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醫藥營銷教學改革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經濟的進步和醫藥零售行業機制改革的推進,醫藥零售行業面臨電商化模式、信息化管理、專業化服務、連鎖化經營的發展趨勢,需要大量專業素質、綜合素質較強的醫藥營銷人才。所以,高校醫藥營銷專業要重視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踐教學策略,在校企合作中尋求改革與完善教學模式的方法。
關鍵詞:
校企合作模式;醫藥營銷專業;教學改革
20世紀90年代,社會上出現醫藥營銷人才不足的現象,一些高校設置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在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雖然營銷專業在培養模式與辦學規模上都獲得了顯著成績,但因為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在數量、質量上與社會要求還有較大差距。所以,高校應該深入分析與探討醫藥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培養出更多社會需要的專業型、復合型營銷人才。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醫藥營銷專業教學改革的意義
首先,校企合作模式適應人才培養要求。目前,我國處于社會經濟改革與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結構出現巨大變化,在此情況下必須改革高校教育體系。改革高校教育要按照發展規劃,以建設產業體系為重點,向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方向轉型,培養知識、技能型人才,建立體現中國特點的教育。要完成此目標,就要重視學校定位、培養目標及辦學方針,增強教學水平,彰顯高校教育特色,實現合作辦學、合作就業、合作育人、合作發展,遵循服務的原則和宗旨,重視校企合作,滿足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要求。在構建現代高校教育體系過程中,全面體現高校的教育功能,培養大量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其次,有效開展校企合作需要對教學進行改革。產教結合重視產業與教育的關系,教育內容體現產業內容,規劃教育策略時要彰顯出產業規劃,教育供給須符合產業壯大要求,教育界和產業界要重視合作。所以應提高企業與醫藥高校的合作,將教育列入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策略中,增加教育規模,確保教育專業與經濟發展規律相適應。傳統教學內容的主線是科學知識、主體是專業理論,對其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按照企業工作崗位安排,調整現有課程結構,基于崗位工作流程來改革課程,創新與完善教學內容,以職業規劃、真實案例、行業標準為側重點,改革教學體系,重視企業與高校的聯系,有效體現雙方優勢,將教育活動和社會服務、生產實踐、技術開發相結合,確保企業與教育的有效對接。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醫藥營銷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傳統教學模式難以實現
醫藥營銷專業培養目標高校醫藥營銷屬于應用性較強的學科,要求學生有市場營銷、管理學及醫學技能與知識。但現階段很多院校此專業教學難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只能借助模擬市場讓學生了解與體會。如模擬商務談判、建立ERP實驗室等方式讓學生認識、了解市場營銷活動的一些環節,在選擇教學方法、設計課程等方面只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此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體制存在嚴重的脫離現象。
2.醫藥營銷課程結構設計缺乏合理性
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不能只依靠幾門或一門課程,而要借助所有學科的協調和配合。部分高校醫藥營銷專業沒有給予實踐教學以應有的重視,教學主要是講授理念方法與基本概念,沒有重視學生對藥學、醫學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市場調研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比例不科學。高校管理專業包括勞動、軍訓在內的實踐課時間占總課時的10%,和發達國家具有較明顯的差距。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缺乏良好的銜接,在教學內容案例、教育課程設計等方面有很多問題。
3.缺少具有實訓能力的專業課程教師
高校醫藥營銷專業體現出綜合性、應用性、實踐性強的特點,要求教師具有很高的實踐能力和理論水平。但我國高校醫學專業擔任此教學的教師,大部分都是畢業后直接留校進而成為教師的,他們的實訓實習能力與企業工作經驗都較差。而在社會上聘請的教師,其難以保障教學質量與教學時間,進而影響教學效果。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醫藥營銷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1.邀請企業參與高校人才培養規劃
校企合作以人才培養為主要內容,遵守市場導向、參考社會需求,鼓勵與引導企業參與高校人才培養規劃。高校和企業構建起高等教育服務平臺、合作科研教育平臺、人才交流平臺等渠道,全面體現高校信息資源廣、教學經驗多、理論知識豐富等特點。校企合作模式既能促進專業知識轉化成實踐能力,也能讓學生熟悉和了解企業工作特點和工作流程,為就業奠定基礎。另外邀請企業專家、職工和教師進行交流合作,參與編寫人才培養的策略與方案,并將企業營銷的策略與經驗講述給學生,擴展學生視野,增加其知識面,豐富其實踐經驗。
2.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
高校醫藥營銷專業的課程設計要根據專業要求,彰顯該專業的可操作性與實踐性。如在共建課中設置“消費者行為學”“市場預測與調查”等具有較高實踐性的課程,妥善地將實踐經驗和理論教學結合起來。實踐教學既有課外實踐與實習,也有課堂上的實踐部分。前者包括畢業論文、畢業實習、學年論文、暑假社會調研、學年實習等內容;后者包括項目研究、情景模擬、課堂討論、角色扮演、模擬實驗、案例分析等。其中課內實踐要基于專業課程建立模擬訓練實驗室,設置物流中心、人資部、市場部等專業部門,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企業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將醫藥營銷理論知識運用到模擬市場上,增強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實踐教學可以更好地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3.重視建設師資隊伍
首先,對教師進行學歷教育。支持與鼓勵教師考取碩士、博士等學位,增強其學歷層次。對教師開展專業進修。選擇優秀教師參加研修,如全國及省市的學術研討會,增強其學術研究能力與專業能力。其次,整合高校醫藥營銷專業師資力量,增強辦學實力,進而提升人才培養水平。部分高校醫藥學院既利用企業管理資源與高校師資力量,也利用高校藥學、醫學等教學資源,為培養醫藥類營銷人員提供了基本保障。最后,多元化師資力量,由企業專業人員兼職教師、其他學校兼職教師與本校專職教師組成。培養教師,讓他們了解醫藥銷售的基本知識與原理。同時建立健全師資庫,在合作企業中選擇營銷經驗豐富、學歷高的管理者為師資庫成員,為他們提供輔導,增加他們的教學經驗,完善教學手段,進而提高教學質量。高校為適合經濟與社會發展而設置醫藥營銷專業,在發展中獲得了一定成績,也存在一些問題,培養醫藥營銷人才的模式還需要不斷完善。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明確高校醫藥營銷專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定位,多方式多途徑提升實踐教學,重視培養師資隊伍和建設專業學科對設置該專業的醫藥類高校是特別重要與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姜新,金廣順.試析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市場營銷教學改革[J].知識經濟,2016,(8):127—128.
[2]張紅.校企合作平臺下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模式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4,(12):83—84.
[3]胡創業.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改革探討[J].商,2015,(10):95.
作者:付媛媛 單位:菏澤醫學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