生人員58名,鄉鎮衛生人員92名,招聘鄉鎮衛生院執業醫師20名,公共衛生人員40名。
三是繼續強化對口支援工作。截至2014年9月底,完成三級醫院對口支援我州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派駐計劃,接收對口支援醫師109人次,診治基層農牧民群眾57232人次以上;內地二甲醫院計劃對口支援我州78所中心衛生院,共派駐醫師102人次,診治基層農牧民群眾38.54人次。州縣鄉級醫療衛生機構積極組建醫療衛生工作組赴偏遠農牧區開展衛生下鄉工作,累計派出醫務人員4167人次,診治患者39.23萬余人次。
四是實施衛生體系建設項目。截至2014年9月底,國家和省下達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項目507個,投入資金82807萬元,其中,中央投資77204萬元,省財政配套2712萬元,地方配套2891萬元,續建項目69個,投資61703萬元,開工項目438個,投資21104萬元,開工率達98%。實施2011年度行動計劃省財政補助資金設備配置項目,已完成設備招標采購工作,采購設備將陸續配置到位。
五是推進公共衛生服務。截至2014年9月底,全州甲類傳染病報告鼠疫發病1例,死亡1例,報告發病率0.09/10萬;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10種3601例,死亡8例,報告發病率329.80/10萬;丙類傳染病報告8種1192例,報告發病率109.17/10萬。全州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67.96%,嬰兒死亡率下降至12.75‰。
三、積極開展基層服務,努力推進整體工作
一是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截至2014年9月底,全州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政府補助資金每人每年240元,農牧民人均參合籌資標準達到290元,政策范圍內最高支付限額達到10萬元。
二是積極開展柔性流動服務。截至2014年9月底,全州參與柔性流動服務的縣級醫療衛生機構54個,鄉鎮衛生院332個,開展了診治療工作及基層衛生人員培訓工作。
三是組建為邊遠地區提供巡回醫療的醫療小分隊。截至2014年9月底,州級醫療衛生單位組建高海拔縣巡回醫療小分隊17支,分別赴雅江、新龍、色達、白玉、理塘、稻城、德格、石渠、道孚等縣開展醫療衛生工作,累計義診咨詢患者7.3萬人次,篩查包蟲病患者80545人次,建議手術339人;篩查白內障患者4889人,建議手術529人,建議其他眼科手術275人。
四是推進基本藥物制度。截至2014年9月底,全州33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累計采購中標基本藥物796個品規,總采購和1011.30萬元。基本藥物上網跟標采購和貸款集中支付比例均達到100%,基層醫療機構門(急)診次均藥費和住院藥費同比下降30%左右。
五是積極落實財政專項補助和和經常性收支差額補助。截至2014年9月底,全州18個縣均落實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政專項補助和經常性收支差額補助。
六是落實鄉村醫生補助。截至2014年9月底,全州18個縣政府對鄉村醫生平均補助標準達到6000元/人/年。
四、確定衛生發展思路,儲備行業發展后勁
按照州委、州政府制定的國民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省衛生廳提出的具體方案,為確保衛生各項重點工作順利實施,將采取有力措施,加強管理,強化督查,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著力人才工程和項目實施。完成定向學歷教育、人才強化培養、人才定向引進、對口強化幫扶、人才激勵穩定等任務,努力完成3400人次招生、學歷教育和在職培養培訓,使衛生人力資源總量、中高級職稱人數分別較上年有較大增長。抓好衛生體系建設項目。實施好高海拔縣醫院職工周轉房項目建設;州醫院二病區和理塘、、稻城3個縣級區域醫療中心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為到2015年實現州人民醫院“三甲”目標和三個區域醫療中心醫院“二甲”目標奠定堅實基礎。做好公立醫院改革工作。重點做好以破除“以藥補醫“弊端為切入口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加強對康定瀘定兩個試點縣的指導和支持,做好調查研究,方案制定、組織動員、人員培訓、評估考核和住處上報等工作。及時研究解決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努力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確保甲、乙、丙類傳染病發病率穩中有降;免疫規劃接種率以縣為單位達到95%以上;較好完成艾滋病、大骨節病、包蟲病等疾病年度防治目標任務;推進衛生應急和鼠疫防治工作;進一步開展對口支援、農牧民健康促進、衛生防病知識巡講等活動;落實行動計劃的各項保障措施,做好資金統籌、執行監督、分類指導、項目評估和對外宣傳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