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層醫生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方法: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觀察治療效果。結果: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可縮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比單純使用西藥治療的不良反應小、病程短、治愈率高。
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基層診所;治療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基層診所最常見和就診率較高的疾病。從臨床就診顯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年齡一般呈兩極分化狀態,即0~3歲的嬰幼兒和>55歲的中老年人多發。功能性消化不良時刻困擾著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也是引起其他疾病的根源。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患者自覺上腹有脹痛、脹氣、頻繁噯氣、惡心、嘔吐、早飽、不思飲食等上腹不適的臨床癥狀而沒有器質性的病變,也就是說在檢查中沒有發現結構、形態和生化上的異常。而且自覺癥狀可持續或反復發作,病程>1個月或1年中反復發作>12周[1]。
1病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常見于濕邪阻滯胃脘、肝氣犯胃、過食生冷或食后遇冷、胃陰不足、胃陰虛、脾胃氣虛等其他原因導致的消化不良。
二、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表現
依據羅馬Ⅲ診斷標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臨床癥狀一般包括以下1項或多項。臨床癥狀主要有持續或間斷的上腹部不適或疼痛、飽脹、上腹燒灼感、噯氣、腹瀉等。有些患者常常因胸悶、早飽感、肚子脹、饑不欲食、夜里不能安睡,或者睡后噩夢連連導致晨起口苦咽干、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有的患者腹脹明顯、腹部腸鳴、噯氣不斷、排氣增多,甚至大便中常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等。這些癥狀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精神,因此而前來就診[2]。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與器質性消化不良的鑒別
診斷消化不良分為器質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器質性消化不良通過相關的檢查是可以找到病因的,如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膽囊炎、膽結石以及惡性腫瘤等。也有全身系統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如糖尿病性消化不良、進行性系統硬皮病等。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手段和方法現階段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手段和方法雖然在不斷增多,但實際上目前并沒有特效的西藥來治療。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來對此病的中藥治療實踐作一簡單的陳述:①臨床上一般發病較突然,胃脘部滿悶不適,惡心嘔吐時時發作,或心中自覺懊惱,并伴有全身發熱惡寒、骨節肌肉酸痛。舌苔白膩,脈濡。用能夠疏邪解表、化濁和胃的藿香正氣丸加減來治療。藥用藿香10g,蘇梗10g,化濕和胃止嘔;鮮生姜9g溫胃止吐;厚樸5g,白豆蔻5g,半夏12g,陳皮6g,茯苓10g,理氣化濕,降逆和胃。②臨床上癥見脘腹脹痛,猶如氣體攻撐竄動,有時疼痛牽引背脅,情緒激動時疼痛會明顯加重[3]。有頻繁噯氣,大便不爽,表現為有時大便干結,有時大便溏稀,飲食減少,舌苔薄白,脈弦。選用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的柴胡舒肝散加減來治療。用散郁和中的柴胡5g,陳皮6g,川芎10g;緩急止痛白芍10g,甘草3g;理氣解郁而不傷陰的枳殼10g,佛手6g,綠萼梅5g。加減:對于疼痛較重的患者,可加入能增加理氣止痛作用的金鈴子散9g,青木香8g,徐長卿10g。如果頻繁發作噯氣,可以加入有和胃降逆作用的代赭石15g;對于泛吐酸水的患者,加入和胃制酸的左金丸或加炙烏賊骨15g,川貝母10g,煅瓦楞子15g。③臨床癥見胃脘部滿悶不適,惡心嘔吐,嘔吐酸水,食欲減少,舌質淡紅,舌苔厚膩,脈象弦滑。則可選用和胃降逆消食導滯的方藥保和丸合枳術丸加減治療。保和丸消食導滯,用于飲食不節,食積內停的病癥;枳術丸健脾消痞,用于脾虛食滯之證。兩方合用具有健脾消食、和胃導滯的功效。藥用消肉食的山楂15g;消酒食的神曲10g;消面食的萊菔子10g;選用行氣化滯消痞除滿的半夏12g,枳實10g,陳皮6g;健脾利濕助運的白術10g,茯苓10g。如果食積較重,對于胃痞脹滿比較嚴重的患者可加厚樸5g,麥芽15g以行氣消積;食積化熱,煩躁口渴的患者可加連翹12g,黃連6g以除煩清熱;大便秘結者,加大黃6g,檳榔10g以導滯通便;濕濁內盛,舌苔厚膩者,加蒼術10g,蘇梗10g以健脾燥濕。④臨床上癥見惡心、干嘔,或時時發生嘔吐,嘔吐物為黏液,或夾雜少量食物殘渣,胃脘中有嘈雜感,饑不欲食,或稍食既脹,口咽干燥難忍,舌紅少津,舌苔少,脈細數。選用麥門冬湯加減治療。藥用太子參10g,北沙參10g,麥冬10g,石斛10g,烏梅5g,谷芽10g,甘草3g補氣而養胃陰;半夏12g和胃止吐,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果嘔吐嚴重可加和降胃氣的竹茹10g,橘皮6g,枇杷葉10g;若傷津較嚴重,表現為大便燥結,舌紅少苔,可少量加能生津養胃,潤燥通便的藥物,生地黃12g,玄參10g,天花粉10g。⑤臨床上癥見飲食稍多即可嘔吐,吐后如常,進食困難,胃脘脹悶不適,食欲不佳,面色白,全身困乏無力,四肢冰涼,口燥咽干但不欲飲水,大便溏薄,舌質淡,脈濡弱。用溫中健脾,和胃降逆的香砂六君子湯、理中湯加減。藥用益氣健脾的黨參10g,白術10g,甘草3g;溫中和胃的干姜5g,吳茱萸3g和胃理氣,降逆止吐的半夏12g,陳皮6g,木香10g,砂仁3g等。⑥根據患者個例采用中西藥結合治療效果會更好。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些癥狀可能與胃酸有關,胃和十二指腸對酸的高敏感性的結果,臨床用奧美拉唑抑制胃酸的分泌改善癥狀。功能性消化不良也與胃腸動力障礙有關,包括胃排空減慢,胃電活動異常,近胃端受納性舒張功能減弱等。因此促動力治療用于改善與進餐相關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一類是改善胃腸道動力的藥物包括多巴胺能藥物、胃功能受體激動劑及膽囊收縮受體、阿片受體激動劑等。第二類是作用于腦腸軸的調節胃動力藥物,包括速激肽受體、促腎上腺素皮質激素釋放因子受體等。多潘立酮是抗多巴胺能的代表藥物,它作用于胃的外周多巴胺受體而發揮促胃動力作用并增加食管下部張力,防止胃食管反流,增加胃蠕動,促進胃排空,協調胃和十二指腸運動,抑制惡心嘔吐,防止膽汁反流。討論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基層門診很常見,由于人們的生活壓力大,精神緊張,生活規律性不強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雖沒有器質性的改變,但西醫治療采用增強胃動力藥、補充胃蛋白劑、糾酸藥物、抗焦慮藥物等的應用見效很慢,或初期有效到后期無效。中醫治療用藥比較靈活,四診合參,分辨證型,選用方劑,隨癥加減[4]。因此,只有采用中西醫結合的綜合療法,進行辨證論治才能達到治愈的效果。值得推薦應用。
參考文獻
[1]徐俊,榮羅.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的新概念[J].國際消化病雜志,2007,27(6):426-428.
[2]朱曉媛.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不良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07,9(5):639.
[3]李世榮.消化不良與治療消化不良藥物的正確選擇[J].中國社區醫師,2007,14(23):332.
[4]于中麟.如何選擇消化不良的治療藥物[J].中國社區醫師,2007,10(23):328.
作者:譚喜云 單位:712100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醫院