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臨床基礎學科病例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研究的目的意義
本課題對中醫經典原文與之相對應的臨床病案進行研究。中醫經典課以前采取教師板書口述和學生背記為主,現如今雖已開展多媒體教學,增加了教學的信息量,但這些方式讓學生被動吸收,在一定的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改革中醫經典課程的教學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迫切的。況且目前由于學院離教學醫院較遠,課間見習無法正常進行,學生對所敘述病證沒有完整的體會。通過本研究中醫臨床基礎學科病案數據庫建立,可以將病案教學法運用于教學中,把古今驗案、經方驗方成功治療各類疾病之實例,落實到各個教學內容中。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彌補了課間見習的不足,使理論更好地結合臨床實際。近幾年在課堂講解中運用病案教學法往往收到滿意效果[3],也證實了病案數據庫建立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其意義在于:①培養學生的臨證思辨能力,理論更好地結合臨床實際。通過病案數據庫建立與應用,縮短了課堂與臨床的距離,不但有利于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還有利于貫徹啟發性原則,有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②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通過病案數據庫建立與應用,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對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雜病的綜合分析與處理能力,為提高臨床各科辨證論治水平打下堅實基礎,實現培養有創造力的實用型中醫臨床人才的目的。③填補中醫臨床基礎課程病案數據庫建立的空白。通過病案數據庫建立與應用,中醫臨床基礎課程組可以建立古今驗案、經方驗方的數據庫;同時編寫出中醫臨床基礎病案教材,應用于教學。
2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
《溫病學》《傷寒論》《金匱要略》是高等中醫院校中醫、中西醫等專業的主干課程,是中醫臨床各科的綜合提高課,且為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范疇。通過經典原文講解與病案式教學法講授課程使學生掌握中醫臨床基礎課的基本理論和觀點,掌握外感、內傷雜病和外感溫熱病的證治規律及理論與實踐運用,拓寬臨床思路,提高對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雜病的綜合分析與處理能力,為提高臨床各科辨證論治水平打下堅實基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背誦基礎沒有打好,中醫臨床就如同空中樓閣。經典醫著成書己久,文字古奧難懂,語義有豐富性模糊性等特點,常常有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現象。而現代學生在古文字方面的修養遠不及古人,因而對經典醫著的理解存在不小的難度,而且中醫經典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幾乎沒有必然的聯系,因此必須死記。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經典原文與臨床實踐的問題。
“死記硬背”一直是教育界人士批判的對象,認為“死記硬背”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想象力和創造力。但一味地放棄“死記硬背”的做法,正是當今中醫教學的一大失誤。單純以經解經,以解釋清原文內容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是遠遠不夠的。現將原文講解與臨床外感、內傷雜病和外感溫熱病治療的古今驗案、經方驗方相結合,可使許多中醫知識能在潛移默化中融會貫通,成為自己的知識,其所包含的巨大價值將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得以體現。根據《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篇章中的病證、條文所涉及的方藥,收集對應運用的古今驗案、經方驗方。利用學校網絡資源的有利條件,可以組織研究生和授課班級學生﹙或對經典感興趣的學生﹚共同參與。課前要求預習篇章內容,授課教師上課講解條文含義,之后共同查詢相關資料、展開課堂討論,進一步詳解完善條文所述內容,體會中醫經典課程作為基礎與臨床橋梁課程的含義。課題組各位老師通過查詢資料、討論,完善數據庫的建立資料。相關研究內容如下:《傷寒論》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等各章對應典型醫案。《溫病學》風溫、春溫、暑溫、濕溫、伏暑、秋燥、冬溫等對應之典型病案。《金匱要略》內科、外科、婦科病的病案研究。收集每一種病的每一證型的原文對應之典型病案。
3研究的特色和創新點
特色:①傷寒、金匱、溫病三門經典課程是中醫外感病、內傷雜病研究的理論源頭。是中醫的經典著作。現古今驗案、經方驗方醫案數據庫建立,挖掘祖國文化遺產,更好地弘揚中醫國粹。②本研究中以中醫臨床基礎各科篇章中各種病種為主,同時附有現代醫學診斷標準相對應,中西醫病名的結合更加直觀清晰。創新點:①首次建立《傷寒論》《溫病學》《金匱要略》經典課程古今驗案、經方驗方的數據庫。填補中醫臨床基礎課程病案數據庫建立的空白。②將數據庫應用于教學中病案討論及本科及研究生考試題庫的使用。③編寫中醫臨床基礎病案教材。
4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實施
①選擇病案:以中醫臨床基礎各科篇章中各種病種為主線,同時附有現代醫學診斷標準相對應,原文下設條文所述證型、方藥為輔線,條文對應證型下附收集的古今驗案、經方驗方。弘揚中醫國粹,尤其是對疑難雜病的治療方法的探討,初步建立病案數據庫。②優化病案:通過課題組成員及組織研究生和學生廣泛地收集資料及其教師親診的臨床資料,從大量文獻和臨床資料中,總結、提煉以能夠密切結合臨床理論和實際的病案來建立數據庫的原則,共同研究探討病案數據庫的取舍資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③病案數據庫應用推廣:通過授課班級采用病案教學,觀察教學效果。為完善數據庫建立和編寫病案教材提供基礎。并為申報經典精品課程奠定基礎。
5結語
通過近期教學研究探索,發現學生學習經典課程的興趣增加了,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之間病案討論話題增多了,鍛煉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及時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改變以往老師為主的授課方式,學生直接參與教學過程,由原來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學習、主動分析,將學過的知識橫向、縱向聯結起來。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得到學生的認可,教學評價較高。總之,病案數據庫的建立研究對教材內容起到補充、豐富,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教師具有更廣博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促使青年教師嚴格要求自己,熟悉教材內容,精心查找醫案,閱讀、組織醫案,增強教師臨床、教學的信心。逐步完善數據庫的內容,為進一步編寫精選病案教材做準備。今后陸續發表相關研究論文。
作者:錢占紅韓雪梅麻春杰任常勝張明銳單位:內蒙古醫科大學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