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藝術品市場金融市場風險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藝術品市場和金融市場是當今兩個主要的投資市場。雖然這兩個投資市場的投資對象、運作機制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區別,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投資者將資金同時放入這兩個市場。作為一名投資者,怎樣權衡利弊,策劃投資組合,以達到利益最大,而風險最小的效果呢?我們認為,對于風險極大,動輒血本無歸的金融投資,需要用藝術品投資規避風險,以盡量保住原始資本。由于藝術品市場的種種特殊性,藝術品可以規避風險,甚至還可以獲得利潤,以對沖金融市場的風險和虧損。
眾所周知,投資者的理想化目標是最大的收益和最小的風險。在金融市場里,這個目標基本上是不能實現的,因為所有金融產品的風險與收益都是成正比的。如果把這個目標實際化一點:用較小的風險換取較大的收益,并擺脫金融市場的束縛,這個目標就可以實現了。金融市場的收益是可觀的,那么它巨大的風險可以稍稍降低嗎?答案是肯定的,藝術品市場可以很好的規避風險。
在分析兩個市場之前,需要進行幾個假設:
1.投資者是較為理性的,不會瘋狂哄抬價格。
2.藝術品拍賣市場規范,無贗品、殘品。
3.藝術品市場基本無政策性干擾,透明度高,信息較為對稱,拍賣時充分貫徹“三公一高”原則。
一、藝術品市場能規避風險的條件
金融是一個國家的命脈,能牽涉到國家經濟的方方面面,西方國家經濟危機的開端基本上是股票市場的崩盤。如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其開端即是華爾街股市的下滑。金融市場系統本身錯綜復雜,各部分都有緊密的聯系,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只股票有可能會影響整個大盤,以致影響整個市場的投資,進而波及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正因為如此,國家會使用很多方法調控金融市場,金融市場會受到國家政策的不少影響。
相反,藝術品市場比較獨立,不太受外部的影響。藝術品市場與金融市場的關系并不是很敏感,而且關系本身往往是相背的。有很大一部分投資者是藝術愛好者,他們會保持藝術品市場的堅挺;還有一部分投資者會把在金融市場賺的錢再投資給藝術品。由此可知,金融市場的大波動并不會給藝術品市場帶來低谷。
基于藝術品市場的相對獨立性以及對金融市場的不敏感性,藝術品市場成了金融市場的避風港,具備一定的規避風險的條件。
二、兩個市場的商品價格分析
我們以股票市場為例,用市盈率法對股票價格進行分析:股票的價格P=E*b/(y-g),其中E為每股收益,b為派息比率,y為貼現率,g為股息增長率。除貼現率取決于無風險資產的收益率,比較穩定外,其余均與發行股票的公司的運營有關。與個體的經濟情況有關,則風險就比較大,這個公司的任何變動,都會影響股票價格。而國家政策的調整,也極易影響金融市場。藝術品則不然,藝術品的價格主要與藝術品的品相、美學價值、庫存數額、藝術家社會認可度、投資取向有關。這幾個原因中,前三個完全是藝術品本身造成的,是實實在在,一般不會改變的。除非有重大變故:比如藝術家逝世,或者此物經鑒定是贗品等。所以這三個因素十分穩定,不易在中短期內產生很大的變化。社會認可度關系到個人偏好,有許多社會條件牽制,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動;至于投資取向,上文已經分析過,不會給藝術品價格造成太大的波動。
三、兩個市場的貶值與收益風險
金融市場上的各種金融產品都有貶值的風險,且貶值額度之大,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如著名的億安科技股票,4年內從126元跌到不到4元,凈跌122元之多。
在我國,金融市場的不完善導致內幕交易、市場泡沫大量存在。而藝術品市場則好得多,由于個人偏好的不同,商品不可能標準化等原因,市場泡沫的堆積不太容易。就算市場上有了泡沫,也不會如金融市場般巨大,泡沫破滅后,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價格又會上漲。投資者開始會有所損失,但只要耐心等待,時間一長,總能保住原值。而在股票市場若被“套牢”,則很有可能永無翻身之日??梢娝囆g品市場的貶值風險是在于投資對象本身,只要藝術品本身優質且是真品,風險常常能與時間對沖。
再論收益,金融市場的收益顯然與金融產品的“人氣”有關,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很容易給投資者錯誤的導向。以股票為例,莊家先哄抬金融產品的價格,再惡意拋倉,股票價格暴跌,中小股民的資產大半流失,極大地影響了金融市場的收益。
設當期的藝術品增值率為k,則k=[a/a0*(1+c)-1]*100%,其中a0為當期社會認可度,a為未來社會認可度,c為GDP增長率。很明顯,藝術品市場的收益與藝術家社會影響力,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等有關。GDP的增長是比較穩定的,而高端藝術家的社會認可度會隨著文化的繁榮而越來越高。那么,高端藝術品的收益會隨著經濟的繁榮穩步增加。除收益率較高外,藝術品市場的套利也比金融市場容易。理論上,金融市場的套利空間存在,但實踐當中,投資者很難把握那一瞬間的時機進行套利。但藝術品市場的套利就比較現實,如利用地域進行套利:香港藝術品市場對冥器并不“感冒”,認為不吉利;而歐洲市場卻比較喜歡這種藝術品,若在香港市場收購冥器,在歐洲市場賣出,則可進行套利來獲得利潤。所以,與金融投資相比,藝術品市場的安全性較高,一般都可以套利保值。
比如,2000年到2004的金融市場比較低迷,若一個投資者將錢全部投入其中,又對自己所購買的金融產品收益估計錯誤(如購買億安科技股票),那么損失一定慘重。而如果投資中國油畫市場,收益可想而知。當然,此例子不太具備說服力,但這個極端的例子至少可以說明投資藝術品的確可以達到風險小,而所獲收益大的效果。
總之,藝術品以它特有的歷史價值、美學價值形成了它獨特的定價與風險機制。藝術品市場能很好地規避金融市場的風險,同時也能獲利。對于一個明智的投資者來說,在金融投資之余,也進行藝術品中長期投資,這樣既滿足精神需要,又增長藝術修養,還提升社會地位,同時,更可以規避金融風險,“不把雞蛋放入同一個籃子里”,增加套利保值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