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存在問題和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作為社會管理與服務的重要部門,對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當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行效率較低,內控制度有待完善。本文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問題;措施建議
一、概述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社會管理與服務的重要部門,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行效率和資金周轉率對促進社會發展至關重要。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涉及單位資產管控、風險、預算、物資采購等內部管理的各個方面,是防范舞弊、降低風險、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當前,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范性,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的規范化和制度化,避免內控有缺陷、阻礙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造成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損失。
二、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不重視、職工專業素質低影響了內控制度的執行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由于體制原因和歷史遺留問題,有些領導只重視抓業務工作,對內控工作不是很重視;部分員工專業素質低,缺乏責任意識和自主精神,工作較為懈怠。這些都必然造成內控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缺陷,控制和監督力度不足,組織效率低下,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與進步。
(二)內控制度不能適應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狀況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與進步必然需要匹配相應的制度,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過程中,內控制度不健全,未能跟上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比如有的單位內部控制環境較差,雖然建立起了內部控制機制,但內控部門形同虛設,只是個“空殼”,甚至沒有配備專業的工作人員,更加談不上不相容崗位進行分離的規定。不健全的內控制度勢必阻礙內控制度發揮積極的作用,起不到應有的監督控制,單位違規、腐敗現象時有發生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最終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三)財務預算工作效率低下影響了內控制度的運行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財務預算工作的好壞會影響整個單位的效率以及內控制度的運行。目前,部分單位財務預算體系流于形式,只是表面工作,沒有結合實際的工作情況,也沒有與其他部門進行交流溝通、制定的預算起不到實際的工作效果。在執行的過程中,相關人員也沒有對預算進行適時糾偏,沒有按照相應的程序調整預算計劃,甚至有的單位對于預算沒有足夠的重視,還是我行我素,造成資金的浪費和周轉效率低下,造成內控制度的欠缺和組織工作效率低下。
(四)單位內部審計監督職能未充分發揮作用內控制度的執行和評價機制的缺失使得內部控制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此外,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履行檢查與評價職能的重要部門,內部審計部門未能充分、有效發揮作用也使得內部監督效果大打折扣。
三、行政事業單位完善內控制度的建議措施
(一)加強全員內控意識,提升職工專業素質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內控意識薄弱,所以,內控制度在運行發展過程中會受到阻礙,并不會起到預期的作用。因此,在內控制度建立之后,需要普及內控制度的重要性和科學性,給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內控意識,各個部門的領導需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組織進行內控制度的學習,推動單位內部控制的建設。員工培訓和發展是企業管理中永恒的主題。在內控制度的建設中,應該不斷優化和完善職工管理制度,加大培訓力度,采用競聘上崗,實現員工之間的充分競爭,擇優錄取,提升工作效率,從而更好的推動單位內部控制等各個方面的工作高效實施。
(二)全面落實內控制度的監督工作內控制度的建立、完善、運行必須依賴于行政事業單位的有效監督,一個科學合理的監督體系和標準保證了內控制度的有效運行,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信息正確與否,員工是否做好本職工作,管理部門是否工作分配合理科學,都需要內控監督部門進行檢查監督,另外,由于監督工作的獨特性,監督部門必須獨立于其他部門,這樣才能保證審計監督工作的準確性和合法性,促進內控制度的完善與發展。并且,在內控制度的監督工作中,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思想和做法,采用定期監督和不定期監督相結合的方式,發現一些內控制度的漏洞與問題,根據漏洞和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促進內控制度的完善運行。
(三)加強預算管理,強化內控工作的開展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做好預算管理工作,對單位整體收支進行合理的管理和規劃,通過預算強化內控工作力度。財務部門應該和相關部門一起充分溝通與交流,制定的預算要符合單位實際情況并適時調整糾偏;另外還需提高全體工作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從而更好的對財務成本進行控制,提升財務預算水平。
(四)內控制度需要實時的跟進與完善在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中,必然會出現制度與現實工作情況不相匹配的情況。因此,內控部門需要及時跟進,不僅需要保持獨立性,而且,還需要對行政事業單位目前的發展情況和各個部門的工作情況進行分析判斷,然后,根據結果對內控制度進行完善,保證制定的制度與實際情況相互適應、相互協調。并且,在制定內控制度前期需要進行大量的交流工作,不僅需要聘請內控專家,還要和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交流,對所進行控制的工作范圍與內容做出明確的界定,在運行一段時間之后,需要根據實際工作的情況對內控制度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才會出現內控制度與實際工作情況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的效果,充分發揮內控制度的聯動效應和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小剛.開發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評價系統破解管理瓶頸[J].會計之友,2016(08).
[2]張大寶.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時代金融,2016(10).
[3]廖偉民.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建設中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云南科技管理,2015(06).
[4]孫利寒.新預算法下事業單位內控淺析[J].當代會計,2018(05).
[5]鐘彩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對策建議[J].財經界(學術版),2016(07).
[6]唐玉梅,林詩,梅桂燕,盧唯.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控規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會計師,2015(12).
[7]王海紅關于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4(06).
[8]張慶龍,聶興凱.政府部門內部控制研究述評與改革建議[J].會計研究,2011(06).
作者:楊小燕 單位:自貢市沿灘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