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市政制定地震應急預案范文

市政制定地震應急預案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政制定地震應急預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市政制定地震應急預案

第一章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增強對州行政區域內破壞性地震的快速反應能力,保證地震應急工作能夠協調、有序和高效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減輕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國家地震應急預案》和《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省地震應急預案》及《州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1.3地震災害事件分級

地震災害事件分為4級:Ⅰ級特別重大地震災害,Ⅱ級重大地震災害,Ⅲ級較大地震災害,Ⅳ級一般地震災害。

特別重大地震災害,是指發生7級以上地震,或造成300人以上死亡,經濟損失占年生產總值比例1%以上,產生特別重大社會影響的地震。

重大地震災害,是指發生6.5—6.9級地震,或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地震。

較大地震災害,是指發生6—6.4級地震,或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產生較大社會影響的地震。

一般地震災害,是指發生5—5.9級地震,或造成20人以下死亡,產生一定社會影響的地震。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處置州地震災害事件(含有感地震事件,下同)的應急活動。

1.5工作原則

地震災害事件發生后,各級人民政府應立即按照預案實施地震應急,發揮解放軍、武警部隊、公安、重大災害應急救援隊在處置地震災害事件中的骨干作用、突擊隊作用和地震志愿者及群眾在自救互救和災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處置本行政區域地震災害事件。

第二章組織領導機構及主要職責

2.1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組成與主要職責

2.1.1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組成

州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和調度全州防震減災工作。發生地震災害后,州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即轉為州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組織、指揮和協調全州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

州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州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州地震局,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成員為領導小組(指揮部)成員單位的聯絡員。

2.1.2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主要職責

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主要職責是:向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報告震情、災情,分析、判斷地震趨勢和確定應急工作方案;確定和宣布臨震應急或震后應急期的起止時間。統一領導全州抗震救災工作,部署和組織有關部門和地區對受災地區進行緊急救援;向災區派出地震現場抗震救災指揮部,決定派遣州重大災害應急救援隊趕赴現場開展救災工作;協調州軍分區和武警州支隊迅速組織指揮部隊參加搶險救災;根據地震災害應急需要,決定在災區實行和解除特別管制。根據震情、災情向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提出援助請求,承擔其他有關地震應急和救災的重要工作。

2.2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組成及其主要職責

2.2.1州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組成

震時,州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自動轉為州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為州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辦事機構,設在州地震局。辦公室主任由州地震局主要負責人擔任,辦公室成員為領導小組(指揮部)成員單位的聯絡員。視情況和應急需要,指揮部辦公室下設綜合聯絡、震情監視跟蹤、災情信息、信息、條件保障等組。

2.2.2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主要職責

匯集、上報震情、災情和抗震救災進展情況;提出具體的抗震救災方案和措施建議;貫徹州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指揮部)的指示和部署,協調有關縣人民政府、災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成員單位之間的應急工作,并督促落實;掌握、分析、會商震情;組織震害損失調查和快速評估;與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新聞工作方案,指導抗震救災宣傳,組織信息會;起草指揮部文件、簡報,負責指揮部各類文書資料的準備和整理歸檔;參與審定震后重建方案,檢查災后重建設施、房屋的抗震標準;承擔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日常事務和交辦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預警和預防機制

3.1信息監測與報告

州地震局負責對全州及周邊各類地震觀測信息進行接收、監控、存儲、分析處理、震情跟蹤并及時聯系上報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

3.2預警預防行動

州政府根據國務院、省政府的地震預報意見(年度地震危險區和應注意加強監視區),部署防震減災工作。根據省政府的短期地震預報,及時做好防震準備。

省政府決策臨震預報,宣布預報區進入臨震應急期后,預報區所在的縣人民政府采取應急防御措施,主要內容為:

根據震情發展和建筑抗震能力以及周圍工程設施情況,避震通知,必要時組織避震疏散;要求有關部門對生命線工程和次生災害源采取緊急防護措施;督促檢查搶險救災的準備工作;平息地震謠傳或誤傳,保持社會安定。

3.3地震預警級別及

依據地震的緊迫程度,分為3級:“地震重點危險區劃分”對未來一年或稍長時間內可能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區域做出劃分;“地震短期預報”對3個月內將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做出預報;“臨震預報”對10日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做出預報。

依據地震的嚴重程度,分為3級:“5級至6級地震”、“6級至7級地震”、“7級以上地震”。已由省政府地震短期預報的地區,如果發現明顯臨震異常,在緊急情況下,州、縣政府可以48小時之內的臨震預報,并同時向省政府和省地震局報告。

第四章應急響應

4.1分級響應

4.1.1地震應急響應分級和啟動條件

應對特別重大地震災害,啟動I級響應(紅色預警)。在國務院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下,由省政府領導災區的地震應急工作;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負責協調、組織全州地震應急工作,負責人為州政府主要負責同志。

應對重大地震災害,啟動Ⅱ級響應(橙色預警)。在省政府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下,由省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災區的地震應急工作;州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指揮部)負責協調、組織全州地震應急工作。

應對較大地震災害,啟動Ⅲ級響應(黃色預警)。在省政府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下,由州政府領導災區地震應急工作,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負責全州地震應急工作;災區所在縣抗震救災指揮部負責協調、組織地震應急工作。

應對一般地震災害,啟動Ⅳ級響應(藍色預警)。在省政府和州政府領導和支持下,由災區所在縣人民政府領導災區地震應急工作。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全州地震應急工作。

地震災害使災區喪失自我恢復能力、需要上級政府支援,或者地震災害發生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和其他特殊地區,應根據需要相應提高響應級別。

確定地震應急響應級別的權限:Ⅳ級響應由災區所在縣級人民政府決定,并報省政府、州政府以及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Ⅲ級響應由州政府決定,并報省政府及省地震局。Ⅱ級響應由省政府決定。當需要啟動Ⅰ級級響應時,省政府報國務院辦公廳和中國地震局,由國務院做出決定。

4.2信息報送和處理

4.2.1震情速報

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州地震局要及時將省地震局確定的地震參數速報州政府。

4.2.2災情報送和處理

地震災情速報內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壞的范圍、人員傷亡、經濟影響和社會影響等。由震區各級地震、民政、公安、安監、交通、水利、住建、教育、衛生、外事、通信及有關部門迅速調查、收集、上報。

4.2.4震情、災情公告

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依照有關信息公開規定,在地震災害發生1小時內,組織關于地震時間、地點和震級的公告;在地震災害發生24小時內,根據初步掌握的情況,組織災情和震情趨勢判斷的公告;適時組織后續公告。

4.3通信

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充分利用公共網絡、衛星電話、無線電臺等實時獲得地震災害現場的情況。通信部門迅速了解地震災區的通信狀況并派出人員進行維護和搶修。

4.4指揮與協調

4.4.1Ⅰ、Ⅱ級響應

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做出應急響應:

盡快恢復指揮協調功能,了解震情、災情,迅速上報省政府,并抄送省地震局、省民政廳;組織災區人民開展自救互救,組織有關部門對口支援災區的應急搶險救災工作;組織前來支援的搶險救災隊伍搶救被壓埋人員和遭受地震次生災害致傷人員;組織力量盡快搶修受損的水利、化工等要害工程,采取緊急措施防止和控制火災、爆炸、水災、毒物污染等次生災害;盡快組織力量搶修被破壞的市政公用設施,恢復和保障災區供水、供電、供氣、交通、通訊等生命線工程系統的正常運行;組織前來救援的醫療救護隊伍及醫務人員搶救傷員,并做好災區防疫工作,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采取措施疏散、安置災民,保障災民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條件;做好震情監測工作,進行地震現場考察與災害損失評估,并及時上報;維護社會治安,加強對首腦機關、要害部門、金融單位、儲備倉庫、救濟物品集散點、監獄等重要目標的警戒,保護國家財產;實行交通管制,限制無關車輛和人員進入災區,保證交通暢通;接待安置救援人員,接收、調配救災款、物,監督使用情況;提出災區需要援助項目的建議;提出震后應急期限和特別管制措施的建議;強化宣傳,平息地震謠言和誤傳,保持社會穩定。

4.4.2Ⅲ級響應

1、州政府做出的應急響應

授權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集中領導本行政區內的地震應急工作。

2、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做出應急響應

了解震情、災情,確定應急工作規模;向省政府報告震情、災情,并抄送省地震局和民政廳;向州委、州政府報告震情、災情,通報州軍分區,宣布災區進入災后應急期;根據抗震救災的需要,建議州政府派出州重大災害應急救援隊伍開赴災區搶險救災,建議州政府請求軍分區協調駐軍部隊趕赴災區搶險救災,建議州政府實行特別管制措施,建議州政府請求省政府有關部門對災區進行對口支援,建議州政府請求鄰區州(地、市)人民政府對災區進行援助;組織州有關部門對口支援災區的應急搶險救災工作;組織區內非災區對災區進行援助。

4.5緊急處置

地震災害現場實行由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統一領導,各部門參與的應急救援工作體制。

現場緊急處置的主要內容:溝通匯集并及時上報信息,包括地震破壞、人員傷亡和被埋壓的情況、災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動進展情況;分配救援任務、劃分責任區域,協調各級各類救援隊伍的行動;組織查明次生災害危害或威脅;組織采取防御措施,必要時疏散居民;組織力量消除次生災害;組織協調搶修通信、交通、供水、供電等生命線設施;估計救災需求的構成與數量規模,組織援助物資的接收與分配;組織建筑物安全鑒定工作;組織災害損失評估工作。

各類救援隊伍要服從現場指揮部的指揮與協調。救援隊伍到達災區后向現場指揮部報到,報告隊伍實力,了解災情與救援行動進展;由現場指揮部劃定責任區,部署救援任務;必要時向現場指揮部請求大型機械等條件支援。

4.6人員搶救與工程搶險

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指揮州重大災害應急救援隊伍趕赴災區,開展現場救援工作,組織不同救援隊伍之間的銜接與相互配合。

州軍分區、武警州支隊、州公安局、州公安消防支隊、州衛生局及相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組織指揮搶險救援隊趕赴災區,撲滅火災、搶救被埋壓人員和傷員,進行工程搶險。

4.7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對震損建筑物能否進入、能否破拆進行危險評估;探測泄漏危險品種類、數量、泄露范圍、濃度,評估泄漏的危險性,采取處置措施;監視余震、火災、爆炸、放射性污染、滑坡崩塌等次生災害、損毀高大構筑物繼續坍塌的威脅和因破拆建筑物而誘發的坍塌危險,及時向救援人員發出警告,采取防范措施。

4.8群眾的安全防護

災區政府及民政部門做好災民的轉移和安置工作。具體制定群眾疏散撤離的方式、程序的組織指揮方案,規定疏散撤離的范圍、路線、避難場所和緊急情況下保護群眾安全的必要防護措施。

4.9次生災害防御

州公安、水利、建設、交通、通信、廣播、環保、國土、氣象、質監、安監等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協助災區采取有效措施處置地震次生災害事故。

4.10地震現場監測與分析預報

州地震局協助上級地震部門開展地震現場監測與分析,協同布設或恢復地震現場測震和前兆臺站;對震區地震類型、地震趨勢、短臨預報提出初步判定意見,上報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

4.11地震災害調查與災害損失評估

州地震局協同上級地震部門在各級政府的配合下開展地震烈度調查、地震災害損失評估。

4.12應急結束

應急結束的條件是:地震災害事件的緊急處置工作完成;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經過震情趨勢判斷,近期無發生較大地震的可能;災區基本恢復正常社會秩序。達到上述條件,由宣布災區進入震后應急期的原機關宣布災區震后應急期結束。有關緊急應急措施的解除,由原決定機關宣布。

第五章保障措施

5.1分級分類預案

州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成員單位要依據各自職責,制定本部門、本單位、本系統地震應急預案,提高地震應急和搶險救援能力,為抗震救災提供堅強有力保障

5.2宣傳、培訓和演習

各級政府要開展經常性的防震減災科學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定期組織各級應急管理、救援人員和志愿者進行業務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協調整合各種應急救援力量,開展不同形式和規模的地震應急演習,使公眾樹立科學的災害觀,動員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防震救災活動,增強社會公眾的地震應急意識,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5.3監督檢查

由州防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對《州地震應急預案》實施的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保證應急措施到位。并對全州各級各類地震應急預案進行監督檢查。

第六章其他地震事件處置

6.1有感地震應急

有感地震是指人們感覺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員重傷和死亡以及顯著財產損失的地震。

州地震局收集震情與災情,根據省地震局提出的震情趨勢判斷,適時報州政府,督導有關部門做好保持社會穩定工作??h人民政府必須做好保持社會穩定工作,并將應急情況及時上報州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

6.2平息地震謠言

當出現地震謠言并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較嚴重影響,州地震局派出專家分析謠言起因,做好宣傳工作;發生地區縣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平息地震謠言。并將應急情況及時上報州防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

6.3特殊時期戒備

在重大政治社會活動期間,州地震局進行應急戒備,要組織震情值班、地震監測、震情會商等工作,確定統一的宣傳口徑,并將應急戒備情況上報州防震減災領導小組(指揮部)。

6.4鄰區震災應對

地震發生在鄰區,對我州造成震災損失或嚴重社會影響時,根據初步判定的震災損失或影響程度,啟動相應的響應級別。

第七章附則

7.1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州政府批準。各縣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地震應急預案,報州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備案。

為適應地震災害事件應急對策的不斷完善和地震應急機構的調整,須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預案的更新期限為5年。

7.2制定與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州地震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報州政府批準后實施。

本預案由州地震局負責解釋。

7.3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之日起施行。州政府年的《州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同時廢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国产破处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最新中文字幕av专区|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同房猛烈无遮挡动态图 | 免费又黄又硬又大爽日本| 色偷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亚洲人配人种jizz|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观看| chinese乱子伦xxxx视频播放|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丰满女邻居的嫩苞张开视频| 日韩a一级欧美一级|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高清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美女黄视频免费| 国产一级一级一级成人毛片|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最色网在线观看|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韩国理论妈妈的朋友|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 ol丝袜高跟秘书在线观看视频| 很黄很污的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名器的护士小说| 色之综合天天综合色天天棕色|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网站 | 久久国产经典视频| 日韩国产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影院| 九一制片厂果冻传媒56|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