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語文教學調研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語文教學是小學教學的主要課程,怎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20*年9月中下旬,根據電大的有關社會實踐要求,我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到我鎮二村、三村小學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進行了調查。在調查中,我通過聽課、與教師座談、小學生訪談等形式,發現由于廣大教師的大膽探索,在教學中出現了許多新的小學語文教法,這些新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不無裨益。但若結合教學實踐、效果和質量仔細推敲,就會發現其中有的“新教學法”教學理論基礎薄弱,忽略了小學生心理特點,或脫離小學生認知實際,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將小學語文教學引入誤區。我就其中幾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作些分析,以期有助于改進。
一、鐘情于“游戲的興趣”,忽略了給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
“愉快教育”是針對片面追求升學率、學生負擔日益加重、陷于苦讀而提出的。顧名思義,“愉快教育”應指使學生樂于接受教育,使學生感到學習文化知識是件十分愉快的事,因而樂此不疲。如何誘發愉快?應在教學中提供恰當的外部誘因,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其自己愿意學、努力學、刻苦學、學得愉快。但從一些實際教例來看,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忙于“設趣”、“激趣”、“逗趣”,使教學形式趨于“游戲化”,于是哪節課無游戲,哪節課便索然無趣。“教”失去游戲這根“拐杖”,“學”就失去歡樂的誘因。學生感到“真沒勁”,教學效果便大打折扣。這是片面理解“愉快教育”所產生的畸形教法。事實上,課堂絕不可能是游戲場,學習也絕不可能是一場游戲。無論學哪門文化知識,要想學好,都得依靠學生的內驅力,都得刻苦。誘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才是促使學生自覺愉快學習的關鍵。教育實踐證明:處于普及教育階段的學生,其學習的最直接內驅力來自其比較明確的學習目的。老師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有一個學習的具體目標,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愉悅,具備了認知的先決條件,能學懂教材,能跟上教學進度,能不斷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就能增強自信,愉快地學習。
二、熱衷于繁瑣分析,人為地將易于理解的教材艱澀化。
這些年,小學語文教學頗為崇尚對文章的層層分析,直至對原來無深意的字句硬是挖掘出微言大義,把本不難理解的教材分析成“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麻。似乎非如此則不見功夫。這里試舉小學語文《我愛故鄉的楊梅》第一段為例。該段僅一句話:“我的故鄉在江南,我愛故鄉的楊梅。”按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規定,三年級只要求學生“練習說說段落大意”。由于這段話很平實、明白,沒有生字,教師只需借助地圖給學生解釋“江南”這個詞的含意,并結合書本的插圖讓學生明白“楊梅”是一種什么樣的水果,再指導學生讀這個句子,學生是能夠說出這段話的大意。但若照時下繁瑣分析段落大意的套路,這句話分析至少得分四個步驟進行:一曰“濃縮”,即要求學生把這句話的主要詞語“濃縮”出來。二曰:“類比、逆向思考”,即要求學生“類比”出各自的故鄉、各自喜愛的水果,并據此作莫名的“逆向思考”。三曰:“剖切”,即要求學生將這句話“剖切”成上半句和下半句。四曰:“聚斂”,即要求學生對已經被“剖切”的兩部分再找“閃光點”,如“愛”字,并以此為所謂的“閃光窗口”,“輻射”開去,領會出段意,要愛家鄉、愛學校、愛同學、愛老師、愛父母、愛人民、愛祖國等等,從而在心中“泛起”所謂的“一波漣漪”。據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繁瑣的分析是怎樣人為地把平實的語句變成艱澀。這樣的分析,乍看起來教法是“創新”的,課堂十分熱鬧,但仔細審視,就不難發現其實華而不實。“逆向”、“閃光”、“輻射”,不僅無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會把學生的思路搞亂,既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又使學生望文生畏。脫離實際的“創新”,人為地制造深奧,這不是教法的改革,而是浮躁的表現。
三、偏重模仿教法形式,削足適履導致課堂教學的低效益。
近幾年,上課凡“講”,就被認為有“灌”的嫌疑,這導致一些教師上課不敢講。其實,講解是許多教學方法的主要構成部分,是傳授知識最便捷、最省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許多復雜的道理,一經詳盡的講解,聽者便順之釋然。問題在于怎么講,什么時候講,講得是否適當,講得是否準確。簡潔、生動、有條理的講解,其中就包含有對學生的啟發,只有枯燥乏味的講解才是“灌”。倘若教師的講解準確、幽默風趣,那么這樣的講解就如詩如歌,引人入勝,足以令學生心往神馳,學生的思緒就會被教師牽入知識寶庫。聽這樣的講解不僅深受啟發,容易理解,而且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把知識記得很牢。至于課該怎么講,我以為這取決于教師自身的素質、教材的具體內容、教學的具體目的、學生的認知實際和學校的教學設備條件。當講則講,當讀則讀,當問則問,當練則練,當演示則演示,一切為了實現教學目的。
由于時間短暫,學識粗淺,我的調查難免有些疏漏或見解偏頗,但我真心期盼,乘著新課程改革的東風,廣大小學語文教師能夠銳意改革,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與成長為要。我相信小學語文教學的前景將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