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應急管理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制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條為全面掌握我局風險隱患情況,有效防范突發事件的發生,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隱患排查責任單位包括:局屬各部門、單位。
第三條排查監測范圍
1、自然災害
可能造成影響和威脅的自然災害主要有:臺風、暴雨、暴雪、地陷、濃霧、高溫、雷擊等災害;對城市管理及行政執法帶來的影響有:
①城市保潔系統
②戶外廣告、店招店牌設施的安全
③窨井蓋等市政設施損壞、丟失
④城市園林樹木折斷
⑤建筑垃圾清運
⑥路燈設施的安全
⑦公廁等公共服務
2、事故災難
①因作業失當,引起環境衛生設施、設備損壞從而造成垃圾滯留梗阻,影響垃圾及時處理。
②大面積停電事故及限電等,影響生活垃圾中轉、處置設施的正常運作。
③車輛行駛時發生意外事故,造成大量垃圾或糞便進入水域,嚴重污染水域。
④機動車輛泄漏,造成路面油污污染。
⑤窨井蓋、路燈等市政設施損壞、丟失造成的行人、車輛事故。
⑥大風、積雪等造成的城市園林樹木折斷,引發的行人、車輛事故。
⑦其他對城市管理正常維護造成重大影響的事故。3、公共衛生事件
突然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對市容環境衛生的影響主要是疫情控制區域生活垃圾、糞便等廢棄物需單獨收運處置。
4、社會安全事件
①對大型生活垃圾等處理設施實施人為破壞,造成停產等。
②國際國內重大事件,可能影響城市保潔的正常進行,在局部區域引起垃圾的大量產生等。
③作業隊伍群訪、罷工等,可能造成城市不能及時保潔,影響城市環境衛生面貌;造成大量垃圾產生,垃圾、糞便滯留梗阻,影響及時處理等。
④抗拒執法,用暴力襲擊毆打城管執法人員和聚眾鬧事的行為。
第四條排查監測原則
堅持邊排查邊整治的原則,局屬各部門、單位對排查出的隱患要落實好整治責任、措施和預案。對可以在短期內消除的要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對情況較為復雜、短期無法消除的隱患,要制定整治方案,落實監管責任和整治時限,及時消除隱患,防范突發事件的發生;對隱患嚴重、危險性較大,難以進行整治的,安監及行業主管部門要采取停業整改、停產或停止使用等措施,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
第五條排查監測職責
局屬各部門、單位按照工作實際,建立相應的隱患排查制度,負責指導、組織本部門、單位或領域內的隱患排查工作,對可能引發突發事件的危險源、危險區域進行調查、登記,并進行風險評估,采取措施消除隱患。
第六條建立群防群治機制
局屬各部門、單位要積極宣傳突發公共事件隱患排查工作,依靠群眾提供線索、發現問題,及時排除各種隱患。
第七條建立定期排查工作機制
局屬各部門、單位要建立定期排查制度,每季度開展1次以上大排查,特別要加強重大節日和重大政治活動期間的隱患排查工作。
第八條建立風險隱患數據庫
局應急辦要全面摸清各部門、單位風險隱患的種類、數量、分布狀況和危害程度,建立風險隱患臺帳,實時監控,定期向縣政府應急辦報送。對排查出來的隱患要及時整改。
第九條建立風險隱患評估機制
對可能引發突發事件的風險隱患要組織專家對隱患的成因、易發時間、發生概率、緊急程度,可能造成的直接危害及次生危害等進行全面的分析評估,提出防范和治理措施。涉及可能引發較大突發公共事件或可能發生多種災害的隱患,可以請求縣政府應急辦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及專家進行風險評估。
第十條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的督促檢查
局應急辦、局辦公室每年不定期對局屬各部門、單位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督促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