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利用地方史資源開展愛國主義宣教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可以說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其意義特別的深遠,關涉到國家(地方)的政治安定與否、經濟的強與弱、社會秩序長治久安與否等各方面的存在狀態。正基于此,我們的國家一直對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才常抓不懈,盡管如此,愛國主義宣傳教育仍顯得任重道遠,雖說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是針對全民而言,但我認為中小學校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更應進一步強化,其意義不想在此贅言;任何行政區域內的歷史即地方史的形成,是長時間沉淀的結果,地方史中蘊含的資源,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其資源也會再生的,大可不必有資源過量開采而枯竭的擔憂;盡管對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可謂形式多樣,但是筆者認為:中、小學校利用地方史資源,編撰鄉土教材進行愛國主義宣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下面,筆者僅就中、小學校如何利用地方史資源,編撰鄉土教材,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教育談點淺見:
一、利用地方史資源,編撰鄉土教材,對地方黨委、政府的敘述必不可少
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區域領導核心,維護地方黨委和政府的核心地位,是為了區域著想,也是為國家考慮,可以說是公民講政治必須應該做到的,然而公民的正確的“政治情結”的形成,很有必要從中小學階段抓起。那么,具體該怎樣辦?首先,編輯人員(老師)要確立:黨和政府殫精竭力領導人民進行各項事業建設之主旨,然后,有針對性地選取那些能夠表達主旨的地方史資源,并且選全選足歸為一類,其次是編輯老師撰寫的過程,需要重申的是按時間年代,有遠及近的線索編輯撰寫,切忌寫成“流水賬”,編撰鄉土教材時,可撰寫的內容可謂不少,但對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風范的記述確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二、利用地方史資源,編撰鄉土教材,展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必不可少
中小學校利用地方史資源,編撰鄉土教材,展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是撰寫全部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具體該怎樣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進行展示呢?1.編輯撰寫反映基礎設施發生巨變的文字。反映地方的基礎設施發生巨變的文字,特別是對于那些沒有目睹過去“破爛不堪”的年輕學生,更有教育和說服力,如果地方史中關于該方面的資源比較充分,就要努力編輯撰寫好該部分文字。編撰好貴在展現出基礎設施的巨大變化,要重點注意道路、城市交通工具、通訊設備等的發展與進步。2.編輯撰寫反映人民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文字。該部分文字也要力爭編輯撰寫好,因為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可以說是學生最為關注的熱點之一,也是學生心靈最為敏感的區域所在,因為學生人人都“身處此山中”。要注意的是,若反映人民生活發生巨變,得力爭把衣、食、住、行、用及娛樂等幾方面的變化發展凸顯出來。在資源允許的情況下,可按照不同年代(時期),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的過程敘述出來。3.編輯撰寫反映接受教育的條件(環境)大為改觀的文字。接受教育的條件(環境)大為改觀,也是應該重點考慮編輯撰寫的,因為學生對接受教育的條件(環境)最為敏感,是力促學生愛國情懷得以強化的引擎之一;當年的土桌土、低矮透風的教室,雨天泥濘的操場到今天的風景如畫的校園及林立的樓房、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設施之對比。4.編輯撰寫反映就醫條件(環境)大為改觀的文字。反映就醫條件(環境)大為改觀的文字,也是最能引起學生關注且容易引起更多學生“點頭”的地方,因為生命與醫療的聯系很緊湊,要反映出社會從缺醫少藥、看病難且貴到醫療設備、環境、條件等今日的先進、優雅,醫療技術水平較前提高之發展過程,用事實來說話。
三、關于宣傳教育的其它建言
上述所云是就中、小學校如何利用地方史資源,編撰鄉土教材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的宏觀感言,其實要做好該項工作尚有細微之語:
1.與地方史志部門積極溝通努力挖掘資源。各個中小學校作為鄉土教材編撰的主要承擔單位,要積極與所在行政區域的教育主管部門溝通、請示及匯報,爭得教育主管部門對此項工作的重視與支持,進而與地方史志部門進行有效的銜接,真正挖掘到地方史中的可用資源,為編撰階段的利用提供方便。
2.選好鄉土教材的編撰人員。中、小學校利用地方史資源,編撰鄉土教材,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工作,其效果如何,與鄉土教材編撰的質量高低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所以說,選好鄉土教材的編撰人員尤顯重要。編撰人員,一般應在本學校的教師隊伍中產生,本學校萬一沒有合適的人選也可校外聘用,總之,不論其為校內還是校外人員,編輯撰寫能力一定要高,這應該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應該具備的條件,當然了,其它的政治方面、身體方面等也應該具備一定的條件才可以。以上是筆者關于中小學校利用地方史資源,編撰鄉土教材,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的思考,如有遺漏和不成熟的地方敬請批評、補充!
作者:付久洲 單位:中共賓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