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美醫學期刊英文摘要N詞詞簇對比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意義]旨在為情報的編輯提供指導。[方法/過程]將“中國醫學論文英文摘要語料庫”(CMRPAE)作為觀察語料庫,“美國醫學論文英文摘要語料庫”(AMRPAE)作為參照語料庫,使用Wordsmith中的N詞詞簇統計功能對任意長度的詞簇進行統計分析,調查中國醫學期刊英文摘要中詞簇的分布特征,篩選出超高頻詞簇的分布情況;然后使用PowerGREP將中美醫學期刊英文摘要的四個語步分別提取出來,建成8個獨立的語料庫;最后使用AntConc分別檢索各個語步的3詞或4詞詞簇,以便進行中美相同語步詞簇的對比分析。[結果/結論]詞簇越長,復現頻率越小;大部分詞簇為不完整的結構單位,沒有習語意義;短的詞簇可以并入長的詞簇,成為其一部分,我們可以從組成他們的單詞中得出它們的意義。
關鍵詞:醫學期刊;英文摘要;詞簇
近年來,詞簇研究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研究者根據自己的研究目的,創造出50多種關于詞簇的表達,如chunks、N-gram、multiwordunits、formulaiclanguage、stereotypedphrases、clusters、recurrentword-combina-tions等,并取得了相關的研究成果。Wolfgang認為篇章片段的構成元素之間存在著某種語義上的聯系,體現在多詞單位、搭配組合和固定詞組[1]。濮建忠在研究中采用詞塊的表達,并將其定義為“以詞形或詞為基本單位,由連續或非連續的兩個或多個詞形或詞組合而成的,允許抽象度高于詞的單位出現的,有一定使用頻率、結構相對完整、能表達一定意義的,有心理現實性的語言形式。”[2]李文中則使用詞簇的表達,并指出所謂“詞簇”(wordcluster)即文本中2個或2個以上的詞形以固定的組合關系(或位置)重復同現。[3]本研究則采用詞簇的表達方式。在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們為了國際交流的需要,在應用中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語言變體,即EST(EnglishforScienceandTechnology)。EST最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是二戰后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結果。EST之所以應運而生,是因為科學研究的發展需要一種既不同于文學英語,又能準確、清晰、簡明地表達思想,以滿足國際學術交流需要的英語。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EST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也對我們的生活和語言使用產生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全世界將近65%的期刊論文、官方出版物、技術報告、實驗報告等科技產品,都采用EST這種文體形式。由此可見,EST在當今世界的地位非常重要。[4]
固定詞簇在EST這種文體形式中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Biber[5]等(1999)在其“TheLongmanGrammarofSpokenandWrittenEnglish”(朗文英語口語和筆語語法)中運用語料庫軟件技術對詞簇進行研究;濮建忠[6](2003)首次基于CLEC語料庫研究了學生英語書面語的詞塊型式;衛乃興[7][8](2004、2007)研究了COLSEC語料庫中的詞語序列,描述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的短語學特征;李文中[3](2007)將中國英語新聞報刊中的詞簇與英國英語新聞報刊中的詞簇進行對比,調查中國語境中詞簇的分布特征及語用功能。范曉筠[9](2009)在其碩士論文中,分析中國學術英語論文中2~6詞詞簇使用的頻率分布特點及常用4詞詞簇在結構和功能上的特點,通過將其與英語本族語研究者發表的學術文章進行對比,找到中國英語學術文章中四詞詞簇使用的獨特特點以便更好地指導英語教學及學術英語寫作。張淑靜[10](2012)通過對比中國景點介紹和外國景點介紹中的常用詞簇,找到能夠反映中國本土特色的高頻詞簇,楊元媛[4](2013)通過自建EST論文語料庫,應用語料庫軟件WordsmithTools,檢索自建語料庫中的高頻4詞詞簇,從結構和功能的角度分析了高頻詞簇的特點。鑒于英文摘要在國際學術交流中的重要性[11-12],近年來一些學者開始對英文摘要中的詞簇進行研究。常哲[13](2011)對中醫藥實驗性學位論文英文摘要進行分析,了解摘要中各個語步的時態、語態、人稱等語言學特征及每個語步中常用的3~4詞詞簇的使用情況等;雍文明[14](2011)通過自建語料庫,提取摘要中各種長度的詞簇,分析其在醫學期刊英文摘要中的語用功能。本研究計劃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旨在研究OMRC結構的中國醫學期刊英文摘要中的詞簇模式,總結其常用句型,為醫學論文英文摘要的撰寫提供指導。研究問題是:中國醫學期刊英文摘要中的詞簇的長度變化特征有哪些?與美國醫學期刊英文摘要的詞簇進行對比,呈現哪些典型的本土化特征?各個語步有哪些典型的詞簇模式?
1研究方法
1.1語料選擇
該研究使用王蘭英教授自建的醫學論文英文摘要語料庫,即國內醫學研究論文英文摘要語料庫(CMRPAE)和美國醫學研究論文英文摘要語料庫(AMRPAE)。國內醫學研究論文摘要語料庫搜集了2010年國內52種醫學核心期刊中OMRC結構的摘要500篇(依據2008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美國醫學研究論文英文摘要語料庫是從2010年美國20種主要醫學期刊中(依據2009年影響因子前50位的醫學期刊)搜集結構相同的英文摘要500篇為真實自然語料。[15]
1.2數據提取
首先,利用WordsmithTools對2個語料庫的N詞詞簇進行統計,得出N詞詞簇在2個語料庫中的總體分布;其次,利用WordsmithTools分別用CMR-PAE和AMRPAE2個語料庫生成多個對應的N詞詞簇表(2≤N≤8),然后將2個語料庫中的各個N詞詞簇表進行對比,篩選出CMRPAE中具有超高頻率的詞簇,也就是說通過主題性對比分析篩選出中國醫學期刊英文摘要中比較典型的詞簇模式;最后,使用PowerGREP將中美醫學期刊英文摘要的4個語步分別提取出來,建成8個獨立的語料庫:國內目標語料庫、國內方法語料庫、國內結果語料庫和國內結論語料庫、國外目標語料庫、國外方法語料庫、國外結果語料庫、國外結論語料庫,然后使用AntConc分別檢索各個語步的3詞或4詞詞簇,以便進行中美相同語步詞簇的對比分析,了解其詞簇使用特征,從而總結出各個語步寫作時的常用句型。
2結果與分析
N詞詞簇在中國醫學期刊英文摘要語料庫中的分布,如圖1所示。通過圖1發現,從復現頻率而言,2詞詞簇最為常見,詞簇越長,復現頻率越低,也就是說詞簇長度與復現頻率成反比。為了找出中國醫學期刊英文摘要中的常用詞簇,需要利用美國醫學期刊英文摘要語料庫作為參照語料庫,對比2個語料庫中相應的N詞詞簇,通過主題性對比分析篩選出中國醫學期刊英文摘要中比較典型的詞簇模式。如從CMRPAE中共獲得3145個2詞詞簇,通過對比,顯示正主題性的詞有284個。通過以下計算可以得到284÷3145×100=9.03,即在CMRPAE中的所有2詞詞簇中9.03%屬于高頻詞簇。以此類推,可以計算出3詞到8詞詞簇中超高頻詞簇所占的比例。中國醫學期刊英文摘要語料庫中超高頻N詞詞簇的比例分布。通過圖2,我們可以看出超高頻的詞簇多為3詞詞簇、4詞詞簇和2詞詞簇。因此,為了解各個語步超高頻詞簇的使用情況,使用PowerGREP將中美醫學論文摘要的4個語步分別提取出來,建成8個獨立的語料庫,即國內目標語料庫、國內方法語料庫、國內結果語料庫、國內結論語料庫、國外目標語料庫、國外方法語料庫、國外結果語料庫、國外結論語料庫,然后使用AntConc分別檢索各個語步的3詞或4詞詞簇,以便進行中美相同語步詞簇的對比分析,了解其詞簇使用特征,從而總結出各個語步寫作時的常用句型。
2.1中美醫學期刊英文摘要目標語步3詞詞簇特征分析中美醫學期刊英文摘要目標語步3詞詞簇對比如表1所示。通過表1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國內摘要語步中,使用最為頻繁的1個3詞詞簇結構為“toVthe”。盡管這個詞簇意思不太完整,我們還是可以看出,這個詞簇通常用來表達研究的目的。出現頻率比較多的名詞詞簇是“theeffectof”“therelationshipbetween”,這一名詞詞簇經常做研究的賓語,而“inpatientwith”“inchildrenwith”這一介詞詞簇說明研究的對象多為病人或孩子。由此可以得出,中國學者經常使用諸如“Toinvestigatetheeffectonthepa-rametersofrespiratoryandcirculatorysystemsinres-piratoryfailurepatientsreceivingmechanicalventila-tionbydifferentsuctioning”這樣的表達。對于美國學者來說,同樣表達研究目的,表達方式比較靈活,“toVthe”的出現頻率遠遠不及國內學者的使用頻率,他們更多地使用“ofthisstudy”“thisstudywas”這樣的完整句子來達表其研究目的。
2.2中美醫學期刊英文摘要方法語步3詞詞簇特征分析中美醫學期刊英文摘要方法語步3詞詞簇對比分析如表2所示。表2可以看出,在國內方法語步中使用最為頻繁的詞簇結構是“bedone+prep”這樣的被動語態結構,將研究對象進行分組,即實驗組和控制組。經常使用“SDra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sthmagroupandBCG-PSNgroup”這樣的句型,而美國學者介紹研究方法時,經常用到“self-re-portswereusedtoassessphysicalhealthconditions”這樣的句型。被動語態的使用頻率遠遠不及國內學者,說明美國學者有時會用主動語態使行文更加簡潔,現在越來越多的論文開始采用主動語態第一人稱復數。因此,我們建議大家,人稱和語態的使用不必拘泥于第三人稱被動語態,可以根據對論文的具體要求和上下文語境選擇合適的語態和人稱。
2.3中美醫學期刊英文摘要結果語步3詞詞簇特征分析中美醫學期刊英文摘要結果語步3詞詞簇對比,如表3所示。通過表3我們可以看出,國內結果語步中高頻3詞詞簇均與“比較’有關,因為在方法語步中,國內學者通常對研究對象進行分組,通過實驗,將不同組的研究結果進行對比。因此,會出現“比較含義”的高頻詞簇。經常會出現諸如“TheexpressionofCX3CRIinPBMCofpatientinAPCIgroupwashigherinACIgroupinhospital,onthecourseofseventhday,offourteenandofthirtieth(allP<0.05)”之類的表達。而在美國結果語步中,卻沒有意思相對固定的詞簇。
2.4中美醫學期刊英文摘要結論語步4詞詞簇特征分析中美醫學期刊英文摘要結論語步4詞詞簇對比。由于結論部分的3詞詞簇意義不夠完整,故選擇4詞詞簇進行對比。表4顯示在結論部分研究者需要對整個研究進行總結,對他們的研究結果進行評價、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從以上4種詞簇的分析我們也不難發現,這些詞簇均和“對方法和結果的評價”有關。國內學者經常使用“Catheterizationandangiocardiographyplayanimportantroleinrec-ognizingthecomplicationspostbidirectionalGlennprocedure”這樣的表達。
3結論
研究發現:研究者為了實現不同語步的功能,在摘要寫作時通常使用一些固定的表達方式,即詞簇。詞簇越長,復現頻率越小。大部分詞簇為不完整的結構單位,沒有習語意義,短的詞簇可以并入長的詞簇,成為其一部分,我們可以從組成它們的單詞中得出它們的意義。在ESP教學中,這些反復出現的高頻率詞簇對我們的研究和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論文摘要寫作的固定模式,提高課程教學的效果,同時為情報編輯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2]濮建忠.學習者動詞行為:類連接、搭配及詞塊[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192.
[3]李文中.中國英語新聞報刊中的詞簇[J].中國外語,2007(3):38-43.
[4]楊元媛.基于語料庫的科技英語論文四詞詞簇特點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3(4):45-52,95.
[6]濮建忠.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類聯接、搭配及詞塊[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3(6):438-445
[7]衛乃興.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語料庫初始研究[J].現代外語,2004,27(2):140-149.
[8]衛乃興.中國學生英語口語的短語學特征研究:COLSEC語料庫的詞塊證據分析[J].現代外語,2007(3):280-291.
[9]范曉筠.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學術英語論文詞簇特點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09.
[10]張淑靜.中國英語景點介紹中的詞快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2(6):173-176.
[11]劉雪立.醫學論文英文結構式摘要的寫作[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3,14(4):452-454.
[12]劉雪立.醫學論文摘要的寫作[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04,15(4):254-256.
[13]常哲.中醫藥實驗性學位論文英文摘要的探析:基于中國英語語料庫的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1.
[14]雍文明,王蘭英.詞簇在醫學論文英文摘要寫作教學中的意義[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1,28(2):263-264.
[15]王蘭英,雍文明,王連柱,等.中美醫學論文英文摘要文本對比分析[J].科技與出版,2011(11):78-82.
作者:丁君;仇桂珍;劉真真 單位:新鄉醫學院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