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紅色文化中的黨性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黨史文苑雜志》2014年第十四期
一、葉挺將軍革命的一生
葉挺是中共軍事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代名將,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之一。葉挺參加或直接指揮了廣州平叛、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廣州起義……他是第一位紅軍總司令,比眾所周知的總司令早五年。
1.早年革命。葉挺1896年出生于廣東惠陽一個貧苦農家。原名葉為詢,字希夷。小學畢業時改名挺,蘊含著“人要上進、葉要上挺”和“挺身而出、拯救中華”的人生志向。1912年考入廣州黃埔陸軍小學,1916年入保定軍官學校。1918年底畢業后,當時盤踞廣東的桂系軍閥欲委任他為惠陽縣縣長,葉挺堅辭不就,表示“決不當吸人民血汗的官僚”。他寧可閑居在家,也不愿意與舊軍閥同流合污。青年葉挺有救國救民的信念,視反動勢力的權力如草芥,有“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氣概,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1919年,葉挺追隨孫中山投身民主革命,參加援閩粵軍,任大元帥府警衛團第二營營長。1922年6月粵軍陳炯明叛變,炮轟孫中山總統府,葉挺率部與叛軍激戰,掩護孫中山夫人宋慶齡等脫險,表現出了優秀的軍事素質,受到孫中山的特別嘉獎。1923年2月,孫中山重返廣州設立大元帥府,葉挺先后任憲兵司令部參謀長兼第一營營長。時值國共合作,葉挺的思想逐步向共產黨靠攏,開始認真閱讀共產黨主辦的《向導》《新青年》等雜志,接受社會主義思想。1924年秋,葉挺被派赴蘇聯莫斯科,先后入東方大學和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同年由王若飛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9月,葉挺回國到廣州,參與組建以共產黨員為骨干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任團長。
2.脫黨十年。1927年葉挺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出任這兩次起義的前敵總指揮。廣州起義失敗后,由于受到黨內不公正對待,他開始了從1927年至1937年海外流亡10年的生涯。在黨內,他是不受歡迎者,蘇聯沒有他的容身之所;在國內,他是紅軍總司令,被懸賞緝拿。有黨難歸,有國難投,申訴無門的葉挺脫黨十年,只好選擇歐洲和澳門作為避難地。是葉挺信賴的朋友和知己,他以當事人的身份解釋這段歷史:“廣州起義后,葉挺到了莫斯科,共產國際還訓他政治動搖。共產國際沒有人理他,東方大學請他作報告,共產國際不允許他去,這樣他就跑到德國去了。這件事應該給葉挺申冤?!比~挺性格剛毅耿直,受不起委屈,投身革命遭遇委屈時,有過波折,但后來很快又趕上來了。
3.抗戰到底。1937年抗戰爆發后,葉挺來到延安。為他召開歡迎大會。會上,葉挺激動地說:“革命好比爬山,許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險,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時間,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現在又跟上來了?!?937年9月,葉挺任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軍長。1941年1月,制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葉挺率部英勇抗擊,奮戰7晝夜。后因寡不敵眾,糧盡彈絕,這支部隊除2000余人突圍外,大部分壯烈犧牲。在面對絕境之時,葉挺致電中共中央,表示要“打到最后一人一槍”,決心為革命犧牲。后根據黨組織指示,他下山與顧祝同談判,結果被強行扣押。1月17日,誣告新四軍“叛變”,宣布取消其番號,要將葉挺交付“軍事法庭審判”。
4.囚禁五年。葉挺先后被囚禁于上饒、重慶、恩施、桂林等地,度過了5年零2個月的囚禁生活。在囚禁期間,他愈加顯示出一名共產黨人的堅強黨性和大無畏精神。為拉攏葉挺,先后讓葉挺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同學顧祝同和好友陳誠勸降,甚至親自出面,以高官厚祿相誘。葉挺橫眉冷對,嚴詞拒絕,并在囚室墻上寫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10個大字。1942年11月21日,葉挺在重慶渣滓洞寫下著名的《囚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我希望有一天……我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他為了信仰,寧愿坐穿牢底,而決不乞求由狗洞里爬出來的自由。
5.二次入黨。抗戰勝利后,經中共中央多次交涉,葉挺于1946年3月4日獲釋。據軍統特務沈醉回憶,出獄前,沈醉問他出獄后辦什么,葉挺將軍似乎準備了很長時間一樣,毫不猶豫地說:“我出去第一件事需辦的,便是請求恢復我的黨籍?!鄙蜃泶鬄轶@異,后來把這事告訴了戴笠,戴笠不發一言,良久才說道:“共產黨人的可怕,就是在這些地方!”葉挺獲釋第二天,即致電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人中國共產黨。7日,中共中央復電批準他為黨員。原來起草的電文中,起首稱葉挺將軍為“葉希夷”,親筆修改一稿親筆改為“葉挺同志”,二稿改為“葉挺將軍”,三稿也是最后定稿改為———“親愛的葉挺同志”。稱呼葉挺同志,表明中央早就視葉挺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
6.飛機失事。1946年4月8日,葉挺奉命赴延安參加中央整軍會議,由重慶赴延安途中,因飛機在山西省興縣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難,時年50歲。機上人員包括王若飛、秦邦憲、鄧發、葉挺及夫人李秀文,兒子阿九、女兒揚眉、四名美軍飛虎隊飛行員等共計17人全部遇難。十年之后,當時參加密謀的軍統特務、已經隱居臺灣多年的杜吉堂在臨死之前道明了真相:這起空難是軍統特務精心設計的暗殺。當時在中美特別合作所擔任特工隊長的杜吉堂,在對飛機檢修過程時,派人在飛機的高度表和磁羅表反面放了磁鐵,使飛機導航系統失去作用,使飛行處于迷航狀態,最后飛到了黃河以東的黑茶山。空難發生后,全國許多地方都舉行沉痛的悼念活動。延安、重慶兩地同時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寫了“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的挽詞。在悼念文章中講到葉挺功績時說:“你是人民隊伍的創造者。北伐、抗戰,你為新、舊四軍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馬功勞。十年流亡,五年牢監,雖蒼白了你的頭發,但更堅強了你的意志。”葉挺的遺體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園。
二、幾點啟示
葉挺的革命生涯,對于新形勢下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有重要啟示:一是獨立團和葉挺的光輝歷史是廣大黨員、干部的精神家園、心靈殿堂,要經常用英雄先烈的事跡做鏡子,對照自己,給我們的心靈經常洗洗刷刷,除污去垢,提升靈魂境界。二是要學習葉挺那種追求革命和真理的精神,學習葉挺那種身處逆境不為利誘、不為武屈、堅定信仰的精神。三是在今天的市場經濟、改革開放新形勢下,黨員、干部面對的不再是血與火的考驗,而是權力、利益和各種“糖衣炮彈”的考驗!要多想想革命先輩們當年革命是為了什么。當面對誘惑時,多想想葉挺當年是如何嚴詞拒絕的高官厚祿;當行使權力時,多想想正是許許多多像葉挺那樣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造就了今天共產黨的執政地位。要保持黨的長期執政地位,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群眾觀、利益觀,要秉公用權,權為民用。
作者:邱會生單位:中共肇慶市委黨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