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局人員年終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抓住加快林業發展的歷史機遇,緊緊圍繞工委、管委會的產業發展目標,堅持“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的原則,科學規劃,狠抓落實,精心組織開發區廣大干部群眾開展了扎扎實實的造林綠化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年工作總結
(一)緊盯目標,狠抓落實,圓滿完成了各項責任目標
今年已完成人工造林94608畝,其中:灌區防護林15558畝,植樹674376株,生態經濟林28550畝。退耕還林工程新造及補播50500畝;圍欄封育2萬畝。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林政管理,林業案件查處等各項工作都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使林業建設再上新臺階。
(二)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1、以圍城生態林核心區、南川生態路寬幅新造為重點,補植完善村級骨干林帶,綠化34個村級組織活動陣地,共完成造林15558畝674376株,其中:新植3636畝,補植11922畝。
2、生態經濟林按照“狠抓一個主導產業,培育兩個特色產業”的發展思路,狠抓葡萄產業,培育枸杞、蘋果產業。今春種植生態經濟林28550畝,其中:葡萄16262畝,蘋果7337畝、枸杞3651畝、棗樹1300畝。
3、組織造林專業隊,派技術人員現場指導,搶墑新造及補播檸條5.05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0.5萬畝,退耕地補播3萬畝,荒山挖魚鱗坑點播0.05萬畝,荒山補播1.5萬畝。
4、對樊家廟子野生酸棗進行,封育補種,切蘗復壯,改造成2萬畝酸棗采種基地,設置鐵絲圍欄3.2萬米,修建護林房1座,維修林區道路15公里。在原有酸棗生長稀疏區域,盡量保護原有植被的情況下,采取先挖穴在點播的辦法進行人工補植1萬畝。
5、為加快環境改善,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大了秋季林業建設力度,樹立了“一年林,兩年造”的意識,提前動手,早做規劃,在做好秋季植樹工作的同時做好明春造林的準備工作。
(1)、肖家窯萬畝節水基地及陳家溝節水基地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肖家窯、陳家溝節水項目區規劃面積為1.7萬畝,其中:肖家窯1.2萬畝,陳家溝0.5萬畝。目前已完成開溝110萬米、鋪設支管道1.52萬米,計劃栽植蘋果苗木67.2萬株,營造防護林190畝。今秋栽植高酸蘋果660畝,植樹36960株,該項目的實施為灌區外圍林地更新改造探索出了新的發展模式,為開發區荒山造林改造發展后續產業積累了寶貴經驗。
(2)、灌區防護林建設穩步推進。以城鎮余留地、朝陽生態路及鹽興公路、黃同公路等綠色通道補植為重點共完成秋季人工造林6700畝,植樹50萬株,整修林帶1.9萬畝,開挖栽植溝61萬米。同時與各鄉鎮配合,督促、指導承包戶整修林帶20186畝,冬灌18000畝,涂紅刷白230萬株,切實加強林木管護,提高林木保存率。
(3)、經濟林建設力度逐步加大。一是按照工委、管委會的要求,制定了《紅寺堡開發區加快特色林果產業發展意見》,工委已以文件下發,明確了開發區林果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果農和投資經果林建設的企業、大戶吃了一顆定心丸;編制并上報《紅寺堡開發區2010年特色經果林產業發展規劃設計》報告。二是為高標準、高質量建成鹽興、滾新、恩紅及中鹽高速等公路綠色長廊,早日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樹立開發區綠色窗口形象。通過實地踏查,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編寫了《紅寺堡開發區特色優勢產業帶綠化美化工程發展實施方案》,以鹽興、滾新、恩紅等公路兩側300米產業帶建設為重點,規劃種植經果林121549.2畝,建成葡萄、紅棗、蘋果三個優勢果品產業帶;編寫了《中鹽高速公路兩側300米林果產業帶建設方案》,規劃林果產業帶面積24787.4畝,喬木林199.4畝,灌木林1761畝,通過生態林、經濟林并舉,最終實現防風固沙,經濟效益,公路美化相統一。三是指導中圈塘萬畝葡萄基地完成栽水泥桿、冬剪、埋土,確保基地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成立紅寺堡鎮上塬村葡萄基地建設技術服術組,現場指導。借鑒中圈塘萬畝葡萄基地建設經驗,統一標準、統一劃線、統一挖溝、統一指導施肥、回填、整溝、灌水。已開溝200余萬米。四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與鄉鎮協作,落實明春經果林種植地塊,做好挖坑回填冬灌工作,為明春栽植打好基礎。落實林果面積15.26萬畝。
(4)、做好今秋明春的苗木儲備工作。為確保今秋明春植樹造林工作有序開展,于10月份召開了開發區苗木招標采購會議,訂購生態林苗木200萬株,經濟林苗木400萬株,其中葡萄319萬株,紅棗40萬株,蘋果41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