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造力的市場調查教課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培育學生創造力的原則
備受推崇的激發學生創造力教學方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這種方法允許學生參與教學規劃,允許學生以團體或個人為單位進行學習,并匹配不同的學習方式。Dewey認為,基于學生視角的教學應專注于:學習者及其經驗,教學實踐的反饋,向學生的權力轉移,民主的學習過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的核心原則是:(1)為激勵學生,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應是協調人而不是專家,使學習者感覺到被承認和安全;(2)在尋求新的知識過程中,學生從一開始就應了解其中的風險和收益;(3)學習環境是真實的社會,應促使每一個學生參與和互動;(4)在新知識學習過程中,應定期給予學生學習和鍛煉的機會,使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讓他們用自己的經驗挑戰新知識。(5)學生通過自我發現,用自己的學習方式,獲得新知識。
為了運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Weimer提出了五方面的變革:(1)權力的平衡;(2)教學內容的功能;(3)教師的角色;(4)學習的責任;(5)目的和評價。1987年,ChickeringandGamson發表了“本科教育良好實踐的七原則”來提高教學。針對學生創造力教育,我們提出原則如下:(1)鼓勵師生之間交流;(2)發展師生之間互惠與合作;(3)鼓勵教師指導下的主動學習;(4)及時反饋和與教師討論;(5)強調效益和效率;(6)強調發散思維;(7)撰寫工作計劃。
二、教學模式:閱讀、思考、討論、共享
市場調查與預測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一般課時為48小時。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我們要求學生:發現有價值的調研問題,撰寫調研計劃,收集資料并加以分析,撰寫調研報告并匯報。基于課程的性質和任務,我們提出新的教學模式———閱讀、思考、討論、共享(見圖1),目的是提高學生創造力。
1.閱讀我們都知道,學生不僅要通過閱讀學習課本知識,還要閱讀有關文獻,經過調研撰寫論文。我們從市場調研主題的選擇和討論入手。關注的重點是動機———為什么此主題是重要的,與哪些領域相關?我們從中會獲得什么?根據主題,學生調研,閱讀有關文獻,撰寫調研報告。但需閱讀的文獻必須滿足以下要求:論文應包括概念模型和數學模型;論文是在過去五年知名期刊發表的;論文很重要并被多次引用。
2.思考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是兩種最基本的思維技巧。批判性思維是具有思維清晰性和合理性。創造力制造創意。一個好的思想家需要掌握兩種思維技能。創造力可以分為認知的創造力與審美創造力。這里主要集中在認知創造力。認知創造力可使用如下方法:一是演進法。該方法就是對舊事物的逐漸改進。新的想法來自其他的想法,新的解決方案源自以前的舊方案,一切新事物源自舊事物。二是合成法。用此方法,現有的兩個或更多的想法被合并成新想法。三是革新法。有時,最好的新想法是完全不同的想法,與以往顯著不同。四是重復利用法。用新方式重新審視舊事物。撕掉標簽,消除偏見、期望和假設,發現事物可以重復利用的過程。五是方向轉變法。當注意力從一個角度轉移到另一個角度時,我們可獲得創造性的突破。這種能力有時被稱為創造性的洞察力。在學生撰寫調研報告的同時,必須理解并思考,并著手以下工作:主要觀點和主要內容、邏輯路線和方法、如何組織內容和闡述主要觀點、結論、建議、個人收獲與啟示。
3.討論討論為每個學生提供了有關某一主題匯報調研報告的機會。建議有效使用如下程序:(1)學生介紹主題并展示他們的觀點和意見;(2)學生間交互討論,并帶有提問和反饋;(3)其他學生表達意見和看法;(4)討論結束并總結。我們鼓勵討論,按有意義方式重組新知識。在課上,每位學生必須一邊翻轉幻燈片,一邊向教師和同學解釋自己的工作。教師和其他學生對其工作提出有益的建議,便于其開展下一步工作。討論中,所有的人都思考別人的工作對自己是否有益,在哪些方面可以借鑒。當然,一定要記錄對未來工作有啟示的言論。
4.共享知識共享是知識以信息和技能的方式在專家之間進行的交流活動。共享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和創新,并創造知識。共享不僅可以降低學習成本,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調研報告的理解和掌握。然而,許多因素影響了知識共享,如組織文化、信任和激勵。知識共享是知識管理研究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因為有些學生往往抵制別人,拒絕別人共享他們的知識。知識共享最大的障礙是知識產權和所有權的強烈觀念。為了克服此障礙,我們必須保證匯報調研報告的學生得到應有的激勵。Dalkir認為知識共享的風險是,有些人經常因為知道的多而受獎,而不是因為共享。如果知識不共享,就會產生孤立和抵制的現象。為促進知識共享,我們應該建立并強化鼓勵探索和創新的文化。在課程教學中,任課教師應積極構建課程文化和激勵機制。知識共享過程中,老師必須設置市場調查和預測有關任務的檢查清單。根據每個學生的表現,教師給分。這可以控制學生的行為,促進知識共享。
三、現代學習工具
現今,有三種現代學習工具,即:在線網上學習、個人反應系統和多媒體。在線網上學習。在線網上學習是自動的,基于網絡的作業系統。它具有內容易傳送性、互動操作性和定制功能。它的發展得到了教育部外部課程發展基金的資助,領域涉及工程、經濟和管理等。教師如果能有效使用在線學習網絡,并將之與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有機結合起來,將極大提升學生創造力。
個人反應系統。個人反應系統是課堂通訊系統,運用該系統,學生可以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這種系統已廣泛用于高校。該系統可用于調研和評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考試或測驗。此外,它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和大規模地學習成為可能。學生使用無線傳呼器回答問題。回答的結果匯總以條形圖顯示出來,大家都可以看到。所有學生均可回答問題,但彼此之間不知道別人的答案。每一次個人反應活動后,我們可以發現班級的答案及其分布。個人反應系統也可用于市場調查與預測的課程考勤,增加學生出勤率。多媒體。在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中,教師通常使用多媒體授課。個人電腦和互聯網有助于開發新工作領域,提高學生和教師的流動性。同時,學生和教師可以在一個虛擬環境中交流。創造性可以在多樣環境中得到激發,如遠程教育和通訊(電子郵件,QQ)。
四、結語
此教學模式實施后,學生的創新興趣和創新能力得到極大改善。但是,此模式四個組成要素———閱讀,思考,討論和共享,必須系統設計和科學實施。同時,這種模式可以不斷運行。而且,基于上一次的運行結果,下一次的運行將會得到優化。創造力將被激發,并不斷涌現。此模式結合現代學習工具,效果更優。此模式有助于學生:(1)改變教師說教,使學生參與更多;(2)學習有關的理論;(3)解釋他們的創意,提高他們的邏輯創造能力;(4)提高學習動機;(5)培養創造性思考的樂趣。
作者:張雄林胡紅青廖雪蓮單位: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