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需求下的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旅游是我國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經濟發展及廣大群眾精神生活的豐富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高職院校是培養職業旅游人才的重要場所,每年向社會輸送大批的人才。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旅游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對旅游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嘗試從市場需求導向角度出發,探索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法。
關鍵詞:市場需求;高職旅游專業人才;人才培養目標
旅游教育在我國高職院校中開設的時間不是很長,每年為旅游行業輸送成千上萬的人才,有效推動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提高旅游業服務質量水平。但是隨著當前市場的不斷發展變化,旅游業出現了一系列變化,不論在服務質量、游客數量還是基礎設施方面都出現了新變化。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必須做出相應的變化,更好地適應時展的需要。
一、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職旅游專業雖然得到了迅猛發展,為社會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但是從根本上說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學生的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養重視不夠,導致學生的能力與企業要求相脫節。二是專業市場定位準確性有待提高,教育教學依然沿用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沒有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色。三是教育教學理論的研究不夠系統,高職院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千篇一律,沒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成熟的培養模式。以上種種問題導致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始終不甚理想,人才綜合素養不高。
二、以市場需求為依據,確立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發展思路
1.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建設目標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建設一直以來都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以市場為導向,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為主題。在此背景下,應當堅持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為教育教學發展主線,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持旅游專業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較好地勝任旅游管理各個崗位的人才。
2.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發展思路
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的主要是直接從事旅游服務與管理工作的應用技術性人才,工作實踐性比較強,專業建設與發展必須堅持以培養人才為中心,將社會需求與教育質量緊密結合,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筆者認為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可以從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突出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教育特色。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積極探索旅游管理專業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途徑,構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職旅游教育教學體系,從而更好地適應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明確自身未來發展方向,并為之努力。二是加強校企聯合辦學,當前市場上各類旅行社、旅游服務機構可謂多如牛毛,這些企業是最了解旅游市場發展動向的,他們的人才需求實際上就是整個旅游市場的人才服務需求。因此,在人才培養期間,加強校企合作顯得極有必要,保證課程內容建設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三是進一步加大專業教學改革力度。教學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工作人員合理調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制訂特色鮮明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在保證學生掌握充足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加強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1.制定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的實踐教學大綱
任何一項教學工作的開展都不是漫無目的的,這不符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要求。因此,在正式的教學工作開展之前,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制定與之相匹配的教學大綱。當前,我國旅游業受經濟、政治及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得以蓬勃發展,在時展的浪潮之下,旅游業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需要根據職業崗位資格要求、社會技術變化情況等,及時調整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修整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保證專業課程內容與社會實際需求相結合。如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各旅游景點的外國游客越來越多,在為外國游客提供服務時,工作人員必須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對外國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勝任自己的工作,為外國游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展現我國的綜合實力與大國形象。針對這一新變化,在理論與實踐教學環節中,應加大旅游英語教學力度,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外國文化,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為學生未來的求職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2.積極探索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新模式
為了更好地促進教育教學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嘗試與企業建立合作,以求實現多方共贏。但是當前校企合作多流于形式,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所以,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期間應積極建立以產學研為核心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要加強與市場上各大企業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注意不能讓合作流于形式,企業不能只是提供資金,還應當提供技術與管理方法。同時,高職院校可以借鑒國際上一些知名旅游學院的辦學經驗,剖析這些高校的辦學成功之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專業的實訓培養基地,以教帶產、以產促教、產教結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加強現代化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即便學生進入了大學,已經具有更強的自主學習性,教師的作用依然不容小覷。因此,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高職旅游專業人才時,還要進一步加強現代化師資隊伍的建設,其是優質社會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在具體教學中,筆者認為師資隊伍建設可以以雙師型隊伍為切入點,借助多元化社會力量,提高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教師的綜合素養。比如,校企合作期間,企業中有很多優秀員工綜合能力十分突出,市場嗅覺能力敏銳,具有較強的前瞻能力,如果將這一類優秀旅游人才納入教師體系,那么教學必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建設現代化師資隊伍時,高職院校不能僅將目光局限于學校,還應當深入社會實踐中,招聘更多有識之士,為高職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保駕護航。
4.加強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
高職院校的學制以三年為主,當學生進入大三之后,需要進入企業及其他各類機構中實習,實習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最有效的平臺。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期間,如果校外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不夠理想,那么人才培養必然難以落到實處。在建設校外實訓實習基地時,高校應當加強與各大旅游企業及機構的聯系和合作。同時,為了確保實習效果,還應結合旅游專業特色制訂詳細的實習實訓計劃,定期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考察,做好現場調研,查看學生是否在崗,與企業聯合考核學生的實訓情況,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解決他們在實習期間遇到的問題,以提高實訓實習質量,培養出更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5.建立高職旅游專業建設發展領導機構和專業建設專家委員會
為了確保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達到最佳的效果,學校可以嘗試以院系為單位,建設專業的人才培養小組,負責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修改、組織及實施工作,定期對階段內的人才培養工作進行總結,反思人才培養策略是否符合市場導向需求,未來工作還有哪些地方可以適當改進,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總之,開設高職旅游專業的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出更多職業技能型旅游人才,為了將來更好地就業和發展,只有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專業發展思路,才能為社會培養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素琴,易元紅,胡曉鋒.湖北省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04).
[2]朱世蓉.探析高職旅游教育校企合作動力機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03).
[3]程細平.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促進高職院校高質量就業的途徑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5).
作者:李春霞 張正 單位:棗莊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