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思政課堂的法治教育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與法治教育的關聯性
1.思想政治課程對國家法律文化的支撐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從以下兩方面起到了對國家法律文化的支撐作用。一方面,“依法治國”是我國建設現代化法治國家的核心法律文化,依法治國觀念的深入需要抗衡中國傳統社會根深蒂固的“人治”文化,唯一的抗衡手段是教育手段。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具備現代化社會治理的先進理念,比如效率優先、契約自由、經濟民主、社會正義等教學內容,它們有利于轉化社會權利本位,解決傳統法“人治”文化與現代法“法治”文化的沖突;另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完成呈現了現代法律體系框架,奠定了高中生認知法律公正性與權威性的知識基礎,有利于法律文化信仰的傳承,是發展國家法治文化的前提。
2.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干涉。
現代犯罪學表明,犯罪高發年齡階段為二十五歲前后,且百分之七十的慣犯從十七歲就開始他們的違法犯罪經歷。也就是說,未成年時期盡管不是犯罪的主要發生年齡段,卻是犯罪萌芽的主要矯治階段,構建高中生違法犯罪的預防措施勢在必行。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是法律知識與觀念的缺失,法治教育的滯后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突顯法治教育的地位,通過有效傳授社會法律規章秩序,促使其內化為高中生正確的社會態度、情感、價值觀選擇,對國家法律的普及,以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的預防價值不可估量。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法治教育途徑
1.高中政治課堂法治教育的目標設置。
按照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框架,可將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法治教育目標設置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情感價值觀目標三個方向。其中,知識目標包括:(1)法律的概念性知識目標,比如法律名詞、法律歷史、法律功能等等;(2)法律的程序性知識目標,比如法律條款、法律結構、法律秩序等等;(3)法律的策略性知識目標,比如國家立法與執法的運作方法、法律的監督手段等等。能力目標包括:(1)獲取法律信息的能力;(2)理解、判斷、交流、評價法律問題的能力。情感價值觀目標包括:(1)強化依法治國的現代國家治理觀念,形成學生社會生活的法律信仰;(2)關注社會發展,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與公民意識;(3)促進法律實踐,樹立學生自覺行使公民權利的主人翁精神。
2.高中政治課堂法治教育的內容體系。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法治教育應圍繞必修課程的教學模塊進行內容建構,主要存在于“經濟生活”模塊與“政治生活”模塊兩方面。其中“,經濟生活”模塊,包括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銀行法、證券法、公司法、勞動保護法、經濟法等法律文件與原則的學習內容;“政治生活”模塊,包括憲法、立法法、選舉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國際法等法律文件與原則的學習內容。相關內容的呈現方式也有兩種,一種是根據上述內容開設獨立法治教育課程;另一種是在高中政治教材中滲透法治內容。
3.高中政治課堂法治教育的教學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法治教學模式在法治教育內容的兩種呈現形式之上加以選擇。(1)開設獨立法治教育課程。此類課程形式應以案例教學為主,即通過法律個案的再現,貫徹教學分析、歸納、演繹手段,促使法律理論具體化。值得注意的是,案例的選擇應具備權威性與感染力,比如引入《今日說法》案例,選擇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敘述性法律事件。(2)在高中政治教材中滲透法治內容。此類課程形式重在結合教材,進行法律方向的延伸教學,比如《生活與消費》課程,可滲透《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講解;《公民的政治參與》課程,可滲透《選舉法》《憲法》的講解等等。
作者:沙春飛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