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法教程在創業教育中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經濟法實務》課程教學內容,突出企業法的主體地位
在《經濟法實務》的教學內容中,核心模塊是企業法的內容。根據企業的共性特點總結出企業法的特點,比如企業的設立、登記、變更、解散、清算等很多共性特點,總結出知識脈絡,使學生觸類旁通地去學習發現問題,進而自己獨立地解決問題。根據企業承擔責任的不同,企業法由個人獨資企業法、合伙企業法、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這四大部分組成。組成什么樣的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是考核一個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重要指標。根據在班級、專業、學校的人緣情況,學生可以組成項目團隊,然后對這個項目進行調研和開發,進而發展成為“企業”。
《經濟法實務》中其他模塊,如市場管理法、宏觀調控法、紛爭處理法為企業的運行提供法律保證。比如簽訂合同需要合同法、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需要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引起的糾紛用產品質量法,最后紛爭的徹底解決需要紛爭處理法。這樣就突出了“企業法”這一模塊的主體地位,以“企業法”為知識線索,把全部經濟法實務的內容牽動起來。
2以“創業團隊”來帶動學生的創業活動
在布置《經濟法實務》的作業時,充分考慮學生學習情況,貫穿創業意識和創業實體的教學。
2.1鼓勵學生組成由不同成員參與的創業團隊
從班級、專業、學校甚至擴展到企業,以學生和企業員工為成員組成創業團隊,完成企業組建的市場調研。創業團隊的組建可以充分展現出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項目團隊成員的多少和素質高低是評價學生項目團隊組成質量的標準。
2.2學生創業團隊進行市場調研,確定創業項目學生組成創業團隊之后,對與地方經濟緊密結合的項目進行考察,確定自己的創業項目。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學生會給你一個驚喜。通過調研學生們確立了銷售日用品、文具經銷、綠色食品經營、房產租賃等創業項目,并且進入試運行階段。
2.3根據創業團隊的經營現狀,對學生創業能力進行考核評定對學生創業團隊根據其創業項目的經營地域、營業額度、營業項目前景等指標進行考核,以評價學生的創業能力。
3《經濟法實務》課程實施創業教育的教學效果
在《經濟法實務》的創業教育實施中,教學相長,教師與學生的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3.1創業團隊教育,使教師的教學內容更加貼近企業和社會的需求在創業教育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主要任務是為學生提供創業的法律指導,開展創業評價,為學生的創業保駕護航。教師切實發揮指導作用,做好“導演”的工作。教師需要修改合作協議,查閱材料,向企業、向政府相關部門咨詢專業意見,了解企業需求,了解政府的政策導向和支持的項目,以便在指導學生創業中做到有的放矢。
3.2創業團隊教育,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創業團隊教育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的任務是按照教師的指導,組建創業團隊、確定創業項目、開展經營活動,學生發揮了主體作用,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業精神。
在創業過程中,學生培養了與人溝通的能力。學生在創業團隊組建的時候學會與同齡人打交道;在創業項目的調研中學會了與組織人打交道;在創業項目的經營中學會了與社會人打交道,通過項目調研、團隊組建、項目經營,學生們提高了與人交流和溝通的能力。同時在創業過程中,學生們了解了專業需求、社會需求和自身能力的差距,促進自己能夠有的放矢地學習專業知識,提高了主動學習的意識,縮短了所學知識與社會所需能力之間的差距。
在創業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吃苦耐勞,學會了寬容,學會了換位思考。作為獨生子女“90后”大學生,他們常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而在創業過程中,如果不能寬容,不會原諒,就沒有伙伴,就沒有創業項目的合作。通過創業項目,學生感受到了創業的艱難,學會了關心父母,勤儉節約。
總之,在《經濟法實務》教學中實施創業教育,豐富了教學內容,培養了師生的創業精神,提高了師生的創業能力,為建設創業型大學提供了實踐支持。
作者:葛書環楊鳳義單位:齊齊哈爾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