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筑強紅色堡壘惠民眾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6月29日,記者在柏城鎮張家莊村了解到,該村黨支部書記張新剛帶領該村農民成立密春土豆合作社,并親自辦培訓班講土豆四膜覆蓋種植法,談起這些,村民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高密市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入手,通過創新性工作,全面推動基層組織建設,以黨建工作統領全局,取得顯著成效。
推進村級黨組織聯建,幫助弱村小村發展。針對弱小村存在的班子建設、發展滯后等問題,高密市制定出臺《關于推行村級黨組織聯建的意見》,采取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與市鎮部門聯建等方式,解決弱小村問題。目前,已在農村建立聯合黨組織187個,有40多個后進班子通過黨組織聯建實現轉化,100多個村經濟社會發展發生明顯變化。
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一是創新推進“兩新”組織建設。于2008年10月,在全省率先成立社會組織黨工委,該做法被《全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簡報》、中央電視臺等上級媒體宣傳推介;大力抓好新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目前,全市新經濟組織黨組織組建率達到60%以上,其中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率達到100%。二是探索推進城市住宅小區黨的建設。堅持黨的建設與城市建設同步推進,在71個規模較大的城市住宅小區建立黨組織。三是同步推進農村社區黨的建設。在農村社區設立27個黨委、80個黨總支,先后組織500多名黨員干部到社區服務,900多名老黨員、老干部到社區擔任志愿者,使黨建與社區建設同頻共振、互相促進。
堅持選人用人并重,切實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圍繞建設一支過硬的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在改善選人用人結構上,確定“5:3:2”比例目標。目前,全市已有216名村支部書記由各類經濟能人或市鎮干部擔任,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一好雙強”型支部書記達到82%以上。為積蓄后秀,高密市還考選159名大學生“村官”,發展262名農村致富能手、民營企業主入黨。另外,市財政拿出專項資金180余萬元,全面解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問題。
搭建有效載體,加強基層黨內民主建設。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以市委委員聯系市黨代表、市黨代表聯系黨員、市黨代表評議市委委員等為主要內容的“三聯三評”活動。第一季度,共收到市級黨代表提出的各類意見建議278條。開展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規范化建設活動,重點建立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一章一約四項制度”,深入開展綜合治理活動,促進了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規范,高密市被評為省級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