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需求的服裝工藝教程的完善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師生教學缺乏動力
在以往的“童裝結構和工藝”課程中,在教學內容上基本上還是采用教師先講童裝結構工藝的基本知識,再列舉典型案例進行示范,最后由學生選取款式進行制版和制作,而在這一過程中,對質量的好壞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要求,童裝成品也因學生對專業的熱情而各有差異,教師用成績的高低來衡量學生學習的好壞并不能從本質上形成學生學習的動力。
“童裝結構和工藝”課程教學改革的創新思路
1.創建合適的項目任務
根據現如今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結合服裝成衣的實用性特點,創建適合“童裝結構和工藝”課程需求的真實的項目任務。由于服裝個性化的市場消費需求,市場上一些小型服裝工作室應運而生,這些工作室為一些小企業或淘寶店等一些商家提供小批量的服裝,而我們的學生正可以迎合這樣的市場需求,創建真實的項目任務。如我們與學院當地一個童裝店合作,為其開發應季需求的童裝,并圍繞這一項目任務展開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成績評價等課堂元素的改革,實現項目任務與學校課程的緊密結合。這種項目一方面由于合作靈活:時間上童裝店四季都有需求,項目任務的完成正適應了學校課程安排并不固定的特點,任務上童裝店根據學生作品質量做出選擇,學校不過多地受合作單位的限制。另一方面合作雙方各取所需,學校能獲取真實的項目以促進教學改革,企業能獲取新的進貨渠道以提高收益,使得學校企業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高職教育與服裝企業人才需求的無縫對接。
2.制定切實可行的課程改革方案
(1)相關課程的整合。根據服裝的專業特色,我們在以一個系統化的項目任務作為教學思路的引導時,需要相關課程之間設置的合理性作為保障。在服裝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往往一學期包含了“服裝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制作工藝”課程,大部分的學校都已經把“服裝結構設計”和“服裝制作工藝”課程捆綁在了一起,并由一個老師教授,但服裝設計這個在企業已與服裝結構和工藝越來越緊密相連的工作環節,在大部分的學校卻都還是分開授課,嚴重脫節。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為更好地體現學生專業技能技術的綜合能力,必須以工作過程整合相關的專業領域課程,把服裝設計、結構、工藝課程整合起來,形成進階式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服裝系統化的工作過程。在教學上,可以讓專業水平比較全面的老師獨自擔任,也可以讓教師組成項目團隊,團隊的組合要以老帶新,以防互不配合,各自為政,門課程的專業知識聯系起來,并通過課程之間的關聯性有效地檢驗自己的學習水平。
(2)教學主體的換位。在服裝設計專業實踐教學中,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重點,讓學生作為項目實施的主體,能夠從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這不僅是教師思想上的認識,更需要有實際的教學改革行動。首先,教師任務重心的轉換,教師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類似服裝企業里的部門主管,不僅要帶領部門工作人員完成工作任務,還要各方溝通,解決工作過程中的各種難題。其次,學生主體地位的提高,由于童裝的款式多樣,項目合作單位對風格的定位也是多元化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依據學生各自優勢,組成若干小組,每組配有組長,由組長帶領組員確定童裝款式風格,安排組員擅長的工作任務,這樣,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分工完成項目任務中自己更擅長的任務,投入更多的精力,保證小組項目任務的完成質量,更大程度地體現自己的價值,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3)考核方法的變通。在《童裝結構和工藝》課程以往的考核中,都是以學生平時成績30%和課程作品70%作為考核的標準,老師是決定這些成績的唯一考官,而在項目引領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我們把占30%的平時成績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老師根據各組表現綜合打分,一部分由組長根據各小組成員表現打分,另外的70%得分則由市場需求來定,也就是根據客戶(如童裝店)選擇各小組童裝數量的多少來核定分數的高低,通過這樣由教師把控、學生參與、市場定位,有別于以往用評分標準來考核學生學習能力的新的評判方法,不僅在教學上使老師和學生產生新的動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更用課堂以外一種比較真實和實際的考核創新對學生的能力做出客觀的評價,取代了以往教師“獨立專行”的打分弊端,
培養復合型的專業人才,體現工商融和的辦學特色
服裝行業的產業鏈較長,涉及的環節也較多,針對企業崗位的設置,我們在系統課程的學習中,至少培養了學生設計師、制版師、工藝師三種崗位所應具備的專業技能,但在以工作過程所設置的“童裝結構和工藝”課程的教學實施中,我們要求學生能夠把教學作品推向市場,用市場檢驗作品的消費需求性和實用性,用這樣一個以工作過程來實現特定成果的任務,工作過程便是一種融合了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性過程,過程按服裝一個相對完整的綜合的“調研、設計、制版、采購、工藝、銷售”等工作領域,學生在“童裝結構和工藝”課程與其它課程的系統學習中,不僅要掌握課程中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要有一定的市場分析能力和市場營運手段。比如,學生需要在項目任務的實施前先對市場上的童裝需求進行調研分析,在之后除了把童裝銷往童裝店,也可拓展更多的銷售渠道,把“工”與“商”能力的培養融合于項目任務完成的過程中,體現我院“工商融和”的辦學理念。
在對“童裝結構和工藝”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我們充分地意識到要使項目化教學順利進行,尋找合適的項目任務是關鍵,在此基礎上,要圍繞項目任務的完成對課程進行有效地改革,把對學生的培養融入到項目任務中,在完成項目任務的同時,也達到了對學生的一專多能的培養。
課題項目:本文系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度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項目“基于市場價值體現的服裝項目課程改革與實踐-以童裝結構設計和工藝課程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顧文娟單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