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球化趨勢下的傳統文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理論觀察雜志》2014年第九期
經濟全球化帶動著文化全球化,世界文化涌入不同的民族和國家,使得越來越多的民族遭受著傳統文化的嚴峻考驗,那么在這一大背景下,怎樣去實現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多民族文化的共同發展,已然是十分緊迫的。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沖擊與影響也與日俱增,波及到了我國人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一)外來文化的影響與日俱增縱觀當今世界,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強大實力,不僅從政治經濟上在全球處于強勢地位,也從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妄圖沖擊著更多的國家,中國作為當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必然深陷其中。從我們都熟知的可口可樂,肯德基或者麥當勞這些日常隨處可見的飲食文化,我們就可以輕易的發現西方文化的滲透痕跡,它們猛烈的沖擊著我國傳統文化中勤勞樸實、與人為善的一面,帶來了一些負面的消極的力量,因此我們在感嘆世風日下的通知不得不召喚傳統文化的歸來和復興。
(二)民族文化的認同逐漸弱化我們不可否認是,民族文化的深厚積淀是人們生活生產重要的保障,沒有了文化,就沒有當今的文明世界。多少年來我們沐浴中華文化之流,感受著傳統的洗禮,在這輪回中成長。但是,隨著世界的開發,文明的互通,一些外來的文化強烈的沖擊著我國傳統的文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世界人民的交流與溝通,但也給中國傳統的古老文明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以及其他一些與我國文化完全不一樣的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們迷失了前進的道路,自己民族內部的文化認同感也逐漸弱化。
(三)傳統文化產業遭受巨大壓力我們可以看到,今天的西方發達國家毫不費力的打開了中國的文化產業大門,不斷涌進我國的文化市場,我們時常在吶喊文化的復興,卻忘記了背后的積淀,加強傳統文化產業的建設已經刻不容緩,需要我們去開發去創造。但是面對著強勁的西方對手,無論在產業規模還是競爭力上我們都處于劣勢的地位,中國有數不清的報刊雜志電視臺卻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在整個世界擁有地位的傳播媒介。因為,在全球化的激烈競爭中,中國文化事業面臨著極其嚴峻的考驗。
二、全球化下我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應對策略
文化是民族的更是國家的,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千百年來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憑借其不一樣的風采影響著世界,散發出強烈的光和熱。那么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和復興,又應該抱著怎樣的思想報復,規劃出怎樣的路徑呢。當然我們必須承認文化因差異而美麗,很多優秀的外來文化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的,我們也應當不遺余力的去吸收和汲取,從而發展我們自己的文化。
(一)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隨著世界文化的快速發展,各種思潮交織激蕩,我們對于傳統民族文化的弘揚和發展已經迫在眉睫,回顧歷史,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繼承發展,不斷的前進著壯大著,這一過程也包含了對于其他民族優秀文化的吸收與借鑒,文化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源泉與動力,是凝聚民心的重要砝碼,只有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才能不斷保持我國文化的創新和生機,才能扎實文化根基。文化,往往是最深刻的民族積淀,是其生存發展的重要條件,是民族的靈魂和精神追求,是身份的象征,在世界全球化的大潮中,我們一定要牢牢把握中國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并結合時代特色去發揚去傳承,在保護中創新,在創新中前進,要堅持中國自己的文化特色,自己的人文內涵,所以,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應當是全球化浪潮下我國傳統文化發展的第一布。
(二)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現在的世界史開放的世界,現在的中國是與世界交流融合的東方大國,文化也一樣,隨著對外開發的腳步,與其他優秀的傳統文化碰撞著交流著,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延續著,發展著。傳統要保護,但禁錮不能有,新的全球化浪潮帶給我們的是機遇也是挑戰,只要把握好正確的方向,走好正確的路,必然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是有利的,切記不可照搬西方文化的發展形式,否則就會被世界文化大浪潮淹沒,失去自身特有的活力。作為現代文明的發揚與繼承者,我們都知道僅僅一味的推崇本民族現有的文化是遠遠的不夠的,還需要在吸收借鑒其他優秀文化的基礎之上,海納百川,相互的交流和學習,讓好的東西為我所用,兼收并蓄,從而創新出最具特點的古老文明。傳統的文化不僅要保持自己本來的面目,還要接觸世界走進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以開放的胸懷博采眾長,激發出更大的活力。
(三)堅持文化創新的腳步俗話說的好啊,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文化也是如此,沒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一成不變的,時間在流淌,歲月在前進,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在不斷的創新中保持著更為旺盛的生命力,我國文化的發展一點要堅持三個面向,要適應時代和人民的要求,要在堅持中前進,豐富文化內涵,創新文化形式,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人們都說,文化是紐帶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意識架構,同時,也是一個民族優秀智慧的結晶,它是發展的是向前是淵源流動的,在繼承傳統優秀的基礎之上不斷地融合,不斷地統一,具有更為鮮活的生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在世界文化長河中始終處于不敗之地,好的文化必須是聯系廣大勞動人民生活中各個方面的,是以民眾為載體的,是反映社會積極正面的文明風尚的,從而成為人民的精神家園。
(四)加快傳統文化的轉型隨著我國現代化的不斷發展,對于經濟政治文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時代在前進,思想文化必須跟上步伐,我們應當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并在聯系我國現有實際的基礎上,不斷地推進中國傳統文化的轉型發展,在吸收和借鑒西方優秀文化的基礎之上,堅持本國特色,并將之轉化為為我為我所用的形式,從而滿足我國社會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文化的需求,為社會的進步發展,為國家的強大,為人民精神生活的富足提供更為強大的動力。在加快文化轉型的同時也要將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發揚傳承出去,以獨有魅力征服全世界,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文化的走出去是溝通與交流,是傳承與創新,是借鑒與吸收,是一種利于世界文化交流的方式方法,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應該得到世界的尊重和仰望,讓我們共同期待。
三、總結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文化沖擊,尤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我們在堅持傳統的同時也要與世界上一些先進的文化和諧共生,在保留本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之上,與世界文化共進步共成長,接受優秀的傳統文化并不是全盤否定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在堅持的基礎上來開放來創新,來展現自身的優越性,從而發揚光大。同時我們也要以一種更為客觀的態度來面對文化的全球化,不能因為挑戰就退縮,要看到機遇,抓住機遇,要迎難直上,充分的吸收那些優秀的東西,從而更快更好地加快傳統文化的轉型,提高我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在多元堅持本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之中必須牢記的理念,是一種健康的文化心理,好的文化戰略,多元是與世界潮流同步發展,本真是牢記本土化氣息,讓中華文化為全世界全人類共享,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使得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中國思想,中國特色影響著全世界,流傳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并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實現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互補與交融。
當然,我們也要以一種更為謹慎的態度來看待文化的全球化,發展的同時時刻警惕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蝕和滲透,不能讓那狂風暴雨般的沖擊動搖了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深厚的根基,處于劣勢的廣大發展著中國應該聯合起來共同的抵御西方霸權主義文化的沖擊,與冷戰思想說拜拜,加強民族認同,拿起全球化這把雙刃劍,激流勇進,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只要我們不斷地向前,去審視傳統文化的優點和缺點,將其中較為禁錮保守的一面去除,同時弘揚能夠適應時展潮流,能夠滿足人們精神生活需求,能夠在文化全球化潮流之下任然傲然挺立的那些文化精髓,中國的文化必將更加豐富多彩,也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綜上所述,為了建設和形成更加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我們一定要不斷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中的精髓,并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文化的創新與融合,從而更好地促進文化發展與進步。
作者:曹慧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