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作創新獎評選管理的辦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堅持以“四管一爭”理念為指導,通過工作創新獎的評選表彰,進一步牢固樹立創新意識,著力增強全系統干部職工勤于思考問題、善于發現問題、長于解決問題的習慣與能力,努力在創新管理上取得新突破,在工作成效上取得新跨越。
工商系統工作創新獎評選工作堅持“突出職能、服務中心、注重實踐、利于推廣、鼓勵首創、寧缺勿濫”的原則,牢牢把握創新工作的方向、質量和針對性。
二、參評對象
各直屬局、分局,市局機關各處、室、隊、萃園分局,直屬事業單位,協會、學會。
三、參評條件
參評單位和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四管一爭”理念,圍繞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在體制機制、工作理念、工作制度、方式方法、工作作風等方面積極創新的項目,均可申報參評。
參評項目必須是適應形勢發展變化,在監管、執法、維權、服務、隊伍建設等方面所做出的積極探索,要符合科學性、創造性、典型性、實效性的標準。科學性是指創新工作要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工商行政管理事業發展的方向和總體趨勢,符合工商工作實際;創造性是指創新工作同以往工作相比,在內容、方式和方法上體現獨創性、先進性,具有鮮明的特點;典型性是指創新工作要在全市工商系統具有較強的典型引路和示范帶動作用,在全省乃至全國工商系統有一定的影響力,得到上級部門的肯定;實效性是指創新工作要貼近工商工作實際,已經試行或推行實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并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立項項目要注重從大處入手,跳出工商看工商,跳出工作看工作,通盤考慮,統籌規劃,有利于推動工商事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力爭在省局和市政府創新工作評選中取得新成果。
四、獎額設置
全市工商系統工作創新獎為年度專項獎,設置獎額10名。
五、組織領導
局成立工作創新獎評選工作領導小組,市局分管領導任組長,成員由市局機關各處室負責人和各直屬局、分局分管負責人組成,主要負責評選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實施。評選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局人教處,主要負責評選工作的日常性事務。評選過程由市局監察室全程監督,保證公平公正。評選結果及時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六、評選方法
創新獎的評選在評選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實施,評委由評選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成員組成。評選工作要堅持原則、堅持標準,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具體步驟是:
1、立項。各直屬局、分局和市局機關各處室應緊緊圍繞國家總局、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部署和要求,結合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認真研究制定年度創新性工作項目,于每年4月15日前向市局人教處提交《全市工商系統創新性工作立項審批表》(附件1)等書面立項報批材料,各直屬局、分局立項申報項目不多于4項(其中聯合申報項目不超過1項),各處室立項申報項目不多于3項(其中聯合申報項目不超過1項)。各實施單位要針對立項申報項目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并及時上報評選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完善申報項目。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立項項目的跟蹤檢查,定期跟蹤立項項目的落實、推廣、成效,對經過實踐檢驗不具備可行性和可推廣性的,可以要求申報單位中止實施或不予申報。
2、申報。各直屬局、分局和市局機關各處室于每年11月15日前向市局人教處提交書面申報材料,各直屬局、分局申報項目不多于3項(其中聯合申報項目不超過1項),各處室申報項目不多于2項(其中聯合申報項目不超過1項)。申報材料包括《全市工商系統工作創新獎申報表》(附件2),以及相應的文字說明材料和有關實際運用、領導批示、刊物發表、經驗介紹等方面的輔證材料。申報材料應簡明扼要、突出主題,力戒形式主義和過度包裝。申報項目原則上必須是經過立項審批的項目,個別確有創新性而又未經立項的項目需申報的,須經工作創新獎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并報經組長同意。
3、初評。分直屬局、分局申報、市局機關處室申報和聯合申報三類進行評選。采取處室評選直屬局、分局申報項目,直屬局、分局評選處室申報項目,聯合申報項目由申報單位以外的直屬局、分局和機關處室評選的方法。評選時由創新工作的主創人員進行現場解說或演示,介紹創新工作的背景意圖、實施過程、實際效果、社會影響等,每個項目陳述時間為5分鐘,再由評委按各類別的名額要求記名投票(具體分類名額由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申報情況按比例決定,選票未署名視為廢票),在候選項目中產生20個項目進入復評,如最后一名出現并列則一并進入復評。
4、復評。由評委采取記名方式投票打分(選票未署名視為廢票),復評中本單位有項目的評委選票每項每票記4分,沒有項目的評委選票每項每票記6分。按總分高低確定創新獎候選名單提交市局黨組審定。
5、審定。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產生15個項目(如最后一名出現并列則一并上報),報市局黨組研究,審定10個獲獎項目。
七、結果運用
在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上,對獲獎的單位和部門進行表彰,每個獎項給予適當物質獎勵。并從獲獎項目中擇優推薦參加市政府創新創優獎和省工商局創新性工作的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